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中医科
手机浏览
拔罐起泡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拔罐时间过长、拔罐部位肌肉过松或拔罐力量过大造成。
拔罐是空气在罐中被燃烧后形成负压,吸附于人体表面进行,罐内皮肤由于空气的负压造成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紫瘀斑,此时提示已去除风、寒、湿、淤。拔罐时间多在10min内,最长不可超过15min。若在肌肉较柔软部位,如肚脐、腹部,且拔罐用力较大,则不可超过5min。若拔罐时间过长,对皮肤的压力或吸附力过大,超过限度,皮肤受到损伤后就会出现水泡或血泡。但有些患者湿气过重,拔罐几分钟后可出现小水珠,这是另一种情况。
分享:
拔罐起泡的原因有:1、和自身的体质有关,皮肤比较敏感。2、拔罐时留罐时间过长,造成皮肤内大量出水而导致水泡的形成,一般留罐10-20分钟。3、拔罐时的温度过高,对于局部皮肤粘膜的轻度损伤。4、患者自身体内的水湿重,出水泡是属于水湿之邪外出的一种表现。对于轻微的水泡,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可以慢慢自行缓解,注意不要把水泡刺破。如果水泡出现破裂的情况,用碘伏进行局部黏膜的消毒,可以适当的外涂紫药水,避免用手去挠,预防局部的感染。
彭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9/04/14收听(80478)
"拔罐起泡:第一、身体寒气比较重,以湿气为主,拔罐时促使湿邪外出,则罐壁或者出现小水滴,拔罐水泡可能说明人体的寒气比较重。第二、罐子温度比较高,这种情况可能,使罐内的温度比普通的方法高很多,引起局部的烫伤。第三、可能是部位的差异,人体不同的部位,经络不一样或者湿气也不一样,所以才会起水泡。第四、留罐时间比较长,也容易形成水泡,不同的体质,情况不一样,留罐时间比较长,容易造成皮肤内大量的出水,导致水泡的形成。第五、拔罐过重,就是动作比较暴力,所以才形成水泡。"
李文鹏│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2018/07/04收听(49794)
拔罐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拔罐一般不会起水泡,这要根据个人体质及病情来分析原因,有的人拔罐时会出现水泡。从中医角度来考虑一般情况是患者体内湿寒气比较重,拔罐出现的水泡,对于一些比较少量的,或者比较小的水泡,可以不用处理,让它自行吸收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一些大的水泡或者比较多的水泡,可以在局部消毒,用无菌消毒的针,在水泡的底部把它刺破,把里面的水慢慢放掉就可以。另外,起水泡量多且体积较大的话,首先应暂停拔罐疗法,使受损皮肤足够的时间得以恢复,拔罐时要注意手法正确,严格掌握拔罐的适应症及禁忌症,这样才能发挥其功效。
黎艳│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03/15收听(77102)
患者拔完罐后起泡主要原因是拔罐时间过长,通常在临床上使用的是火罐,而在家中,可能应用的是真空气...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3/02播放(51848)
患者拔完罐后起泡主要原因是拔罐时间过长,通常在临床上使用的是火罐,而在家中,可能应用的是真空气...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3/02播放(51848)
"拔罐起泡是好的现象,但是,拔罐的时间应该控制5分钟以内,对于身体的损害比较小。在拔罐过程中出现水泡,主要是反映机体湿气比较盛,通过拔出水泡的方式,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力,对于拔罐处产生强烈的炎症刺激,可以更好地调动人体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参与到人体的炎症反应,对于相关症状的调节都有很大帮助。拔罐要注意的特点就是拔罐的位置以及拔罐的时间,拔罐的位置最好在于特定的穴位上,产生的水泡、炎症刺激,能够更加准确地直达病灶,使病邪更快好转。"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19/01/16收听(22328)
拔罐起泡首要的原因是医生的原因,罐留罐时间过长,压力过大,腹压过大,是医生的失误,也就是医生没有很好的去照看病人,放在那不管了,时间太长出现水泡的现象。还要考虑是病人的原因,有些病人的皮肤素质不好,比如糖尿病的病人,末梢神经不正常,循环障碍,能出现水泡的因素可能更多,因此留罐时间不宜过长,留个3-5分钟即可,负压也不能太高,太高了之后容易出现泡的现象。最重要的就是经常去巡视,多观察就能够避免出泡。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0/07/09收听(35690)
