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科
手机浏览
轻度的核黄疸,一般发生在新生儿出生36小时后,大部分可在4天后逐渐消退,不会引起脑瘫;重度的核黄疸发生在小儿出生时或数小时后,且症状较严重,可出现吸吮无力、呼吸困难、发热等表现,约90%的重度核黄疸难以治疗,即使个别重度的核黄疸通过治疗逐渐好转,但大部分患有重度核黄疸的婴儿会遗留脑瘫的症状,如运动姿势异常、智力障碍、发育迟缓等。
分享:
核黄疸又叫胆红素脑病,是指新生儿时期高胆红素血症造成脑部损伤,因为在新生儿期胆红素分子量偏低可...
唐英│河南省儿童医院
2023/11/14播放(62954)
"核黄疸是所说的胆红素脑病。这种情况如果积极治疗,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脑瘫。但是如果没有积极治疗,这时候留下后遗症,就有脑瘫的可能。一般情况下,核黄疸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的浓度过高,而通过新生儿没有发育完善的血脑屏障,而引起基底核附近的神经细胞坏死而发生的脑病。其主要表现是孩子出现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等。在痉挛期可以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发热等,恢复期的时候吃奶就会有所好转,抽搐次数减少,角弓反张逐渐消失,肌张力也恢复正常。如果这个时候没有积极治疗,孩子就有可能会发展到后遗症期。后遗症期的主要表现就是出现了经常不自主,没有目的的运动,眼球向上运动障碍,形成比较明显的落日眼。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牙呈绿色或者深褐色。其它有可能发生脑瘫,智能落后,抽搐等。"
任增志│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5/09收听(36022)
核黄疸(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引起的脑瘫能否治愈,可分以下情况进行分析:
1、及时治疗...
陈文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23/03/27播放(66898)
"核黄疸,叫胆红素脑病。是由于血中胆红素增高,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大脑基底节视丘下核、苍白球等部位引起病变,血清胆红素大于342umol\/L就有发生核黄疸的危险。主要表现为重度黄疸、肌张力过低或过高、嗜睡、拒奶、强直、角弓反张、惊厥等。本病多由于新生儿溶血病所致,黄疸、贫血程度严重者易并发胆红素脑病。如已出现胆红素脑病,治疗效果欠佳,后果严重,容易遗留智力低下、手足徐动、听觉障碍、抽搐等后遗症。"
张云朝│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10/08收听(71832)
核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发生高胆红素血症,高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对大脑产生损伤。新生儿生理性黄...
郭鑫│河南省中医院
2023/05/10播放(81902)
脑瘫是新生儿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不够引起的,脑瘫可引起新生儿智力障碍。窒息在5分钟之内,且得到及时...
王玉│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2023/07/01播放(80442)
核黄疸是新生儿胆红素明显升高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出现核黄疸,主要是及时降低胆红素,才能避免出...
孟泽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023/12/13播放(74212)
"核黄疸也叫胆红素脑病,主要是因为非结合胆红素水平过高,透过血脑屏障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它主要的后遗症有四条:第一条是手足徐动,可以出现经常不自主、没有目的的不协调动作,一般情况下在生后18个月出现;第二条就是眼球运动障碍,就是眼球向上转动障碍,形成比较明显的弱视眼;第三条是听觉障碍,还可以表现为耳聋,对高频音的失听;第四条就是牙釉质发育不良,主要临床表现是牙齿呈绿色或者是深绿色。其他也可以有脑性瘫痪,就是脑瘫、智力发育落后、抽搐、抬头没有力气或者是流涎等后遗症。所以如果孩子黄疸比较严重,一定要积极治疗,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
2018/04/28收听(50954)
"对于患者所说的核黄疸多是由于新生儿出生之后有病理性的黄疸。黄疸值较高之后,突破患者的血脑屏障,进一步引起患者胆红素性脑病。这种情况会影响患儿的智力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进一步发展可能引起患者脑瘫,或者是出现智力低下以及其他方面症状,包括听神经障碍,以及患者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对于这种情况来说,最常见的就是患儿出现听神经的损害之后,出现失聪的状况。另外部分患儿会出现神经发育异常之后智力低下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来说,如果患儿出生之后的两周,胆红素还是较高,那么就要考虑患儿是否有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必要的时候需要进一步行上腹部的彩超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检查,看患儿是否有胆道闭锁的情况。如果有的话那么就要尽早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
邢文军│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
2019/07/04收听(79240)
"核黄疸就是胆红素脑病,一般是新生儿溶血病严重并发症,主要是因为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过高而通过了血脑屏障,使婴幼儿的基底核附近的神经细胞黄染坏死而发生的。其中典型的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四期,第一期,就是警告期,孩子可以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吃奶没劲、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退等等;第二期,就是痉挛期,可以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如果比较轻的孩子可以仅仅表现为双眼凝视,比较重的可以出现肌张力增高,呼吸暂停,双手紧握;第三期,就是恢复期,这个时候孩子吃奶和反应好转,抽搐的次数减少,角弓反张消失;第四期,就是后遗症期,主要表现就是手足徐中,可以出现不自主的、没有目的的不协调动作,眼球运动障碍主要是眼球向上运动障碍形成比较典型的落日眼,听觉障碍就是对高频失听,再就是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齿可以呈现绿色或者是深褐色,还可以有其他比如脑瘫、智能发育落后、抽搐、抬头无力等后遗症。"
2018/05/11收听(57830)
