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中心医院
中医科
手机浏览
风湿热痹是中医痹证的一种类型,与风寒湿痹为相对的一种概念。《黄帝内经》提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风寒湿三气侵犯人体经络、关节经络以后出现痹证,主要是关节肌肉疼痛,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等等,可伴全身症状,如发热口干、口渴、小便黄、大便干、脉浮数或滑数等。
分享:
"在中医角度,风痹又叫行痹,以串痛以串痛为主,湿邪导致的主要是局部酸沉痛,热痹主要是关节红肿疼痛,如症状一起出现,一般是风湿阻滞经络,影响经气运行,郁积化热,从而使关节局部产生红肿疼痛,被称为风湿热痹。中医把肌肉、关节、筋骨部位的酸、痛、麻、胀,承重或者关节的活动受限都叫痹症。风湿热痹症状为关节局部产生红肿疼痛,风湿热痹的疼痛特点是疼的不敢触痛,一碰到凉的东西就会觉得舒服一些,大多会出现皮下结节红斑,除了这些症状以外还通常会有发热、怕风、出汗、心烦、口渴等全身症状。"
黎艳│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03/16收听(24684)
"风湿热痹,中医把肌肉、筋骨、关节部位的酸胀、疼痛、麻木、承重或者关节的活动受限甚至红肿都叫痹症。痹症是感受到风寒湿热等外邪痹阻的经络,气血运行受阻造成的,感受不同的邪气就会出现不同的症状,比如感受风邪就叫风痹又叫行痹,以走窜疼痛为主;感受寒邪就叫寒痹,又叫痛痹,以关节疼痛为主;感受湿邪就叫湿痹,也叫浊痹,以关节承重为主,感受风湿热邪就叫风湿热痹。风湿热痹也可以由风寒湿痹瘀久化热转化过来,它的症状是以一个关节或者多个关节的红肿热痛、活动不变为主。疼痛特点是疼的不敢触痛,一碰到凉的东西就会觉得舒服一些,常常可以看到皮下结节红斑。除了这些症状以外还常常会出现发热、怕风、出汗、口渴、烦燥不安等全身症状。"
戴晓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18/01/09收听(32452)
"风湿热痹的特点是多见特有症状,如关节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发热,出现烦躁等情绪症状,并且伴有口渴、口干等。临床上多见于感染性关节炎、痛风急性发作期、创伤性关节炎,以及急性的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都是风湿热痹的表现,也是其特点。在临床中可以通过中医、中药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像通过白虎加桂枝汤、升麻汤、犀角汤等,针对不同的病情表现,选择不同治疗方案。在现代医学中可以适当的增加解热镇痛药,像塞来昔布,还要就是应用生物制剂,进行对症治疗。"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19/09/19收听(17728)
"风湿热痹是中医的一种理论说法,在西医指风湿热。风湿热是由于链球菌感染所导致的一种疾病,主要原因就是由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从而导致全身结缔组织的一种非化脓性的炎症性病变。通常好累及关节、心脏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皮肤、皮下结节、血管、神经等。当然以心脏受累最为常见、严重,而且容易反复发作。部分患者会遗留有慢性心瓣膜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有可能出现慢性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风湿热最常发生于学龄期儿童或者青少年。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提高,本病的发病率已经明显减少了。"
潘童│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03/31收听(49600)
"风湿热痹症状为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活动受限,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浮数或濡数,治法为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方药为白虎桂枝汤加味,知母18g,生石膏45g(先煎),甘草6g,粳米各6g,桂枝9g,牛膝12g,白芷10g。针刺主穴为阿是穴,配穴为大椎、曲池、合谷、外关。"
胡慧│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18/08/07收听(95948)
"患者风湿热痹,可以通过中药方剂来进行调治,像常用的有银翘散、一贯煎还有苍术胜湿汤、痰瘀痹痛汤等等,这些中药方剂需要在医生的辩证下,合理的进行应用,对于调治风湿热痹,有很大的疗效。风湿热痹在临床中主要的特点是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而且痛不可触,不能够屈伸,很像现在所说的痛风的症状。临床中可以通过中药方剂来治疗,也可以配合着相关的解热镇痛药,像塞来昔布等来共同调制,可以最大限度的标本兼治,使患者的痛苦快速的降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2019/12/05收听(63572)
"风湿热痹是中医的术语,可以通过下列的汤剂来进行对症治疗。比较常见的有大秦艽汤、除风湿羌活汤、白虎加桂枝汤,还有当归拈痛汤、荷叶藁本汤、潜行散等等,通过医生的辨证合理的通过中药方剂进行对症治疗,这样可以使症状很快的得到控制。风湿热痹在临床是指的人体受到了外邪,而导致关节出现了活动不利,局部红肿热痛,甚至不可以触摸,碰到寒冷时,症状有所缓解。临床还伴有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一派的热象。除了应用上述的方剂进行治疗,还可以考虑针灸、理疗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2019/08/02收听(55616)
风湿热痹的症状包括:1、风湿性关节炎:主要出现大关节红肿热痛、游走性疼痛、肌肉酸... 王进│临汾市中心医院 2023/08/19播放(82694)
风湿热痹的症状包括:
1、风湿性关节炎:主要出现大关节红肿热痛、游走性疼痛、肌肉酸...
