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手机浏览
根据黄疸的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溶血性黄疸:能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溶血引起的黄疸;
2、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包括自身免疫性贫血、隐形输血后溶血、新生儿溶血症、蚕豆病、恶性疟疾、药物或食物中毒等引起黄疸;
3、胆汁淤积性黄疸:有肝外阻塞性黄疸、肝内阻塞、肝内胆汁淤积;
4、先天性溶血性黄疸;包括Gilbert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Rotor综合征和Crigler-Najjar综合征,好发于青少年和幼儿等人群。主要由先天性酶缺乏所致。
分享:
"新生儿黄疸的情况还是非常常见的。这种情况既和孩子的生理特点有关系。由于孩子年龄比较小刚出生,肝脏的代谢处理能力比较差,孩子出生后,由于氧的环境变化,出现轻度的溶血,也会出现黄疸的表现。但是,黄疸的病理性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类型:第一个,溶血性黄疸。由于孩子和妈妈的血型不合,孩子体内的红细胞溶解,导致胆红素的升高,继而出现黄疸。第二个,如果有肝细胞的损伤,也会引起黄疸。第三个,由于孩子的胆道闭锁,导致黄疸的胆红素排出不畅,也会引起黄疸。"
司振阳│南京市中医院
2018/12/12收听(52692)
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具体区分方法如下:1、生理性黄疸:是指婴儿生后2... 王翠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3/15播放(88204)
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具体区分方法如下:
1、生理性黄疸:是指婴儿生后2...
王翠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3/15播放(88204)
黄疸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溶血性黄疸:由于红细胞过多的破坏,产生间接胆红素不能被... 宗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4/01播放(50542)
黄疸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溶血性黄疸:由于红细胞过多的破坏,产生间接胆红素不能被...
宗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4/01播放(50542)
"对于小孩的黄疸,一般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类型,具体如下:第一、对新生儿大部分形成的黄疸,实际上都是生理性黄疸,因为生理性黄疸其实是和孩子胆红素代谢的生理特点有关系。谈到生理特点是大部分孩子都会有的,所以对于生理性黄疸,实际上对孩子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一般也不需要特别处理,只需要等待孩子生理性黄疸自行消退就可以。足月儿在生后两周、早产儿在生后四周会彻底消退,对孩子没有任何影响,对生活包括疫苗接种等等都没有影响。第二、确实有些孩子是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相对来说可能对孩子影响就会比较大。如果孩子是血里胆红素水平高,也就是常说的高胆红素血症,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及时的退黄,有可能会导致继发胆红素脑病症状这样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孩子是高胆红素血症,要记得给孩子退黄。如果孩子是其他的,比如黄疸出现早、消退晚、进展比较快、直接胆红素高,或者退而复现等等这几种情况,这个时候可能退黄并不是特别重要,更重要的是寻找引起病理性黄疸的诱因是什么,找到诱因之后再做相应的对因治疗。比如孩子是感染、溶血,可以做相应的抗感染,或者去用丙球封闭抗体等等的处理,帮助去彻底的缓解病理性黄疸。"
张晓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12/15收听(38838)
"对于小朋友的黄疸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其黄疸可能有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这两大类。虽然现在国际上并不太推荐用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来界定,但是为便于理解,还是先这样描述。生理性黄疸其实绝大部分孩子在生后都会有,主要是和孩子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所以对于生理性黄疸,其实对孩子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也不需要做特别的处理,只要等待观察,等其自行消退就可以。相对来说就是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一定有诱因,根据诱因可以分成几大类:1、从病因上来讲比较常见的分类,可以分成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的黄疸、胆汁淤积相关的黄疸,以及先天性的非溶血性黄疸等等,这些都是常见的引起孩子病理性黄疸的诱因。2、也可以根据胆红素的类型,把黄胆囊分成非结合性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和结合性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这个就分别指向不同的病因。所以对于黄疸的类型,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胆红素的增高的类型,以及其病因等等来做分类,然后再确认病因之后做及时的对症和对应的治疗,才能彻底退黄。"
2020/04/18收听(79032)
王志新│中日友好医院 2023/08/18播放(89782)
王志新│中日友好医院
2023/08/18播放(89782)
黄疸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症状和体征,它不是一类单独的疾病。黄疸主要是因为病人的血液中,胆固醇代谢异常而造成的升高。黄疸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隐性黄疸,一类是显性黄疸。显性黄疸主要是指通过肉眼观察,可以看到病人的皮肤、巩膜、尿液被黄染,而隐性黄疸就不能通过肉眼发现。黄疸通过医学上的一些指标,如检测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可以做出明确的诊断。对于黄疸,从临床根据治疗的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梗阻性黄疸,也是常说的外科性的黄疸,还有一类是非梗阻性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内科性的黄疸。
石军│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2017/06/20收听(78142)
黄疸是家庭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在心脏科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一般足月儿可在第二天出现黄疸,之后可慢... 黄伟棠│中山市博爱医院 2023/04/17播放(77164)
黄疸是家庭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在心脏科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一般足月儿可在第二天出现黄疸,之后可慢...