"拔罐之后起泡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如果是烫伤,水泡不大,按照一般的烫伤处理就可以,不必特殊治疗,多能够自行恢复。可以消毒之后,用无菌针头把水泡挑破,让里面的液体流出来,然后涂抹湿润烧伤膏之类的烫伤药,多能自行恢复。如果水泡较大并且伴有疼痛,可用常规的碘酒以及酒精充分消毒之后,使用无菌的剪刀,在水泡的边缘剪一个小口,让里面的水流出来,涂抹碘伏,涂抹湿润烧伤膏,预防控制感染。可以口服头孢类的抗生素以及盐酸左氧氟沙星,加强换药,避免沾水。另外,日常要合理饮食,保持皮肤局部的清洁,避免不良刺激。可以使用中医外敷消炎进行治疗,比如用大量大黄研成细粉,加麻油适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用纱布包好,每日换药1次。起水泡的部位尽量不要用手触碰,穿宽松的衣服,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陈庆玉│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8/07/03收听(43676)
"拔罐以后如果起了水疱的话,首先要保证皮肤的清洁,看疱的大小来决定是否需要挑破。如果只是一些非常细小的水疱,比如说绿豆粒大小,或者更小一些,通常在1-2天的时间之内疱液就会自动被身体吸收,这个时候就不要把疱挑破了,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感染。如果疱比较大或者是几个水疱连成一片的话,这种情况下通常它是不会自己吸收掉的,就可以把疱挑破。通常不建议针灸科的医生或者是自己拔罐的患者自己把疱挑破,那样导致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应该有条件到外科处理,在常规消毒保证施术部位没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把疱挑破,同时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外用一些药物来预防感染,这样处理是比较好的。"
张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0/09/08收听(49598)
"拔罐是利用负压,罐吸附在人体的经络腧穴的表面或者是疼痛的区域。起泡只能说明拔罐时间过长,要是在本医院就说明这是没有护理好病人的差错。拔罐之后起的泡,要看一下大小,如果很小比如像芝麻粒大,又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可以不用管它,不用挑破,只需要用无菌纱布薄薄的覆盖一层就可以了,目的就是要防止摩擦、保持干燥、保持清洁,再通风就会好。如果拔罐之后发现起的泡很大,比如有一个指甲盖大或者是蚕豆大,特别亮,这个时候就要挑破。因为不挑破很容易蹭破,这个时候用无菌针把它给挑破,用无菌的棉签把组织液吸附出来,上面再盖上无菌的纱布,薄一些,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摩擦就可以了。"
2020/04/28收听(73838)
拔罐一般都往肌肉丰厚的位置,比如腿部肌肉较多或者后背、腹部,较为安全的是腰部、背部和腿部。选灌口粗细合适的火罐放在旁边,准备一个火炬棒,火炬棒就是为了点火用的。准备好酒精,酒精不要太浓,可以用水进行稀释,可以1:1的稀释。准备打火机,火炬棒头端可以绑上棉花,整个棒子可以用木棍或者筷子、铁镊子等进行制作,前部的棉花蘸好酒精和水的溶液之后,尽量不要滴水,把水控净之后用火机点燃。用前端棉花着火的位置迅速套入到灌口,转三圈之后迅速的将罐口贴于要拔的位置,通过热气,罐子里面的空气就会被排出,会形成负压,然后吸在皮肤上,拔罐就完成了,多练就会熟练,但是注意千万不要火炬的酒精滴到皮肤上,会形成灼伤。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18/12/13收听(14530)
拔罐自古以来都是一种强身健体、养病、治病的一种方法,属于针灸的一种。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气... 李芳园│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2023/08/17播放(93166)
拔罐自古以来都是一种强身健体、养病、治病的一种方法,属于针灸的一种。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气...
