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腹泻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2018-04-28 18:3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内,迁延性腹泻病程是2周到2个月,病程﹥2个月则为慢性腹泻。小儿慢性腹泻通常需要做如下检查:

1、大便常规;

2、免疫学检查:如ELISA等抗原抗体检查;

3、影像学检查:如胸片、腹片、B超、CT等;

4、胃肠镜检查。

检查时,可备用奶嘴及奶粉,以便安抚患儿,尽量避免潮湿环境,保持光线温和,更不要将患儿包裹的太过严实,必要时可以使用镇静药,以配合检查。

分享:

70

相关推荐

如何预防小儿慢性腹泻

"小儿慢性腹泻的发生跟两个因素有关系,第一、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低下;第二、胃肠道的抵抗力低下。这两个原因会造成小儿慢性腹泻,一旦发生小儿慢性腹泻,会造成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又会加重小儿慢性腹泻。要预防小儿慢性腹泻的发生,第一、是要寻找适合小孩胃肠功能的食品。小孩在婴儿时期添加食物的时候,要按照年龄来增加能消化的食物,比如小婴儿才2个月就吃米糊,马上就发生腹泻。要根据月龄给吃合适的辅食,量不要超过消化能力,这样也会造成腹泻。第二、造成慢性腹泻的原因是肠道免疫功能低下,容易造成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这个时候要想办法改善宝宝的体质,增加抵抗力,最好的办法合理喂养。另外,不要吃污染的食物,尤其夏天在冰箱里放过食物或者隔天食物都会造成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在秋冬季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时,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去,避免交叉感染。小孩抵抗力很差,容易感染,不要随便吃抗生素,抗生素吃多也会造成慢性腹泻发生。只要记合理喂养,增强体质,他的抵抗力增强了就不会发生慢性腹泻。按时预防接种也会改善体质,减少传染病发生,减少慢性腹泻发生。"

语音时长02:28''

许春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18/05/09收听(99614)

小儿慢性腹泻怎么办

"小儿慢性腹泻要积极寻找引起病程迁延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切忌滥用抗生素,避免顽固性的肠道菌群失调。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营养治疗,此类病人多有营养障碍,继续喂养对促进疾病恢复、对黏膜损伤的修复、胰腺功能的修复、胃绒毛上皮细胞双糖酶的产生等是必要的治疗措施,禁食对机体有害。营养治疗能进行母乳的要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应调整饮食,小于六个月的婴儿用牛奶加等量的米汤和水稀释或发酵的奶,也可以用一些骨类混合物,每天喂六次,以保证热量的供给。双糖不耐受患者,由于有不同程度的原发和继发性的双糖酶缺乏,要注意补充。过敏的腹泻应该用无双糖,饮食后腹泻仍不改善时考虑对蛋白质过敏,如牛奶、大豆等过敏的可能性,应该改用其它饮食。要素饮食是肠黏膜受损患儿最理想的食物,是氨基酸、葡萄糖、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的,即使在严重黏膜损害和胰消化酶、胆盐缺乏的情况下仍能吸收与耐受,应用时浓度及剂量视儿童的情况不同而定,静脉营养也是必要的。药物治疗针对特别的情况分离出抗生素敏感的药进行治疗,再就是中医辨证治疗,是一个大的工程。"

语音时长02:42''

孙玲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08/05收听(4879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2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