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护理

2023-12-15 17:23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得了真菌性角膜炎以后,要及时的给患者进行点药。真菌性角膜炎的点药,一般来说常用的是咪唑类、多烯类,还有嘧啶类的药物。点药的次数一定要多一点,比如一天点个五六次,或者七八次都可以。点药不要点很多,点一滴就可以了。其次,一定要告诉患者注意饮食习惯,比如重庆的人比较容易吃腌制品,还有豆类的食品,比如霉豆腐,或者臭豆腐乳等,这些东西很多都容易引起或者加重真菌性角膜炎,使病情不容易恢复。在真菌性角膜炎期间,其它的眼药水尽量少用,尽量保持眼部的清洁状态。饮食要注意像酱油等东西,是由黄曲霉素培养出来的,如果处理的合格,可以吃一点。

分享:

274

相关推荐

真菌性角膜炎怎么治

"抗真菌药物治疗。一、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包括多烯类,如0.25%两性霉素B滴眼液、5%那他霉素滴眼液。咪唑类如0.5%咪康唑滴眼液。嘧啶类如1%氟胞嘧啶滴眼液,0.15%两性霉素B和5%那他霉素滴眼液是抗真菌药物的一线药物。如果实验室检查证实病原菌是丝状菌属,则首选5%的那他霉素,如果病原菌是酵母菌属,则可选用0.15%两性霉素B、2%氟康唑,5%那他霉素或1%氟胞嘧啶。联合用药方案有氟胞嘧啶加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利福平加两性霉素B等,也可结膜下注射抗真菌药物,如咪康唑5-10毫克或两性霉素B 0.1毫克。也可以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静脉注射咪康唑10-30毫克每千克体重,每天分三次给药,每次用药量一般不超过600毫克。起效后,药物治疗至少需要维持六周。二、并发虹膜睫状体炎者,应该使用1%阿托品滴眼剂或眼膏来散瞳,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三、手术治疗包括清疮术、结膜瓣遮盖术和角膜移植术。早期施行病灶清除术,可以使药物进入角膜基质,提高病灶中的药物浓度和清除病原菌。结膜瓣遮盖术,可以清除角膜真菌同时又可以利用结膜瓣供血充分的特点来提高药物的渗透性,使角膜局部的药物浓度增高,而达到杀灭真菌的目的,但是为病理性的愈合会遗留明显的角膜瘢痕。角膜溃疡接近或已经导致穿孔,可考虑行治疗性角膜移植,以传统性角膜移植。"

语音时长02:28''

李琳琳日照市人民医院

2018/06/14收听(9096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1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