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023-06-02 23:2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运动功能障碍:粗大运动发育落后,如小儿6个月头不能竖起、1岁不能坐、2岁不能行走;
2、异常姿势:头后仰、上肢后伸、拇指内收、剪刀步;
3、智力落后:如小儿1岁不认人、呼之不应答;
4、语言障碍:如小儿2岁不发音,仅有眼神交流;
5、听力障碍:对声音无反应;
6、视力障碍:如内斜、外斜、眼球震颤;
7、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眼上翻、咬牙、吐白沫;
8、骨骼、牙齿发育异常。

分享:

286

相关推荐

脑性瘫痪的症状有哪些

"脑性瘫痪主要有以下几个分析:第一个是痉挛性的双瘫、痉挛性四肢瘫、痉挛性偏瘫以及共济失调型、不随意运动型和混合型几个方面,每一种症型的临床表现也不一样。痉挛性四肢瘫以四肢肌张力的增高,尖足、上肢的内收、内旋、尖足,足内翻、足外翻以及交叉步,踝阵挛、锥体束阳性为主要表现。痉挛性双瘫的症状跟痉挛性四肢瘫相同,但主要表现是双下肢的肌张力增高以及功能活动的受限。痉挛性偏瘫同样跟痉挛性四肢瘫有相似的地方,痉挛性偏瘫同样有肌张力增高的情况,是以单侧肢体的活动障碍和肌张力增高为主。另外一种是共济失调型,共济失调型是以小脑损伤为主,主要表现在醉酒步态、慌张步态以及运动平衡功能障碍为主,以及言语上的爆破音、发音不清等临床表现。另一种类型是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主要是锥体外系的损伤,常见的原因是重度的窒息、重度的黄疸而导致的。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临床表现是非对称性姿势为主,头部和四肢出现不随意的运动,该类型的肌张力可高可低,紧张时肌张力表现增高,放松、安静时肌张力表现低下,对刺激敏感,出现张口、吐舌、奇怪表情、进步的不稳定以及构音和发音的障碍。另外一种是混合型脑性瘫痪,混合以上两种类型的特点,就叫混合型的脑性瘫痪。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为准。"

语音时长02:19''

孙榛誉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2018/07/04收听(8284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5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