李芳园│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2023/08/17播放(93166)
"拔罐自古以来都是一种强身健体、养病、治病的一种方法,属于针灸的一种。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气或者抽气方法,使关联形成负压,吸于人体表面特定的部位或者穴位,达到治病的一个作用。它的作用原理主要是解表、发汗、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消肿止痛,临床上常用于感冒、肥胖,颈肩腰腿痛、湿气重、中暑等等。夏季拔罐除了祛湿以外,还可以解决人们长期吹空调、吃冷饮导致的毛孔闭塞、寒湿不能发出来,导致的寒湿之证。夏季拔罐是拔罐的非常好的时机。"
2018/01/16收听(76538)
拔罐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拔火罐,另一种是抽真空罐。在医疗单位、医院中大多数都是使用拔火罐,但使...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11/24播放(93052)
拔罐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拔火罐,另一种是抽真空罐。在医疗单位、医院中大多数都是使用拔火罐,但使...
2023/11/24播放(93052)
"拔罐拔出血,很多情况下是由于皮下的毛细血管破裂,渗透至皮下,通过开大的毛孔排出体外。如果轻微的出血是不用担心的,因为拔罐本身就是瘀血疗法。出血较多就会预示身体有其他疾病,如发出乌黑色血,出血如墨,则为久病,说明瘀血内停日久,瘀血阻络。血液中夹有黏液果冻样物质,说明湿毒瘀积、凝滞日久、出血清淡、未凝结,说明血虚。血液容易沉淀并很快凝结,说明气虚。血中夹水说明有风湿病,拔罐出血后应以酒精消毒局部皮肤,以防感染。"
张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18/09/29收听(23838)
"拔罐是十分有效的中医治病方法,很多人都喜欢用拔罐治疗疾病,比如腰背酸疼、感觉不舒服可以拔罐,但是有时拔罐会出现想不到的情况,比如有时候拔罐发现罐里边可以出水或拔罐的地方起水疱,这是怎么一回事?其实这是人体湿气重的表现,拔罐把湿气拔出来,这是好现象。如果这时出现水疱,可以把大的水疱挑破,再常规消毒覆盖上纱布,保持清洁,别让它感染,过几天就自然结痂好了。如果是小的水疱,可以自行消除,不用担心。"
赵鹏程│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19/09/27收听(82472)
"针灸、拔罐拔出血的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在拔罐之前,在局部使用过了针刺,或者医生给操作的就是一种刺血拔罐的流程。也就是拔罐之前先用放血的针在局部进行了点刺,然后通过拔罐的负压把血放出来,这是一种治疗方法。如果是排除了这种治疗方法,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在拔罐之前此处用过针灸。针灸有时候会刺破一些很微小的毛细血管,当起针之后再拔罐就会有血,从这些很细小的毛细血管中出来,这种情况不需要担心。"
隋康民│青岛市市立医院
2020/03/27收听(63834)
"拔罐拔出水,多见于体内寒湿之邪过剩,中医认为,这样的患者还伴有周身乏力,头特别沉,像被湿毛巾裹着一样,身上像披着一件寒冷的湿衣服一样,总是怕冷,这种情况都提示体内有寒湿之邪。除了进行拔罐、刮痧等治疗,还可以通过中成药进行治疗,比较常用的是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辨证分析,以便决定用什么药物能更好的能祛除寒湿。这样的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暖,应该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祛除体内的湿气,而且运动可以提振人体的阳气,对于疾病预后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2019/03/25收听(71598)
拔罐是祖国医学遗留下的一个宝贵财富,它不仅仅具有治疗疾病的效果,还具有养生的功效,是目前人们比较认同的治疗兼养生方法。其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
付贵明│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2018/08/24阅读(36541)
拔罐后腹泻的原因,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如下:1、异常反应:若患者在拔罐...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3/15播放(66246)
拔罐后腹泻的原因,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异常反应:若患者在拔罐...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3/15播放(66246)
"拔罐起水泡是大家在拔罐的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现象,往往提示患者体内湿气比较重。这类患者有两方面因素所导致:第一、外感湿邪,比如久居潮湿之地或者淋雨等,都有可能导致外湿侵袭到人体。第二、由于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比如熬夜或者喜欢吃辛辣、刺激、油腻、生冷、寒凉的食物损伤到人体的脾胃。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当脾胃功能失调的时候,会影响水液的代谢,从而导致湿气的产生。一定要及时的调理,可以吃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比如参苓白术散、健脾丸、归脾丸等等。"
文蕾│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9/08/09收听(10776)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