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针灸科
手机浏览
太冲穴是人体上足厥阴肝经的穴位,是在针灸临床上非常常用的穴位,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尤其是对于肝经火旺、阴虚、肝肾不足的患者,都会用到太冲穴,比如高血压、头晕,还有口舌生疮、两胁胀痛,容易生气的人,都会用到太冲穴。
最主要的一点,孕妇、产妇还有哺乳期的妇女不用太冲穴。因为它的刺激比较强,在脚上扎起来很疼,同时老年人和小孩也要尽量少用太冲穴,正是因为刺激比较强,老年人和小孩有的时候承受不住这样的刺激。
总的来说太冲穴的禁忌比较少,孕产妇千万不要用,老年人和小孩要酌情使用,一般的中青年人太冲穴用起来没有什么禁忌,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
分享:
太冲位于脚上大拇趾和第二脚趾间凹陷处,位置类似于手指的合谷穴位。太冲是肝经上的穴位,主要的作用...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3/23播放(48365)
太冲位于脚上大拇趾和第二脚趾间凹陷处,位置类似于手指的合谷穴位。太冲是肝经上的穴位,主要的作用...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3/23播放(48365)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是足厥阴肝经的腧穴和原穴,位于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足背痛症、黄疸、胁肋部疼痛等肝胆疾病,还可以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导致的眩晕、巅顶痛。临床上太冲穴和合谷穴相配,称为开四关,常用于治疗痉挛性疾患,太冲穴针刺操作时常采取直刺0.5-0.8寸,此穴也可以用灸法。治疗时应准确认穴,除针刺外还可采取按摩、艾灸等措施,刺激穴位,以达到预期治疗目标。
陈付艳│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09/17收听(55902)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也是这条经的腧穴。它位于足背,也就是位于脚背上,在第1-2跖骨联合处前方的凹陷,沿着第1-2个脚趾头缝往上推,推到推不动的位置,就是肝经的位置所在。肝经的太冲穴是非常好用的腧穴,可以治疗很多肝经的病症,比如头疼、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病症,它都有很好的疗效。它还可以治疗胁痛、腹胀、恶心、呕吐这样的疾病,口苦、咽干、眩晕都可以治疗,而且太冲穴还可以治疗遗尿以及足腹的疼痛。只要不是阳热亢盛,不是实热证,都是可以利用这个灸法,所以太冲穴是可以使用灸法,不是不能用。"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0/04/26收听(98714)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也是足厥阴肝经的的腧穴。太冲穴在脚上,是在脚背上,在第一、第二跖骨的结合部。穴怎么找?找到第一、第二个脚的脚趾缝,缝纹端还是行间穴,沿着行间穴向足背上方推,就有发现推不动的位置,就是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就是太冲穴。太冲穴可以治疗很多肝经的风热证,比如中风、癫狂、头痛、眩晕、耳鸣、咽痛、目赤肿痛的病症。同时,太冲穴可以调理月经,治疗月经不调、闭经、崩漏带下的妇科病。太冲穴也可以治疗遗尿的泌尿系统疾病,也可以治疗肝胃的疾病,比如胁痛、腹胀、恶心、呕吐的疾病,都可以治疗。"
2020/07/07收听(92124)
"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临床主要有疏理肝气、通经活络、醒神开窍、镇静宁神、止痉镇痛的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常适用于如下症状:一、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胀、呃逆、纳差、大便困难或溏泄。二、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绞痛、胸肋胀痛。三、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四、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咽痛喉痹、青盲、耳鸣、耳聋。五、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遗尿、癃闭、淋病、阴缩、泌尿系统感染。六、外科疾病:疝气、乳痈、肠炎、颈淋巴结核。七、其他疾病:肝炎、血小板减少症、四肢关节疼痛、肋间神经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等。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1、2趾跖骨连接部位前方凹陷处。揉按太冲穴可以给心脏供血,对情绪压抑、生闷气后产生的反应有疏泄作用。配合太冲穴向行间穴方向推,有消除肝脏郁积的作用。"
黄秋贤│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1/07/12收听(77416)
"太冲穴可以采用点按法,也可以采用中指或者拇指的这种揉法,其实都可以。如果采用这种点按法,就要注意一个是取穴位置,要准,在有你按下去要和缓、有力、均匀、渗透不能只按皮,力度要渗透下去,这才能起到点按的效果。再有,太冲穴按摩的时候可以采用中指的指揉法,也就是用中指或者是拇指的桡侧端吸定在太冲穴上,然后做回旋的运动,这个时候一定要吸定手不能跟皮肤进行的这种摩擦,回旋的速度大概每分钟80-120次,依然是要求和缓、有力、均匀、渗透。这些都是按摩太冲穴的方法,因人而异,因每个人的这种病情去决定配穴。"
