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中医科
手机浏览
上焦热、下焦寒的中成药包括交泰丸,即黄连和肉桂配伍。黄连清上焦的热,肉桂温下调寒或散下调寒等。一般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上焦不热、下焦不寒或者上焦偏寒,没有烦躁、口干舌燥、面红目赤等表现。下焦偏温则没有手足发凉等表现,此时属于正常现象。
部分病人能量流异常,即上焦发热、下焦发寒,手脚冰凉又口干舌燥。如果进食补阳的食物,出现口舌生疮、心烦、面红目赤阳热的表现,需沟通阴阳,降上焦火、温下焦阳,此时可服用交泰丸。对于寒热错杂证,服用乌梅丸可用于治疗,且对上热下寒具有治疗作用。细辛、桂枝、肉桂可用于温下调寒,还有黄连、黄柏也具有清热作用,对于治疗寒热错杂,也有治疗效果。
分享: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6/03播放(97120)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6/03播放(97120)
"上焦热下焦寒,又称为上焦火下焦寒。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进行治疗,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通过药物,在医生的辨证下合理的使用一些泻火、补虚等一些药物,像三黄片、牛黄解毒片,还有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这些都可以进行调治,对于将上火引到下焦,将下焦的寒引到上焦,都具有很好的治疗意义。第二点是通过运动的方式来调整,多见于患者在注意保暖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一些有氧运动,像广播体操、慢跑、快走,这些都比较适合来调节体质。第三点是通过理疗的方式,比较多见的是针灸、拔罐、按摩、刮痧等方式进行调整,甚至泡脚都有利于改善的上焦热下焦寒的症状。"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19/08/15收听(95638)
"长期的上焦火、下焦寒往往是因为患者的心火比较亢盛,它不能够下汲肾阴。下面的肾水也不能够上汲心阳,使得这个心火独亢于上。如果是长期的这种情况,可以选用的中成药叫做交泰丸。还有一种情况是说这个患者平时就是下焦的虚寒,比如说是一个肾阳虚的患者感受了热邪,比如说是外感风热,出现了发热、咽痛、鼻流黄涕、咳黄痰、咳嗽这样的症状,这个时候还是应该先急则治标,选用银翘散、桑菊饮之类的清上焦热的药物来治疗。然后等上焦的急性的活血清掉以后,再选用这种金匮肾气这种温补下焦的药物来治疗。"
刘震│北京医院
2020/04/17收听(54344)
治疗上焦火、下焦寒的中成药,通常包括乌梅丸、交泰丸等。人体内的阴阳气血循行,如大自然的万物一样...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8/20播放(55442)
治疗上焦火、下焦寒的中成药,通常包括乌梅丸、交泰丸等。人体内的阴阳气血循行,如大自然的万物一样...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8/20播放(55442)
若为下焦湿热所导致的阴囊潮湿,可选用清热、利湿、通淋的中药进行治疗,如经典的四妙丸、萆薢分清丸... 莫旭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12/12播放(41181)
若为下焦湿热所导致的阴囊潮湿,可选用清热、利湿、通淋的中药进行治疗,如经典的四妙丸、萆薢分清丸...
莫旭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12/12播放(41181)
"下焦湿热最常用的代表方剂是四妙丸,也有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的主要成分是黄柏、薏米、苍术、牛膝,主要的作用是清热利湿。三妙丸主要的成分是黄柏、苍术和牛膝,少了炒薏仁。二妙丸主要以黄柏和苍术为主,作用是清热燥湿,对下焦湿热、两脚微软无力,足气红、肿、热、痛,以及湿热带下、下部阴疮、小便短黄、苔黄腻等都有很好的效果。四妙到二妙,四妙的作用应该是最强的,药味逐渐减少,力量会逐渐减弱,同时如果下焦湿热出现三焦湿热弥漫,有下焦湿热,可以用龙胆泻肝丸这一类的中成药。"
冯淬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5/08收听(45888)
下焦湿热可以吃清下焦热的中成药,如龙胆泻肝丸、四妙丸、三妙丸、二妙丸以及八正散等。湿热是中医学...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4/30播放(90818)
下焦湿热可以吃清下焦热的中成药,如龙胆泻肝丸、四妙丸、三妙丸、二妙丸以及八正散等。湿热是中医学...
2023/04/30播放(90818)
除寒湿气较好的中成药,包括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有较好的温阳、散寒、祛湿功效。寒湿是中医学特...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9/14播放(61690)
除寒湿气较好的中成药,包括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有较好的温阳、散寒、祛湿功效。寒湿是中医学特...