王进│临汾市中心医院
2023/08/19播放(82694)
风湿热痹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病势比较急,患者较痛苦,患者就诊时一... 王进│临汾市中心医院 2023/02/17播放(81692)
风湿热痹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病势比较急,患者较痛苦,患者就诊时一...
2023/02/17播放(81692)
风湿热痹可以通过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最佳的中药方剂是白虎桂枝汤以及可以通过其他的中药汤剂进行辅助治疗,像宣痹汤、犀角散、虎潜丸还可以应用薏苡竹叶散等等进行相关调治。临床上对于风湿热痹最好尽早的治疗,而且个人比较推崇中医西医结合治疗,这样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的相关症状,而防止患者病情加重。目前治疗风湿热痹除了应用中药之外,最推崇的就是应用生物制剂进行静脉注射,这样的可以很好的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缺点是费用太贵。
2019/07/29收听(34878)
风湿热痹和痛风都会出现关节的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痛不可触的临床症状,两者的区别如下: 谷慧敏│河南省中医院 2023/04/29播放(63944)
风湿热痹和痛风都会出现关节的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痛不可触的临床症状,两者的区别如下:
谷慧敏│河南省中医院
2023/04/29播放(63944)
可以将风湿热痹理解为湿热痹。常用的药物包括白虎桂枝汤、二妙丸、三妙丸或宣痹汤等。具体的药物成分... 金笛儿│中日友好医院 2023/10/30播放(30226)
可以将风湿热痹理解为湿热痹。常用的药物包括白虎桂枝汤、二妙丸、三妙丸或宣痹汤等。具体的药物成分...
金笛儿│中日友好医院
2023/10/30播放(30226)
"风湿热痹是中医用语,类风湿关节炎是西医诊断,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风湿热痹在中医里是指痹证,也就是关节肿痛类疾病,以风、湿、热为主要病机的证型,一般表现为关节灼热、喜冷、舌苔黄腻、脉滑数等。而类风湿的全称是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是多关节肿痛、晨僵,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类风湿因子和抗CCP阳性等,诊治不当或不及时,会引起严重的关节残疾。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接受中医中药治疗时,部分会被划分到风湿热痹的证型,但也有寒证、虚证、血瘀证等,中医治疗的方法上各不相同。除了类风湿关节炎,其他类型的关节炎,比如银屑病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炎,在中医辨证时也会分属于风湿热痹和寒证、虚证、血瘀证等不同的证型。"
孔祥民│济宁市中医院
2021/07/14收听(12042)
"痹,是指身体受到风寒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肢体出现麻木、无力、疼痛等的症状,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常会引起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在西医方面解释就是病毒感染,以及自身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可以导致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神经缺血、水肿而出现的相应部位的麻木、无力、甚至会出现痉挛性疼痛,比如最常见的就是面神经炎,早期的病变主要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出现轴索变性,以茎乳孔和面神经管内部分尤为显著。通常为急性起病,在数小时至数天达到高峰,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不能皱眉、合眼、蹙额,眼裂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患者应该及早到医院就诊。"
曲延民│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0/02/01收听(62116)
