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是怎么回事

2020-05-11 17:19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中性粒细胞偏低通常是指中性粒细胞低于4.0×10^9/L,粒细胞减少症是界定在2.0×10^9/L状态,分为轻度减少、中度减少、重度减少,中性粒细胞达到0.5×10^9/L时,多为粒细胞缺乏阶段,导致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病毒感染,如果同时存在发热、咽痛、流鼻涕等卡他症状,还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增多,首先考虑呼吸道病毒感染,通过治疗后上述问题多会在短期恢复;

2、中性粒细胞持续减少,一种可能是慢性病毒感染,需要做慢性病毒排查,另一种可能是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使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是治疗内分泌疾病甲亢药物,丙硫氧嘧啶或者他巴唑对中性粒细胞影响。还有抗血小板药物,比如氯吡格雷,也可以对中性粒细胞有影响;

3、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对造血系统影响,中性粒细胞减少可为自身免疫病早期表现。临床工作当中发现,很多在血液科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就诊的中青年女性,通过排查自身免疫病过程发现有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抗心磷脂综合征等疾病。所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可以是自身免疫病的一部分,长期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需要做自身免疫病排查;

4、血液科本身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低增生性白血病,都需要对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做白细胞分类,甚至粒细胞缺乏患者要做骨髓穿刺,明确是否存在造血系统本身疾病。

分享:

138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2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