黄伟棠│中山市博爱医院
2023/04/17播放(77164)
黄疸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与体征,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 石军│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2023/04/04播放(64924)
黄疸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与体征,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
2023/04/04播放(64924)
"正常人不会出现黄疸,黄疸作为一种体征,主要原因是因为血液中的胆红素升高而引起的,所以能够引起血液中胆红素升高的原因都是引起黄疸的原因。那么什么可以引起?首先,对于成年人来说,比如有肝炎,或者肝硬化、肝癌,这些患者肝功能受到严重的损伤,或者是药物性的肝损伤,肝脏内的结合性胆红素由于肝细胞的受损,不能很好的代谢,就会进入到血液内,而起胆红素的升高,从而引起黄疸。另外,对于胆管梗阻引起的症状,包括胰腺癌、胰头占位压迫胆管,或者胆管内有结石,也会阻塞胆管,导致胆道的胆红素排泄不畅,也引起黄疸。所以,引起黄疸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主要还是消化系统的疾病。对于儿童来说,儿童黄疸是生理性的黄疸,不用太过于担心,对病理性的儿童性的黄疸,要注意排除溶血或者婴幼儿的急性肝炎类的疾病。"
陈脱凡│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2018/06/21收听(58750)
"黄疸一般情况下0-17μmol\/L属于正常范围,有的医院因为应用的试剂不同,正常范围也有所出入,比如有的医院正常范围就是0-20μmol\/L,这时候就要看黄疸值后面所标注的正常范围是多少,决定黄疸值是否正常。大部分情况下,黄疸数值在0-17μmol\/L以内,病人没有任何感觉。当黄疸数值上升到2倍正常值以内,也就是34μmol\/L以内,病人也看不出来皮肤黏膜有黄染的情况,这时候称为隐性黄疸。当黄疸数值高于34μmol\/L的时候,叫显性黄疸,这时候就能看出病人的巩膜、皮肤黏膜等等,会有黄染的情况。"
都芳鹃│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04/09收听(85308)
"人体得黄疸的主要原因就是胆红素过高而导致,引起胆红素升高的原因常见于以下几方面:1、病毒感染导致了肝脏炎症坏死,常见的有甲肝病毒、乙肝病毒、戊肝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使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出现障碍。2,由于炎症所致,常见的有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等继发性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3、由于胆道阻塞,胆汁正常是由肝细胞分泌后要经过胆管排泄到肠道,由于某些原因如结石或肿瘤阻塞胆管,引起胆汁排泄不畅反流入血而出现黄疸。4、由于服用某些有毒的药物或进食蚕豆等,引起红细胞破坏而导致溶血性黄疸。5、由于大量饮酒,酒精对肝细胞膜的破坏导致肝脏坏死,使肝脏代谢胆红素能力出现下降。"
俞晓芳│厦门中医院
2020/02/18收听(85594)
"黄疸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是指血清胆红素增高导致的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的组织跟体液发生黄染的一种现象,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共同的临床表现,可以根据血清胆红素的性质分为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和高结合胆红素血症。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中最常见的是溶血性贫血,所以它的治疗主要是针对溶血性贫血治疗,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可以是肝细胞所引起来的,治疗主要是保肝治疗。还有可能是胆汁淤积所引起来的,胆汁淤积可以分为肝内胆汁淤积和肝外胆汁淤积,如果是肝内胆汁淤积,可以用一些利胆药,但如果是肝外胆汁淤积,用了利胆药反而会加重疾病。由此可见,黄疸涉及多种疾病,必须明确病因才能有效的治疗。"
2020/05/04收听(70346)
"黄疸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出生7-14天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在正常范围之内的,没有临床任何症状,宝宝的状态也是良好,吮乳有力,出现生理性黄疸数日内慢慢就会消退,所以不用担心。病理性黄疸出生在24小时之内出现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加重,血清胆红素也是大于225μmol/L,出现病理性黄疸要去医院查找黄疸的原因,以免耽误病情。可以用光照疗法、换血疗法、保肝治疗、中药治疗。"