2020/06/26收听(32660)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和腧穴,位置在脚上,在第一、第二跖骨结合前面的中央凹陷。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可以治疗很多在肝经循行线上的疾病,比如中风、眩晕、头痛、耳鸣、目赤红肿、癫狂、惊风、咽喉不利,都可以治疗。同时也可以治疗胁痛、腹胀,反酸、烧心等肝胃病。太冲还可以治疗月经病,比如痛经、闭经、崩漏、带下。太冲还可以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比如治疗小便淋漓不尽、遗尿。太冲还可以治疗足跗上局部的疾病,比如足背疼痛、腰腿痛,太冲都可以治疗。"
2020/05/01收听(26524)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穴位,位于足背部第一、二跖骨底结合部前方,一、二跖骨之间,有时可以摸到动脉...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5/27播放(72940)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穴位,位于足背部第一、二跖骨底结合部前方,一、二跖骨之间,有时可以摸到动脉...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5/27播放(72940)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具体位置是一、二跖骨间,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或可以摸到动脉搏动处。<...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1/12播放(93796)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具体位置是一、二跖骨间,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或可以摸到动脉搏动处。<...
2023/01/12播放(93796)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是肝经最常用的穴位,位于第一脚趾和第二脚趾趾头之间结合部往上的凹陷...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8/10播放(91322)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是肝经最常用的穴位,位于第一脚趾和第二脚趾趾头之间结合部往上的凹陷...
2023/08/10播放(91322)
"按摩太冲穴,副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太冲穴的按摩过于频繁,或按压力度过大导致淤血。这会刺激太冲穴,诱发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比如腹泻、血压调节异常。特别是身体虚弱的患者,按摩会导致血压降低。太冲穴在临床中属于健康大穴,按摩太冲穴更大的程度是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只要正常按摩就可使清热、平肝等功效得以发挥。可清利头目、使人平静,对于泻肝火具有非常大的益处。太冲穴可疏肝解郁、调肝理气,脾气大的人经常按摩太冲穴可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状况。"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19/07/19收听(45490)
太冲穴位于脚背部,属于足厥阴肝经的穴位,具体定位在一、二趾骨间,趾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上述位...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6/03播放(51810)
太冲穴位于脚背部,属于足厥阴肝经的穴位,具体定位在一、二趾骨间,趾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上述位...
2023/06/03播放(51810)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是肝经的输穴,肝经最重要的输穴也就是非太冲莫属了。太冲的作用是非常非常广泛的,是源于肝经它从足向上,经腹一直到面颊,从面颊的内侧一直联系到脑,因此太冲的组织范畴是非常广泛的。从上往下说,太冲可以治疗眩晕、头疼、高血压病。在五官疾病上肝开窍于目,太冲可以治疗目赤肿痛、视物不清。因为肝经行走在颊侧,肝胆行走在颊侧,它可以治疗耳聋、耳鸣。肝经上到颃颡,也就是咽喉部的后部,因此肝经还可以治疗咽干、咽痛。肝经巡行在人体的侧向位,跟胆经相对应,在侧向位,它可以治疗胁痛、腹胀、黄疸以及恶逆、呕吐这样的肝胆胰器疾病,以及消化道的疾病。因为肝经夹胃上行,因此太冲可以治疗胃疼、反酸、烧心、胃胀及腹痛。肝经它巡到阴气,所以它可以治疗男性的性功能障碍,这是太冲。肝主血,因此它会调理很多的血症,包括主要是妇女的疾病为多见,比如说痛经、崩漏、带下。肝经同时还可以治疗局部的足部肿痛,以及下肢的功能障碍、中风的后遗症。"
2020/04/19收听(65672)
太冲穴是临床上的常用穴位,位于足背部,主要作用为疏肝气、调气血,可疏肝解郁、平肝潜阳。...