"痹又叫做痹证,这是一个中医名词,痹即痹阻不通,主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以及里外不顾,感受到了风、寒、湿、热等外邪所引起的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肌肉、关节等发生疼痛、麻木、灼热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关节肿大变形,不通则痛。中医临床上根据感受外邪的不同,痹证一般分为风痹、寒痹、湿痹和热痹。通常来说,风痹关节疼痛为游走性,痛无定处。寒痹疼痛比较剧烈,遇寒痛增,得热痛减。湿痹可见肢体关节的酸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天气转阴时加重。热痹关节局部灼热、疼痛、红肿、痛不可触,还有活动不利,并可累及多个关节。临床治疗以通经活络止痛为主,通则不痛。"
黄秋贤│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1/06/04收听(15096)
"风湿热是一种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全身性的结缔组织的非化脓性的疾病,主要是儿童高发的一组疾病。主要受累的部位包括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以及皮下组织,其中以心脏和关节的病变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明显的。临床主要表现就是心脏的心脏炎,可以出现关节的症状,关节的肿胀疼痛,还有病人的皮肤可以出现环形红斑、皮下结节。还有一些孩子可以表现为舞蹈症,椎体外系受累的表现,表现就是面部肌肉或者是四肢的不自主动作和情绪的不稳定,包括挤眉弄眼、伸舌、摇头、转颈等等表现。\r"
刘燕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17/07/05收听(96220)
"着痹的特点是指身体肌肉关节,受到风寒湿邪侵袭之后,由湿邪引起经络阻滞,导致肢体自觉重着、乏累、倦怠、疼痛。着痹是与行痹和痛痹相对应而言的。行痹主要是风邪引起,会有疼痛的感觉,游所不定,这是风的特点。痛痹是痛有定处,遇寒加重,是由寒邪阻滞经络的某一个位置,主要体现在局部,这是寒邪的特点。最难处理的就是湿邪所导致的着痹,导致肢体重浊、无力、乏力,在治疗的过程中,风、寒、湿是相互掺杂的,很少单独一个可见。一般风寒、风湿和寒湿相互夹杂一起,在中药处理的过程中祛风散寒,化湿止痛。同时还可以做温灸类的理疗,可以做艾灸,比如用磁疗烤灯照射局部疼痛的位置,可以辅助中药,达到很好的效果。"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18/10/22收听(91496)
喉痹实际上只是中医的名词,如果从字面意义上解释喉痹就是指喉麻痹,喉麻痹一般主要指声带麻痹。 袁先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7/05播放(45688)
喉痹实际上只是中医的名词,如果从字面意义上解释喉痹就是指喉麻痹,喉麻痹一般主要指声带麻痹。
袁先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7/05播放(45688)
"痹痛就是指风湿病引起的疼痛,痹是中医的名词,闭塞不通之义,也就是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等。痛就是指疼痛,发生这些疾病以后病人主要的症状就是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因此中医简称为痹痛,也叫痹证或者痹病,相当于中医的风湿病,也相当于现代医学讲的骨与关节系统的疾病,包括发生在骨骼、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筋膜、关节囊,甚至血管、神经的疼痛,都叫做痹痛。"
郭会卿│河南省中医院
2021/06/27收听(81394)
"所谓的痹痛指的是人体由于患有了痹症会导致肢体的经络不通,此时就会有骨、关节、肌肉等部位的疼痛。所谓的痹症指的是人体感受了风、寒、湿、热等邪气的时候会导致上述的邪气在肢体的经络内部阻滞。此时肢体的经络就会变得不通畅。中医里面讲不通则痛,此时就要表现出了上述一系列的症状。而一旦产生此类疾病往往由于其发病的病程比较长,进而会对患者造成非常严重的困扰。患者一旦由于上述的致病因素出现了肢体相关疼痛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去骨科进行就诊,明确病变的具体病因,然后再针对性的治疗。在做全程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可以请有资质的中医师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然后开中药汤剂来口服。此时综合治疗效果就会相对好一些,病程也会相应的缩短。"
方大正│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08/01收听(39526)
湘雅医院 吴东凯
播放次数:3.99万
浙江省新华医院 杨科朋
播放次数:3.48万
河南省人民医院 史丽璞
播放次数:3.8万
河南省中医院 展俊平
播放次数:3.3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