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儿科
手机浏览
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内,迁延性腹泻病程是2周到2个月,病程﹥2个月则为慢性腹泻。小儿慢性腹泻通常需要做如下检查:
1、大便常规;
2、免疫学检查:如ELISA等抗原抗体检查;
3、影像学检查:如胸片、腹片、B超、CT等;
4、胃肠镜检查。
检查时,可备用奶嘴及奶粉,以便安抚患儿,尽量避免潮湿环境,保持光线温和,更不要将患儿包裹的太过严实,必要时可以使用镇静药,以配合检查。
分享:
小儿慢性腹泻的检查方法具体如下:1、检查大便情况,包括便常规和粪便培养两种检查方... 朱海燕│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23/02/24播放(55322)
小儿慢性腹泻的检查方法具体如下:
1、检查大便情况,包括便常规和粪便培养两种检查方...
朱海燕│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23/02/24播放(55322)
"小儿慢性腹泻的病人来了以后,是看大便的性状,作为消化科医生看小孩大便的照片。第一、看它的颜色,看它的性状是糊状的,还是水样的,还是黏冻样的。第二、闻闻气味,是酸的,还是臭的。如果臭代表蛋白质不消化,酸的代表乳糖不消化。可以做大便常规,看有没有白细胞,有没有红细胞,有没有病毒,如轮状病毒。之后可以做血液学检查,可以做血常规,看有没有贫血,嗜酸细胞高不高,有没有血小板高的现象。小孩有水肿,可以做肝功能看白蛋白高不高。还有血常规的淋巴细胞是不是低下,这些都能给临床提示,可能是哪种类型的腹泻病。严重的考虑做肠镜检查。"
许春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18/05/09收听(11986)
慢性腹泻的患病原因比较多,有不少人是因为细菌,对肠道黏膜造成侵犯而引起的,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需要先进行大便常规检查。通过大便常规检查,能够了解肠道中是否存在有潜血、白细胞、寄生虫卵等,以对疾病进行初步的判断。部分患者还需要进行粪便细菌培养,以根据细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部分人出现慢性腹泻,是因为肝炎、胆囊炎、胃肠激素分泌紊乱等因素导致的。这些人还应当进行血液常规检查,以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肠胃激素的分泌状况,对疾病进行诊断。慢性腹泻的出现与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肿瘤等因素有关,这些人在进行检查时,还应当进行肠镜检查,这种检查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判断疾病,同时对于肿瘤的性质也能够进行辨别。
许吉成│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0/04/14收听(19852)
小儿慢性腹泻病因较复杂,常见的有感染、营养物质过敏、酶缺陷、免疫缺陷、药物因素、先天畸形等,其... 刘琼│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2023/07/21播放(73018)
小儿慢性腹泻病因较复杂,常见的有感染、营养物质过敏、酶缺陷、免疫缺陷、药物因素、先天畸形等,其...
刘琼│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2023/07/21播放(73018)
预防小儿慢性腹泻需要遵循以下几点: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助食品;... 刘琼│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2023/04/20播放(95016)
预防小儿慢性腹泻需要遵循以下几点:
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助食品;...
2023/04/20播放(95016)
慢性腹泻的标准是腹泻在两个月以上,孩子一旦得了慢性腹泻,首先要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孩子慢性腹泻病... 张晓伟│石家庄市中医院 2023/07/21播放(84916)
慢性腹泻的标准是腹泻在两个月以上,孩子一旦得了慢性腹泻,首先要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孩子慢性腹泻病...
