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
肿瘤内科
手机浏览
排便次数和肠癌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肠癌的症状以便秘和血性黏液便为主,偶尔会出现腹泻。肠癌的机理主要是肠内肿瘤在肠道生长,阻止大便通行,经常会出现血性黏液便,大便摩擦肿瘤表面后出血。正常排便习惯可以是2日1次、1次/天或2次/天。如果长期或交替出现便秘、腹泻,或大便变细,要考虑肠癌的可能。而每天大便3-5次,或者短期内出现与饮食相关的腹泻,如去酒楼吃饭,回来突然拉肚子,不用担心肠癌,胃肠炎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出现排便次数过多,需要去医院就诊,排除急性胃肠炎或者其他肠道疾病,再进行下一步的诊治。
分享:
"排便次数多少不是肠癌的先兆,排便的时候大便带血是肠癌的先兆,所以发现大便带血的情况,需要尽快的到医院做肠镜检查。通过肠镜检查排除肠癌的可能性,一般正常人一天排1-2次的大便或者2-3天排一次大便,这个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病人一周甚至更长时间不排大便,这个就是不正常的,也可能是功能性便秘,也可能是因为肿瘤造成了肠梗阻,大便不通引起的,没有大便或者便秘这样的情况,也可能是肿瘤有关系的,肠癌的先兆主要是大便带血。"
崔双林│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20/04/03收听(26246)
一天排便几次,并不是作为肠癌的特异性临床表现,所以不管排便几次,都不能作为肠癌的先兆,或者是肠... 徐英辉│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2023/07/10播放(36050)
一天排便几次,并不是作为肠癌的特异性临床表现,所以不管排便几次,都不能作为肠癌的先兆,或者是肠...
徐英辉│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2023/07/10播放(36050)
一天排便多次是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大便次数多并不是肠癌的特异性表现,多见于慢性结肠炎、直肠炎... 宿印海│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10/28播放(88510)
一天排便多次是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大便次数多并不是肠癌的特异性表现,多见于慢性结肠炎、直肠炎...
宿印海│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10/28播放(88510)
"通常一天排便几次不能说是肠癌的先兆,虽然在肠癌的早期症状当中,包含了大便性状和排便习惯的改变,病人可以出现腹泻或者排便次数增加的现象,但是并没有确切的关于肠癌病人一天会排便几次这样一个说法。不仅是肠癌病人可以出现排便次数的改变,肠道的良性疾病也可以出现排便次数增加的情况。比如急性肠炎或者慢性肠炎的人,就可以发生一天排便几次,甚至十几次的现象,肠结核的病人常常也会伴有排便次数的增加。如果病人出现排便次数增加,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明显缓解,应该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邓立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1/06/11收听(45444)
"大便每天1-2次是正常的。每个人大便的次数都不相同,只要有规律,保持每天1次或者2次,大便的性状没有发生改变,不干结都属于正常。如果2-3天都没有大便,排出的大便干结,或者出现排便困难,这种情况就属于便秘。这时需要改变饮食结构,多吃粗纤维的蔬菜、水果,少摄入高脂肪、高淀粉类的食物。同时还要适当多做运动,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如果每天大便3次以上并出现稀便或者水样大便则不正常,有可能是由于消化不良,不能消化摄入的食物,引起食物在胃内排空延迟而出现腹泻。吃了不干净,有细菌感染的食物,食物在细菌的发酵下刺激肠道蠕动过快引起腹泻。"
周中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0/02/07收听(78924)
"正常情况下一天排便1-3次或者是2天排一次大便,这都属于正常的排便频率。如果一天排便超过3次,考虑可能为腹泻,而且大便的形状为糊状或水样便,水的成分比较高,提示可能出现腹泻。如果超过2-3天不排便,可能就是便秘,而且大便可能是羊粪蛋状,这就是出现便秘。此外,排便的时候还要观察大便的颜色、大便的性状,以及患者是否伴有腹痛等。如果大便是黄色,而且是香蕉样大便,每天排便1-3次或2天排便一次,都属于正常的大便。"
赵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2020/04/08收听(58614)
"正常人排便1-2次\/日或每1-2日\/次,但具体情况需以大便的性质等作为参考标准。正常大便呈黄色或棕褐色的香蕉状,部分人群大便的表面可有少量裂痕,如出现排便次数减少,少于每周2次或在排便过程中出现排便困难,便块干硬以及排便量少等情况时即可诊断为便秘。便秘的发生多与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出现便秘症状时,患者首先应注意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并注意多饮水、适当运动以刺激肠蠕动,从而促进排便。腹泻为排便次数>3次\/日或大便中水分含量增加,并出现粪质稀薄的情况,根据病程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两种。急性腹泻多见于急性肠炎的患者,而慢性发生的腹泻多,是由于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肠病导致。若患者发生上述腹泻、便秘等排便习惯改变的同时,伴有便血、消瘦等报警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行大便常规、大便潜血以及结肠镜检查,进一步排除结直肠的器质性疾病。"