太冲穴是临床上的常用穴位,位于足背部,主要作用为疏肝气、调气血,可疏肝解郁、平肝潜阳。
陈奕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4/21播放(65698)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腧穴,是足厥阴肝经上最重要的腧穴,是肝经的原穴又是腧穴。这个位置在足背上,也就是在脚面上,沿着第一、第二脚趾头的指缝往脚背上推,推到了一个推不动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第一、第二跖骨的结合部,这个位置前方的凹陷就是太冲穴的位置。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治疗肝经的风热证,比如惊风、头疼、眩晕、耳聋、耳鸣、咽干、中风,以及妇科的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以及肝经循行路线上的疾病,口苦、咽干、目眩、腹胀、胁痛,都是太冲穴所主的疾病。"
2020/05/09收听(39016)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也是足厥阴肝经的腧穴,这个穴位在足背部,这个穴位标准的定位点叫做第一、第二跖骨结核之前凹陷。如果你觉得非常拗口,就取到第一、第二之间的趾蹼缘之后,向足背的方向,沿着指蹼缘的这条线往上推,推到了一个低位置之后,大概推1-2寸左右,就会感觉到有东西挡住你,这个位置就是第一、第二跖骨的结合部,所推不动的位置就是之前的凹陷。太冲穴可以治疗非常多的疾病,它可以治疗中风、惊厥,头疼、头晕、耳鸣、目赤肿痛、咽痛、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它还可以治疗胸胁部的疾病,包括胁痛、腹胀、呃逆;还可以治疗窿闭,还有治疗遗尿、前列腺增生,它还可以治疗下肢的萎闭。 "
2020/04/18收听(84764)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前方的凹陷处,以手指沿拇趾、次趾的夹缝向上触压,压到能感觉到动脉搏动,按压有酸胀感即是太冲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位的姿势。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的重要穴位,是肝经的原穴,临床主要有疏肝理气、通经活络、醒神开窍、镇静安神的作用,能调理和缓解头痛、眩晕、高血压、失眠、肝炎等症。长期按压这个穴位,对月经不调、子宫出血、乳腺炎、肾炎、肠炎病、淋病、便秘等,都具有很好的改善、保健作用。"
2023/03/23收听(42139)
"行间和太冲穴均属于足厥阴肝经的特效穴位,行间穴位于足背第1、2脚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1、2脚趾跖骨连接部位前方的凹陷处,行间是足厥阴肝经的荥穴,太冲穴为肝经的原穴、腧穴。肝主怒,怒伤肝,怒气会直接影响肝脏,而太冲、行间都属调理肝脏的穴位,两者都有平肝潜阳、疏肝理气、调经止带的作用,可以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肝胃不和所致的嗳气、呃逆、胃脘胀满,以及妇女的闭经、痛经、月经不调、带下等。行间还主治肝经郁热所致的蛇盘疮、目赤肿痛、头痛、心里烦热、燥咳、失眠等,因肝经环绕阴器,所以行间还善治生殖系统热症,如阴囊湿疹、小便热痛、阴部瘙痒等症。揉太冲穴、行间穴,对情绪压抑、生闷气后产生的反应有疏泄作用,配合太冲穴方向向行间方向推,可以起到消除肝脏郁结的作用。"
2023/03/23收听(21193)
"合谷穴、太冲穴合起来一起用叫开四关,两穴均为原穴,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太冲穴属于足厥阴肝经,合谷配太冲,一阴一阳、一气一血、一上一下、一手一足,重在调气、调血,通畅经脉气血,对人体气机不畅、经脉气血不通有明显的效果。中医讲不通则痛,也会出现瘀滞的情况,这种穴位组合具有调畅气机、活血止痛的功效,临床当中主要用于治疗头昏、目痛、心烦、胸胁支满、失眠、喉痛、呕吐、月经不调、痛经、难产等病症。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重要穴位,位于手背部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在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合谷、太冲穴结合使用,可以调节全身气的运转,进行气机的调节。"
2023/03/23收听(13010)
"太冲穴在脚背上,在第一个大拇趾和第二个足趾连接部位的中间。沿着这个中间向脚背上往上推,推到一个移不动的位置,这就是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连接的凹陷。在这个凹陷下就是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是肝经的腧穴。作为肝经的原穴,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主要是在肝经循行路线上的疾病,都可以由太冲穴提供治疗,比如太冲穴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比如胃胀、腹胀、呃逆,尤其是生气之后造成的气逆,可以治疗。太冲穴可以治疗胸胁胀满、乳房胀痛,也可以治疗高血压、失眠、多梦、头晕等疾病。太冲穴可以治疗目赤肿痛、咽喉不利、梅核气,以及耳聋、耳鸣。太冲穴还可以治疗生殖系统疾病,比如月经不调、癃闭、遗尿、阳痿(不举),这都是太冲穴可以治疗的疾病。太冲穴可以治疗足部的拘挛,这都是局部的治疗作用。"
2020/07/16收听(36124)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