张晓伟│石家庄市中医院
2023/07/21播放(84916)
"小儿慢性腹泻多久能好?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慢性腹泻本来是长程的,而慢性腹泻的病因又不一样。一般的慢性腹泻如果是轻度的,没有3-6个月的治疗很难好转。如果小肠吸收不良,要做好长期准备,一般要6个月以上。如果有炎性肠病,时间更长,需要几年时间。一般吸收不良,给予合适的饮食控制,给予肠黏膜修复药,在病人当中,很多一般性的吸收不良、小肠慢性腹泻,2、3个月就好了。但是克罗恩病、溃结就不一样了,它们需要长程的治疗。"
2018/05/08收听(58148)
"小儿慢性腹泻的发生跟两个因素有关系,第一、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低下;第二、胃肠道的抵抗力低下。这两个原因会造成小儿慢性腹泻,一旦发生小儿慢性腹泻,会造成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又会加重小儿慢性腹泻。要预防小儿慢性腹泻的发生,第一、是要寻找适合小孩胃肠功能的食品。小孩在婴儿时期添加食物的时候,要按照年龄来增加能消化的食物,比如小婴儿才2个月就吃米糊,马上就发生腹泻。要根据月龄给吃合适的辅食,量不要超过消化能力,这样也会造成腹泻。第二、造成慢性腹泻的原因是肠道免疫功能低下,容易造成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这个时候要想办法改善宝宝的体质,增加抵抗力,最好的办法合理喂养。另外,不要吃污染的食物,尤其夏天在冰箱里放过食物或者隔天食物都会造成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在秋冬季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时,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去,避免交叉感染。小孩抵抗力很差,容易感染,不要随便吃抗生素,抗生素吃多也会造成慢性腹泻发生。只要记合理喂养,增强体质,他的抵抗力增强了就不会发生慢性腹泻。按时预防接种也会改善体质,减少传染病发生,减少慢性腹泻发生。"
2018/05/09收听(99614)
"小儿慢性腹泻的症状主要是两点:第一、是胃肠道症状,也有胃肠道以外的症状。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大便次数增多,可以一天4次、5次、8次、10次,严重可以有十几次。还有大便性状改变,它可以是稀便、水便、黏糊状便,甚至黏冻样便。它的表现一个次数增多,一个性状改变。第二、是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的表现,比如消瘦、贫血、体重减轻,还有生长发育障碍长不高。在体格检查当中可以发现有些小孩放屁很多,肚子比较胀,皮下脂肪很薄,这都是临床表现。"
2018/05/09收听(48842)
"小儿慢性腹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肠胃病,许多父母都面临过孩子出现这样的症状。由于孩子的胃肠很娇弱,所以要及时采取治理措施,不要耽误需要充分的重视起来。对于小儿慢性腹泻要做到对症治疗,因为这个疾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所以要针对孩子的具体病因以及症状来采取合适的治疗药物和方式,也可以采取液体治疗预防脱水,给予口服补液盐等。另外再补液治理的时候,还要注意纠正酸中毒,对于重度脱水的患儿要注意补钾。对于低钙、低镁的现象也是要注意纠正过来,做到对症治疗,采用止泻药物或乳酸杆菌等来改善肠道微循环的状态。平时必须要注意局部卫生,勤洗手防止交叉感染,不要吃刺激、海鲜、油脂多的食物。"
张金锋│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2018/05/25收听(93676)
"小儿慢性腹泻要积极寻找引起病程迁延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切忌滥用抗生素,避免顽固性的肠道菌群失调。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营养治疗,此类病人多有营养障碍,继续喂养对促进疾病恢复、对黏膜损伤的修复、胰腺功能的修复、胃绒毛上皮细胞双糖酶的产生等是必要的治疗措施,禁食对机体有害。营养治疗能进行母乳的要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应调整饮食,小于六个月的婴儿用牛奶加等量的米汤和水稀释或发酵的奶,也可以用一些骨类混合物,每天喂六次,以保证热量的供给。双糖不耐受患者,由于有不同程度的原发和继发性的双糖酶缺乏,要注意补充。过敏的腹泻应该用无双糖,饮食后腹泻仍不改善时考虑对蛋白质过敏,如牛奶、大豆等过敏的可能性,应该改用其它饮食。要素饮食是肠黏膜受损患儿最理想的食物,是氨基酸、葡萄糖、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的,即使在严重黏膜损害和胰消化酶、胆盐缺乏的情况下仍能吸收与耐受,应用时浓度及剂量视儿童的情况不同而定,静脉营养也是必要的。药物治疗针对特别的情况分离出抗生素敏感的药进行治疗,再就是中医辨证治疗,是一个大的工程。"
孙玲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08/05收听(48790)
"小儿慢性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人体肠道有小肠和大肠,小儿慢性腹泻有小肠的,也有大肠的,慢性腹泻的原因有细菌性腹泻,有非细菌性腹泻。细菌性腹泻是由各种细菌感染,尤其是志贺菌感染、沙门菌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这主要跟小儿肠胃抵抗力低下有关系。非感染性腹泻也是小儿比较多见的,一种是小儿的消化功能很弱,容易有乳糖酶缺乏,乳糖不耐受。乳糖酶不耐受引起的慢性腹泻是小婴儿比较多见,它表现为稀便、酸便。还有一种过敏引起腹泻也是比较多见的。另外,还有是其它类型的,比如跟免疫缺陷有关的,这是严重的腹泻。一般比较多见的还有添加辅助食物以后,添加量过多,小孩的消化功能低下,不能适应食物的消化,这时也会产生腹泻。还有一部分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低下都关系的。还有一种是先天性的腹泻病,比如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也是表现为慢性腹泻,还表现低蛋白水肿。另外,小孩经常感冒、咳嗽一直用抗生素,抗生素用了很多以后,表现为菌群紊乱,就会有菌群紊乱性腹泻,这也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2018/05/09收听(69268)
小儿慢性腹泻的治疗时间因病因不同而不同:1、细菌性或感染性腹泻:一般抗细菌治疗需... 刘琼│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2023/08/13播放(97614)
小儿慢性腹泻的治疗时间因病因不同而不同:
1、细菌性或感染性腹泻:一般抗细菌治疗需...
