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

2023-06-14 08:26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情况较常见,骨髓抑制包括白细胞下降、红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可能会对人体带来一定损害,护理方法如下:

1、白细胞下降:白细胞可对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发挥作用,若出现下降,则容易合并相应感染。这时要加强对患者感染方面的管控,如尽量避免患者去人多的地方,避免接触特殊的细菌、真菌、病毒而带来相应感染。若白细胞降低较明显,可以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来纠正骨髓抑制;

2、红细胞降低:主要表现为贫血,若是较严重的贫血,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此时患者要减少活动,避免出现摔倒等磕碰导致外伤的出现。必要时可以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或输血来对症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症状;

3、血小板降低:易引起出血,这时要避免用力排便或剧烈活动,以防带来出血的风险。治疗上可以给予促血小板生成素或输注血小板,纠正血小板降低的情况。

分享:

23

相关推荐

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骨髓抑制,是化疗之后比较常见的一种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常规的变化。血常规中,主要有三个指标来反映骨髓抑制:白细胞、红细胞,还有血小板。这三个指标的变化,在护理当中各有侧重。白细胞,主要与机体抵抗外界感染有关。因此,出现白细胞下降的患者,比正常人抵御感染的能力下降。在这段时间,要从饮食和平日活动当中注意,比方进食的时候,要保证食物的洁净。另外,出门要戴口罩,来减少感染的风险。还要进行药物的干预,来促进白细胞的恢复。红细胞,主要与机体的缺氧有关,因此,当出现红细胞下降,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贫血的时候,患者经常有乏力和活动后气不够用的这种表现。因此,对于伴有贫血的患者,应该限制活动,来减少机体对氧的需求。这样的话,对于缓解患者的症状,是有一定帮助的。对于红细胞下降,一般人都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但如果特别低的情况下,可以采用EPO,也就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来促进红细胞的恢复。但是由于红细胞的自然寿命比较长。因此,真正在化疗期间,接受EPO治疗的患者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第三个就是血小板。血小板主要与机体的凝血机制有关。因此出现血小板下降的患者,可能出血风险会增高。最常见的是皮肤黏膜的出血,比方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甚至皮肤磕碰触之后出现青紫,都可能与血小板的功能下降有关。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平日要注意口腔黏膜的湿润,还要注意避免的磕碰。这样的话,对于减轻出血的情况,都是有所帮助的。如果血小板低到一定程度,特别是5万甚至3万以下的时候,患者出现脏器出血的风险,是明显增高的。这个时候,需要进行短期内的血小板的输注,甚至给予促血小板生成药物进行干预,让患者平稳度过这段时期。"

语音时长02:44''

李博北京天坛医院

2018/04/02收听(99062)

02:11

化疗后骨髓抑制严重怎么办

刘红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3/05/28播放(39511)

01:55

化疗后骨髓抑制能好吗

周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2023/01/11播放(5259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6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