赵海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0/05/11收听(38970)
正常的排便频率是一天三次到一周三次,大便成形,含水量在60%-80%。如果排便次数大于一天三次,并且大便稀薄,含水量增加,则考虑为腹泻。如果大便排便次数一周小于三次,并且大便干结,排便费力,可以诊断为便秘。对于腹泻的病人,病因可以分为渗出性腹泻、渗透性腹泻、分泌性腹泻,动力性腹泻。对于便秘的病人,便秘可以分为器质性病因所导致的便秘,如肿瘤,以及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又分为慢传输型便秘和出口梗阻型便秘,以上各种疾病建议先筛查肠镜,除外器质性的病变。
苏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4/20收听(60092)
排便是正常的一种生理活动,每天排便1-2次或者每2-3天排便一次,都属于正常的范围。部分病人出现便秘的时候,表现为腹部饱胀,排便费力,每4-5天甚至一周才出现排便一次,有时大便干结,有时大便不能排出,就确诊为便秘。另外,有一部分病人每天排便次数大于3次,甚至每天5-6次,大便有黏液或者脓血的改变,这时候出现腹泻的症状。无论是引起便秘还是引起腹泻,都要明确相关的具体病因,可以进行肠镜检查或者甲状腺功能检查,发现病因,对症治疗。
刘加宁│宿迁市人民医院
2019/05/13收听(79438)
"在通常情况下,每天排便1-2次都属于正常的情况。如果每天排便的次数非常少,或者3天以上才能排便1次,通常称之为便秘。便秘时就属于排便的异常情况发生,如果每天排便的次数增多,多过2次,甚至3次以上,这时称之为腹泻。所以无论是腹泻还是便秘,都属于胃肠道的疾病,例如生理性的疾病、神经系统的疾病和感染性的因素都会导致大便的性质和大便的形状发生改变,所以每天排便的次数应该正常范围控制在1-2次左右,都属于正常的情况。如果大便次数增多,或者大便次数变少,都应该及时就医。"
徐珊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9/11/21收听(35798)
大便次数是否是正常根据个人排便习惯决定,很难界定一天排几次大便正常,主要由排便习惯决定。如果长... 王蔚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5/18播放(99592)
大便次数是否是正常根据个人排便习惯决定,很难界定一天排几次大便正常,主要由排便习惯决定。如果长...
王蔚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5/18播放(99592)
"正常人每日排便1-2次或者每1-2日排便1次,正常大便呈黄色或棕褐色,呈香蕉状。部分人大便表面可有少量裂痕,如出现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2次,或者在排便过程中出现便块干硬、排出困难以及排便量少时,可诊断为便秘。便秘的发生多与不良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不好以及不良的排便习惯密切相关。发生便秘症状时,患者首先应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同时应注意多饮水、适量运动,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腹泻指大便排便次数增加,多于每日3次,或者大便中水分含量增多,出现粪质稀薄的情况。腹泻分为急性腹泻、急慢性腹泻两种,急性腹泻多因急性肠炎导致,慢性腹泻则多由于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肠病所致。如出现排便频率、排便性状的改变,同时合并便血、消瘦等报警症状时应及时入院就诊,必要时行大便常规、大便潜血以及肠镜检查,进一步排除结直肠器质性疾病。"
2020/05/11收听(21808)
"一般正常人一天排1-2次大便,或1-2天排一次大便,排便每日不超过三次。大便为成形便、糊状便、粥状便,大便无干球状或硬便,无排便费力及排便不尽感。排便时无肛门、直肠梗阻感或者是阻塞感,排便时不需要用手法帮助。无便中带血,便中无黏液脓血,无稀水样便。病人没有腹痛、腹胀、小腹下坠感,也没有消瘦及乏力,也没有厌食,这样的排便情况都属于正常。如果病人出现大便失禁或者是不自主排便,一般建议到消化科就诊,排除是否有神经肌肉性疾病或者是盆底疾患。"
刘红│大庆市人民医院
2018/08/10收听(92154)
"胃癌和肠癌排便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胃癌特点:通常不会表现为排便困难,因为胃属于上消化道器官,除非是晚期的胃癌出现腹腔广泛转移及侵犯肠管等情况,才可能会出现肠梗阻,导致大便解的不顺畅。2、肠癌特点:有可能会导致肠道梗阻,从而出现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此时一般可能会腹痛、腹胀比较明显。3、共同特点:胃癌在早期通常没有任何症状,结肠癌可能早期也没什么太多症状,也可能会表现为黑便。如果有不明原因的腹痛、黑便、消瘦等情况,尤其是有家族遗传情况,建议要定期完善胃镜或肠镜筛查。绝大部分情况下胃癌和肠癌开始都可能是息肉恶变所致,可以去普外科或消化内科就诊。"
赵畅│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2021/06/29收听(34158)
胃癌和肠癌均属于消化道肿瘤,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肿瘤会有少量出血,在粪便检查时有便潜血。... 曹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2/16播放(58320)
胃癌和肠癌均属于消化道肿瘤,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肿瘤会有少量出血,在粪便检查时有便潜血。...
