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紊乱是什么意思

2021-07-15 15:2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人体内的电解质包括钾、钠、氯、钙、镁、磷等,正常情况下处于动态平衡中,任何原因引起电解质过高或者过低,均称为电解质紊乱。很多疾病可以引起电解质紊乱,比如急性腹泻、急性感染、肾功能异常、内分泌异常、心脏功能异常、长期摄入不足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腹泻等。不同的电解质紊乱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甚至带来较严重的后果,所以电解质紊乱需要及时纠正。

低钾血症或者低钠、低氯血症最常见,需要补充钠、钾和氯等电解质。部分患者可见高钾血症或高磷血症,需要查明原因。高钾血症可引起心脏骤停,需及时降低血钾。血钾超过7.0mmol/L者,需要行紧急透析,以降低血钾,降低心脏骤停的发生率。血钾轻度升高的患者,可以使用利尿药,比如呋塞米,同时碱化尿液,推注葡萄糖酸钙以保护心肌细胞,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分享:

78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0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