2023/08/13播放(97614)
"如果小儿出现慢性腹泻,可以使用益生菌、低聚果糖进行调理。小儿出现慢性腹泻与肠胃功能不完善有关,部分人是暴饮暴食导致,这些人可以使用药物进行调理,益生菌主要的作用是调节肠道中的菌群,并且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益生菌进入肠道系统后可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增加肠道中的有益菌,因此可以帮助改善慢性腹泻。低聚果糖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适当的服用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在进入肠道后能够帮助肠道的功能恢复,调整肠道中微生物菌群的比例,不仅可以减少肠内腐败物质的产生,同时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因此对于慢性腹泻有治疗的效果。"
周中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0/03/02收听(79110)
"小儿慢性腹泻怎么办呢?首先,先看他排便的次数,一天排便几次,大便稀不稀,有没有泡沫样,味道腥臭吗?再就是先拿着便常规去医院做便化验检查,看看有没有炎症或者经常排便有隐血之类的。主要就是做便常规检查下,再就是看看宝宝有没有里急后重,就是拉完之后一会又拉了。再就是看有没有脓血便?这一切的症状都要统一做便常规才能知道。可以吃点妈咪爱、双歧杆菌、乳酸菌素片,平时一定注意保暖不要着凉,屋子里要时常透透新鲜空气。 "
李娟│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018/03/29收听(38844)
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临床诊断,主要表现为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和对立违抗的症状,如果... 吴玲玲│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2023/12/22播放(57876)
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临床诊断,主要表现为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和对立违抗的症状,如果...
吴玲玲│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2023/12/22播放(57876)
小儿寄生虫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病因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病因学检查主要是从病人血液、组织液、排泄物、分泌物或活体组织中检测寄生虫的发育期,这就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广泛用于寄生虫病的诊断。免疫学检查,寄生虫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利用免疫学检查的原理,在体外进行抗原或抗体的检测,达到诊断目的,称为免疫学的检查,包括内皮反应和血清反应。内皮反应是速发型变态反应,操作简单,并且可在短期内观察结果,其阳性检出率可达到90%以上,但特异性较低,存在不同寄生虫病之间有明显的交叉反应,病人治疗若干年后皮内测试仍呈阳性反应的缺点,因此皮内反应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也不能适合治疗考核的指标。血清学诊断70年代末以来诊断方法多样,而且从简单的血清沉淀法到凝剂法,发展到今天更进一步的方法,主要检测感染寄主体内的抗体和抗原,可以用于鉴别不同的病期、感染活动期或治疗效果的评价等。
2020/08/14收听(24300)
"临床上把小儿腹泻分为急性腹泻、慢性腹泻和迁延性腹泻。急性腹泻一般是在2周之内的腹泻。迁延性腹泻是生病2周到2个月之间腹泻。慢性腹泻一般是2个月以上的腹泻。如果看到慢性腹泻2个月以上,一定要带孩子到医院来好好检查,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慢性腹泻,是胃肠道感染,还是胃肠道感染以外的因素引起的慢性腹泻,不然会影响到小儿的生长、发育和营养。"
2018/05/09收听(63374)
"小儿慢性腹泻的病程是在两个月以上,超过两个月的腹泻称为慢性腹泻,儿童腹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具体如下:一、动力性腹泻,是指动力紊乱而出现了腹泻,代表性疾病是肠易激综合征。二、分泌性腹泻,代表性疾病是霍乱,是指由于细菌、毒素刺激肠液分泌,而导致大量水样便。三、渗透性腹泻,渗透性腹泻往往继发于消化吸收不良。四、渗出性腹泻,渗出性腹泻往往是由于自身免疫紊乱以及细菌,导致肠道炎症而出现黏液脓血便。所以,小儿慢性腹泻应当重视,应当在医院医生指导之下进行分类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病程在两个月以上,两个月之上的慢性腹泻较为常见。"
彭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4/26收听(11758)
腹泻病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主要表现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腹泻病是婴幼儿常见疾病,... 栗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2023/01/01播放(98872)
腹泻病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主要表现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腹泻病是婴幼儿常见疾病,...
栗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2023/01/01播放(98872)
郑州人民医院 王利
播放次数:4.67万
北京中医医院 汪正芳
播放次数:2.44万
太原妇幼保健院 郝爱珍
播放次数:3.57万
五邑中医院 文洁珍
播放次数:8.6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