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颤在临床上是什么意思

2023-09-05 10:16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临床上把体温达到或超过37.3℃称为发热,在体温上升期由于皮肤散热减少,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并传至中枢,会导致畏寒。中枢发出冲动,再经运动神经传至运动终板,引起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这时就是发生了寒颤,可以使产热增加。

寒颤是发热的常见伴随症状,临床上主要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钩端螺旋体病、药物热、急性溶血或输血反应等。

如果在生活中,出现畏寒、寒颤,要想着及时的进行体温测量。如果发现体温明显升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请医生帮助诊断。

分享:

62

相关推荐

01:11

发热打寒颤怎么办

宋宁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2023/01/31播放(5491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5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