李娟│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018/06/15收听(63992)
"黄疸主要是血清中胆红素高于正常值而表现出的肉眼可见的黄疸,其中最常见的是新生儿黄疸。它主要是因为母亲在怀孕期间有宫内感染而导致的病毒感染,引起孩子黄疸值高于正常新生儿。由于毛细血管比较丰富,当血清胆红素超过85μmol/L,就可以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此时要积极给孩子治疗,一般情况下需要吃茵栀黄颗粒和妈咪爱给孩子退黄。如果是成人出现黄疸,大部分是肝病而引起的血清胆红素增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肝炎、肝硬化后期。"
任增志│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4/28收听(31442)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新生儿皮肤和眼睛白色部分的淡黄色变色,其他伴随的症状有嗜睡、食欲差,甚至肢体抽搐。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生理性黄疸在宝宝出生后2-3天出现,一般两周内可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在宝宝出生24小时之内出现,通常伴有导致黄疸的原发疾病的其他表现,治疗以光疗、药治疗和换血治疗为主,要根据不同的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邹丽萍│长春市中医院
2020/07/29收听(84432)
从概念上,黄疸主要指的是孩子血里面胆红素水平比较高,因为胆红素的积聚,导致了孩子的皮肤和其他的... 张晓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10/23播放(38442)
从概念上,黄疸主要指的是孩子血里面胆红素水平比较高,因为胆红素的积聚,导致了孩子的皮肤和其他的...
2023/10/23播放(38442)
黄疸是新生儿期很多孩子都会存在的表现,主要是由于孩子身体里的胆红素水平过高,导致皮肤黄染。对于... 张晓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12/27播放(31004)
黄疸是新生儿期很多孩子都会存在的表现,主要是由于孩子身体里的胆红素水平过高,导致皮肤黄染。对于...
2023/12/27播放(31004)
"黄疸是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皮肤巩膜部位的黄染,同时合并有尿黄,色如浓茶色,部分患者还可表现为皮肤瘙痒、大便变白等症状。黄疸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衰老的红细胞,在网状内皮系统内被破坏后,其血红蛋白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在肝细胞内形成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形成结合性胆红素,绝大部分结合性胆红素经粪便排出体外,少部分经肝肠循环再次进入血液中,参与正常的胆红素代谢。在上述胆红素形成及排出过程中,出现任何的异常,均可造成黄疸的发生,比如红细胞的破坏增多,或是在形成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的过程中出现酶的功能异常,还有在胆红素的排出过程中出现胆道的梗阻,均可导致黄疸的发生。"
赵海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0/05/06收听(13432)
对于患者来说,正常人的胆红素一般是在1.7-17μmol/L之间。如果患者总胆红素超过17.1μmol/L,介于17.1-34.2μmol/L之间,此时多考虑患者是隐性黄疸。其意思就是如果患者出现血液之中的黄疸轻微升高,但是通过肉眼多不能发现患者皮肤以及巩膜的黄染。如果患者进一步胆红素升高,总胆红素超过34.2μmol/L,多称为患者具有黄疸,即肉眼可以发现患者皮肤以及巩膜的黄染。对于此类情况,需要鉴别患者是梗阻原因引起,还是由于肝细胞坏死引起。如果是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此时多考虑是梗阻性因素为主。如果是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此时多考虑是肝细胞坏死而引起的黄疸可能。针对不同的病因,患者后续需要不同的治疗方式给予解决。
邢文军│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
2019/04/25收听(48496)
北大一院 王蔚虹
播放次数:3.38万
湘雅医院 梁帅
播放次数:1.08万
永州市妇幼保健院 蒋林海
播放次数:4.26万
北京东直门医院 聂里红
播放次数:1.9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