2023/09/14播放(61690)
"祛除寒湿最好的中成药是香砂六君丸,或者附子理中丸等,这些药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对于寒湿侵入人体,对于脏器造成的影响,进行很好的调治。像患者出现的大便不成形、周身怕冷,以及食物不消化、腹胀、腹泻都可以通过上述的中成药来进行对症治疗。另外,寒湿之邪入侵人体会导致关节出现疼痛、活动不利等痹症的特点,也可以通过上述药物进行加减,配合其他的药物来进行口服,对于改善症状的也很有好处。在临床上治疗寒湿之邪,除了应用中成药,也可以考虑应用中药方剂、艾灸等方式来进行治疗,这些效果也不错。"
2019/09/19收听(76200)
"中医认为肺的位置最高为娇脏,不耐寒热,尤其容易感受风寒,因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感受风寒后如何选用去肺寒的中成药,具体如下:1、会用到通宣理肺丸,这个中成药可以宣肺化痰、解表散寒。2、玉屏风颗粒也非常好,包括黄芪、白术、防风,可以达到固表、固卫、散寒、扶助正气的目的。3、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通过温肾补肺、散寒解表的中成药,达到治疗目的。4、保护中焦、健脾补肺的中成药也可以散寒,比如附子理中丸、理中丸、参苓白术散,通过培土生金、健脾补肺来散寒以达到治疗目的。"
王俊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2019/10/24收听(89874)
上焦火、下焦寒,一般是指上热、下寒,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症状:1、上焦火:...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11/25播放(98122)
上焦火、下焦寒,一般是指上热、下寒,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症状:
1、上焦火:...
2023/11/25播放(98122)
下焦湿热是前列腺炎非常常见的中医病机,如果是明确下焦湿热的前列腺炎,可以吃一些中医的比较经典的... 莫旭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12/12播放(28405)
下焦湿热是前列腺炎非常常见的中医病机,如果是明确下焦湿热的前列腺炎,可以吃一些中医的比较经典的...
2023/12/12播放(28405)
若存在下焦寒湿的症状,可服用苓桂术甘汤、藿香正气或附子理中丸等药物,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下焦寒...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12/21播放(96274)
若存在下焦寒湿的症状,可服用苓桂术甘汤、藿香正气或附子理中丸等药物,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下焦寒...
2023/12/21播放(96274)
胃寒是中医的一种说法,常用的治疗胃寒的中成药物有以下几种:1、虚寒胃痛颗粒;2、仲景胃灵丸;3、八味肉桂胶囊;4、附子理中丸;5、暖胃舒乐颗粒;6、桂附理中丸;7、丁蔻理中丸;8、麦味地黄丸。上述八种药物均具有不错的疗效,但是无论选择哪一种药物,都只是辅助治疗。最主要的还是需要我们自身引起重视,注意平时的休息、规律饮食、不挑食、不偏食、均衡营养、清淡、易消化,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每天散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不熬夜、不劳累,慢慢进行调理,切不可急躁。
谷阔│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9/06/27收听(58298)
治疗肺寒的中成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风寒犯肺:风寒犯肺所致肺寒可以用三拗片和止... 樊茂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3/06/17播放(57754)
治疗肺寒的中成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风寒犯肺:风寒犯肺所致肺寒可以用三拗片和止...
樊茂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3/06/17播放(57754)
胃寒患者可服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以及虚寒胃痛冲剂等药物,进行温中散寒、健脾益气治疗。通常胃寒患...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6/22播放(70370)
胃寒患者可服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以及虚寒胃痛冲剂等药物,进行温中散寒、健脾益气治疗。通常胃寒患...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6/22播放(70370)
上热下寒可服用的中成药如交泰丸、乌梅丸等,其属于中医中的杂证,发生的病机比较复杂,还是建议在专业的中医师的辨证下,选方加减,进行治疗。临床上上热下寒包括有上假热下真寒(上焦火盛、面赤喉痛,上身不欲衣、下肢冰凉);上热下寒、腹痛、腹泻(胸中有热、腹中冷痛、泄泻);上热下寒之寒格吐利(口微燥、入口即吐,或腹痛、泄泻等)。具体的用药都是有差异的,因此若有任何具体不适,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平时生活中饮食清淡为好,保持心情的舒畅,注意休息,适当运动等。
彭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9/04/24收听(31906)
"祛风散寒的中药常用的用于寒邪袭表而导致的疾病,有小活络丸、祛风舒筋丸、疏风定痛丸、九味羌活汤,或者川芎茶调散,用在风邪,风寒之邪,侵袭人的表,出现外感的表症。也有风寒之邪侵入人体之后会侵及人的关节,会导致关节屈伸不利、关节的肿胀,不光是散寒的,还要加温经通络、利关节的药物,如独活寄生汤、大活络丹,用于受风寒之邪后导致肢体层面的问题。"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0/06/08收听(60962)
祛肺寒的中成药通常具有通宣理肺的作用,比较常用的有感冒冲剂、感冒软胶囊,基本...
刘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1/19播放(70874)
"胃寒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人参健脾丸进行调理。胃寒的一般症状有因天气变冷,食用寒凉饮品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许多胃病病人不敢吃冷、凉的食物。气温下降出现胃痛、腹泻等症状。女性胃寒脾虚的常见表现就是月经不调、痛经,主要是由于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寒凉的食物所引起。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容易导致胃寒的症状。平时多吃温补的食物,例如大枣、黑豆、老姜、胡椒、羊肉、猪肚等。"
田亚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2018/05/31收听(92900)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