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肾性骨病的病因

2018-12-15 17:4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肾性骨病,顾名思义是肾脏疾病引起的骨骼病变。肾性骨病肾脏疾病有的原因有许多,例如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加班、日夜颠倒;或者海吃海喝、饮食不节制、应酬很多,造成肾脏的负担加重;另外药物或者本身的肾脏病变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比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得不到恰当的治疗,最终都会导致肾功能衰竭;一些其他脏器的衰竭,比如肝功能、心功能的衰竭,最后也会导致肾功能衰竭;还有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最后也会影响肾功能、引起骨骼的病变,出现肾性骨病。得了肾性骨病以后,尿肌酐、尿素氮增高,最后需要透析。透析会导致患者血磷增高、血钙下降,加重肾性骨病。肾性骨病分为两型,Ⅰ型是高转换性肾性骨病,主要的发病机制是慢性肾衰竭,最后导致骨重建活跃、纤维囊性骨炎,引起I型骨病,并且可以引起体内维生素D代谢异常,最后造成肠钙吸收下降,血钙下降。低转换性或者叫Ⅱ型肾性骨病,主要的发生原因是尿毒症,尿毒症导致肾单位下降、肾小管上皮细胞的1α-羟化酶下降,1α-羟化酶下降以后,维生素D代谢异常,最后形成肠钙吸收下降、血钙下降,引起骨样组织不能转变为骨组织,引起Ⅱ型骨病。另外透析容易引起患者的血氯增加,血中的氯含量增加导致骨氯沉着,最后也可以引起Ⅱ型肾性骨病。

分享:

265

相关推荐

什么是肾性骨病

"肾性骨病,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体内钙、磷及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等代谢异常,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酸碱平衡紊乱等因素引起的骨病,多见于儿童患者、先天性肾畸形,以及进展缓慢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一般来说,肾性骨病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高转运型骨病,病理上称为纤维性骨炎,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增殖活跃,以及骨小梁周围纤维化为主要特征;二,低转运性骨病,包括骨软化和非动力性骨病两种;三,混合性骨病,同时具有高转化以及低转化骨病的特点,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骨矿化障碍引起的,以类骨质增加和髓纤维化共存为主要特点,骨转化率变化不定;四,β2-微球蛋白变性引起的骨关节病。一般来说,肾性骨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一,尽量维持血钙、血磷正常;二,防止和纠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甲状旁腺增生;三,预防和逆转骨外钙化;四,防止铝和其他毒物沉积;五,避免与治疗相关的不利因素。建议去正规综合性医院就诊,不要相信一些偏方和秘方,也不要相信一些虚假广告,以免上当受骗。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语音时长01:49''

徐亚光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5/03收听(53906)

01:50

肾性骨病有哪些表现

肾性骨病早期,病人通常表现为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4/23播放(8782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9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