"核黄疸又称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新生儿病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性的损害。比如说引起听力、视力、运动以及智力的障碍。因此及早发现病理性黄疸,并给予及时的治疗,对于预防核黄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核黄疸时血中间接胆红素会出现明显的升高,而当黄疸指数达到20mg\/dl时,出现核黄疸的风险会明显的增高。此时可以通过蓝光照射、血浆置换,应用人血白蛋白、地塞米松或者是苯巴比妥等相关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应当共供给新生儿足够的热量以及营养支持。如果核黄疸已经造成的不可逆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了较为明显的后遗症,还应当对新生儿及时进行康复治疗,以最大限度地恢复相关功能。"
金鑫│枣庄市中医医院
2019/04/15收听(79748)
"核黄疸是新生儿黄疸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发生的原因是未结合胆红素超过一定的水平,足月儿>342μmol/L,早产儿>257μmol/L时,跨过血管壁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而出现了一系列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甚至可以遗留一系列的后遗症。所以临床上对于重度的黄疸一定要积极的重视、治疗,而警惕核黄疸的发生,核黄疸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四期,首先是警告期,孩子会表现嗜睡、肌张力低下,吸吮反射减弱,这个时期的孩子一般可能会持续12到24小时。紧接着会进入痉挛期,孩子会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发热、呕吐这些表现。而这个时期可以持续12到18小时,再紧接着孩子就处于恢复期,孩子吃奶好转,对外在的反应精神都在逐步的恢复,甚至肌张力都在好转。这个时期度过以后,孩子可能会到后遗症时期,后遗症时期孩子就会永久性的,可能会遗留听力障碍、智力低下、癫痫、手足徐动,这样的后遗症。这样的后遗症对整个家庭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所以对于黄疸我们一定要积极的重视,积极的治疗,干预。"
房红娟│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4/28收听(59476)
"胆红素脑病是由于血中胆红素增高,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后者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大脑基底节、视丘下核、苍白球等部位引起病变。当血清胆红素大于342mmol\/L时就有发生核黄疸的危险,主要表现为重度黄疸、肌张力过低或过高、嗜睡、拒奶、强直、角弓反张、惊厥等。本病多由于新生儿溶血病所致。黄疸贫血程度严重者易并发胆红素脑病,容易出现胆红素脑病,则治疗效果欠佳,后果严重,容易遗留智力低下、手足徐动、听觉障碍、抽搐等后遗症,因此本病预防是关键。发生新生儿黄疸,应及早到医院就诊,可预防本病发生。"
许吉成│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8/04/27收听(39058)
"核黄疸囊实际上是慢性胆红素脑病的一个另外的叫法,它是新生儿有黄疸的时候,如果体内的胆红素水平过高,这个时候这些过高的胆红素可能就会通过孩子发育还不太健全的血-脑屏障,进入到孩子的大脑中,在孩子的大脑中沉积,并且对大脑产生一定的损伤,也就是所谓的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对孩子影响比较大,有一部分孩子可能因此而死亡,存活下来的孩子往往也会遗留各个系统的后遗症,比如孩子可能会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像出现锥体外系症状,甚至会脑瘫。另外,听力受到影响、眼球的运动异常、牙釉质发育异常等等。这些都是有核黄疸的孩子在今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孩子黄疸比较严重,要及时的带孩子去医院做相应的蓝光照射或者是换血治疗等等,帮助孩子尽快退黄,以免继发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这样的严重并发症。"
张晓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12/28收听(72746)
"核黄疸又叫慢性胆红素脑病,是指新生儿期患有黄疸疾病,非结合胆红素水平过高,透过血-脑屏障,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核黄疸的原因。若不经治疗干预,有可能造成永久性脑损伤,例如会出现听力听觉障碍、瘫痪、手足徐动、智力发育障碍等等,因此要对核黄疸进行及时的治疗。因为这属于代谢性的疾病,是由于婴儿在母体之内由于需要氧气的供应而产生的一种毒素,因此控制黄疸疾病是治疗核黄疸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核黄疸起病症状并不典型,而且因为患儿没有自诉的能力,因此很难单纯通过症状来判断核黄疸,需要及时做进一步的检查。治疗方法主要以使用蓝光照射,以及换血等方法,或药物联合治疗等。"
史湘英│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0/07/23收听(27822)
核黄疸病因包括以下几种:
1、溶血:母婴血型不合时,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大量胆红素...
2023/03/10播放(83694)
核黄疸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警告期:出生24小时以内,表现为反应低下、肌张力减弱...
2023/11/14播放(71630)
核黄疸患儿临床比较常见,损伤程度较缺氧、早产所致脑瘫症状严重。最严重的表现为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
2023/03/08播放(82088)
核黄疸是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的并发症,当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会透过血-脑屏障,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如果不经过干预治疗,甚至会留有神经系统的后遗症。胆红素常常会造成基底神经节、海马、下丘脑神经核、小脑神经元的坏死,一般将生后数周内胆红素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称为急性胆红素脑病,将胆红素所致的慢性和永久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后遗症称为核黄疸。典型的核黄疸后遗症的表现是出现不自主、无目的、不协调的动作,眼球的运动障碍,眼球往往向上转动障碍形成落日眼,造成听觉障碍,像耳聋、对高频音失听,牙釉质发育不良、脑瘫、智能落后、抽搐、抬头无力,以及流口水等。
王翠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0/04/24收听(60886)
黄疸引发的脑瘫是肝功能问题导致的脑损伤。引发脑瘫的其他原因包括:脑出血、脑外伤、脑炎等。黄疸与...
刘长青│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2023/11/16播放(98464)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 关宇光
播放次数:4.74万
海南省人民医院 张泷
播放次数:4.49万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夏薇
播放次数:1.74万
哈医大二院 张玉玲
播放次数:3.0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