曹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2/16播放(58320)
如果没有明显的排便困难和粪便稀疏现象,每天排便1-2次,或两天排1次便都是正常的,排便是否正常,排便次数不是决定性因素,要综合粪便的状态、颜色、气味,以及是否感觉有异常进行判断。正常大便是软的,且呈香蕉状、黄色、有臭味,但没有明显的恶臭,滥用抗生素,有杀伤肠道中的益生菌,破坏肠道菌群平衡,使肠道功能减弱。不良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不注意饮食营养均衡,高脂肪、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量较高,长期饮酒等,都会加重肠道负担,损伤肠道。不注意个人卫生,食用不健康或不卫生的食物,使病毒或细菌进入肠道,引起胃肠炎等,都会导致排便不正常。
韩金利│哈尔滨二四二医院
2019/08/07收听(38660)
排便次数要根据个人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所决定,不同体质的人每天排便次数是不同的。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者1-2天排便一次都是正常的。但是也有特殊的体质,有的人会在2-3天排便一次。如果经常不排便,会出现便秘的症状。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费力,而且粪便出现硬块,每次量很少。出现便秘的朋友要注意在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因为这些食物能够增加胃肠道的蠕动,而且很好吸收,有利于排便。平时也要多进行体育运动,比如跑步等。对于经常出现腹泻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易消化的食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尽量少吃。
江雪梅│海南省人民医院
2020/03/12收听(50990)
"每日排便1-3次属于正常现象,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每天排便的次数不应该超过三次。如果排便次数过少,如成年人两天不排一次大便,或者儿童四天以上没有排便,每周排便的次数没有超过三次,主要考虑是大便过于干燥、量少,出现排便困难才导致这种情况。但是排便的次数过多,如每天排便超过三次,或者粪便里面有较多的脂肪、没有消化的食物、脓血、大便过稀,主要考虑是腹泻的因素导致的。不管人体出现腹泻或便秘,都不是属于正常的现象,都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可以结合医生的意见对症处理。"
陈志芬│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20/06/11收听(85890)
灌肠以后排便次数每个人是不固定的,大多数的患者可以在3-5次,超过10次的很少见。灌肠属于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办法之一,可以将不同的液体通过管道直接灌入肠内达到通便、排气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刺激肠道的蠕动,有效的减轻腹腔的压力。由于患者本身体质是不同的,而且所患的疾病是不一样的,所灌入的液体也是不一样的,临床上常用的有单纯的盐水、肥皂水、中药、开塞露等。临床当中不同的病人对于灌肠后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因此无法统一明确排便次数,临床当中需要达到排便排出清水,说明结肠、直肠内的粪便已经被清理干净,就达到了灌肠的目的。
2019/09/17收听(19752)
结肠炎分为急性肠炎和慢性肠炎两种类型,腹泻多少次没有明确的限制,急性肠炎有可能腹泻的次数多,每天有可能超过5次,甚至有可能超过10次。慢性肠炎腹泻的次数可能要少一点,可能是2-5次。急性肠炎通常是由于患者吃不洁的食物以后引起的,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多、稀便,黄色的或带有少量血液,需要到医院来检查和治疗,需要输抗生素等输液等治疗。慢性肠炎大便腹泻次数不多,是黄色稀便,当然根据结肠内部的病变,也有可能会带有少量的血液,表现为暗红色等等。如果是炎症性肠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起来相对要麻烦。
汤大纬│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0/04/02收听(97610)
山东省中医院 周晓园
播放次数:4.97万
北京东方医院 刘仍海
播放次数:3.26万
浙江省新华医院 毛捷鸿
播放次数:2.59万
广东省中医院 陈诗伟
播放次数:2.6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