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偏高有什么坏处

2023-04-27 20:1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如果患者出现维生素C偏高,具有相应坏处,化学名称为抗坏血酸,对于人体有保护作用,但大量、长时间服用,不利于健康,常见分析如下:

1、毛细血管脆性增强:患者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会造成毛细血管脆性增强,对于轻度磕伤、碰伤等情况,可能引起皮下出血、皮下淤血。而年轻人和壮年人群,并不会出现以上临床情况,但老年人较常见。因此维生素C,可以适当添加和服用,但不建议长期服用,否则会造成毛细血管脆性增强;

2、体质偏酸:患者维生素C长期、大量偏高,体质易偏酸性,维生素C是一种酸性物质,大量体内蓄积后,易引起血液pH值偏酸,使得人体疲劳、乏累等;

3、毛发脱落、皮肤干燥:患者长期、大量处于维生素C含量高的情况下,易出现毛发脱落、皮肤干燥情况。

分享:

24

相关推荐

羟基维生素d偏高的坏处

"羟基维生素D叫25羟维生素D,反映了体内维生素D的营养状态,如果仅是偏高,通常对人体没有坏处。体内的维生素D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皮肤经过紫外线照射所形成,另外一种是从食物当中获取,两种来源的维生素D均没有活性,需要在体内肝脏和肾脏两次羟基化,才能发挥它的作用。首先是在肝脏维生素D进行第一次羟化,变成了25羟维生素D,在肾脏进行第二次羟化,变成活性的1,25-双羟维生素D。25羟维生素D是体内含量最多的形式,半衰期最长,用来评价人体维生素D营养状态,一般大于150ng\/mL才是维生素D中毒。通过测定25羟维生素D,如果仅仅是偏高,通常对人体没有大的影响,维生素D补充很少出现过量,一般每日补充维生素D2000单位,不会导致维生素D中毒。有研究显示,每天补充维生素D在10000U,共计五个月,也没有出现维生素D中毒的情况。每天补充维生素D高达50000U才有可能出现维生素D中毒,可以表现食欲不振、恶心、腹泻、便秘,也可以出现烦躁、嗜睡、昏迷,有可能出现体温的变化,比如高热,甚至造成软组织的钙化,也可能出现血钙增高。在使用维生素D的时候,通过监测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帮助我们判断维生素D是否过量,还要避免活性维生素D使用过量。"

语音时长02:26''

胡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10/13收听(52768)

01:47

什么是维生素C

陈頔北京医院

2023/05/28播放(87988)

关于维生素C需要知道哪些

近三年来,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了维生素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维生素C。新冠疫情爆发期,药店里关于维生素C相关产品一货难求。那么维生素C是什么...

缪芳湖南省人民医院

2023/03/02阅读(1709)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5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