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耳鼻喉头颈外科
手机浏览
耳屎俗称耵聍,干和湿并无好坏之分,均为生理现象。耵聍是由于由外耳道耵聍腺分泌,有的人腺体分泌的油性大,湿的耳屎,有时耳屎分泌物油性少,即为干的耳屎。
耳屎有正常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干耳屎因为随着体位变化,有时会自行掉出,而湿耳屎有时因为黏性较大,不容易脱落,湿耳屎会结成大的团块,需要定期到医院清理。结块较大时会堵塞外耳道,造成堵塞感、不舒服,严重可能会对听力有一定影响。干耳屎和湿耳屎均为正常生理现象,对日常生活没有太大影响,除非对外耳道造成堵塞,才需要到医院处理,最好不要自行挖耳屎。
分享:
"干耳屎和湿耳屎都是先天的,主要受基因和遗传因素影响。如果最初是干耳屎,以后变成湿耳屎,不排除是疾病所引发的。干耳屎和湿耳屎两者在形态上有本质的区别,干耳屎颜色相对比较淡,而且含水量比较少,所以相对比较干爽,主要在耳内以疏散的片状或者块状出现。湿耳屎是油性皮肤所分泌的,相对含水量比较大,所以看起来湿乎乎而且比较黏稠,颜色深黄,看起来像油状物。干耳屎容易脱落,也容易清理,湿耳屎清理比较困难,如果不及时清理很容易导致耵聍栓塞。"
张立文│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
2019/10/18收听(72128)
耳屎即耵聍,通常不能以耵聍干或湿评价好坏,干耵聍或湿耵聍,提示机体排泄分泌物时,成分可能略有差...
冯艳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2023/07/05播放(96704)
干耳屎变成了湿耳屎有两种可能性:
1、进水:不小心外耳道进水了,外耳道进水以后会让...
王武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2023/03/28播放(45581)
"干耳屎变成湿耳屎通常是由于外耳道的炎症引起,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急性外耳道炎,会有外耳道的渗出,将渗出物和耳屎混在一起,使原来的干耳屎变成了湿耳屎;第二、真菌性感染,由于真菌感染造成了大量分泌物和原来的耵聍混在一起,形成分泌物堵塞外耳道,造成病人耳闷、听力下降;第三、外耳道过敏导致的湿疹也会经常流黄水,黄水和分泌物混在一起变成湿耳屎。遇到这种情况还是建议到医院就诊,通过医生和护士将外耳道的分泌物清理干净之后,根据病因再进行治疗。"
宋海涛│北京医院
2020/07/02收听(72980)
"干耳屎与湿耳屎的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1、性状:干耳屎一般比较干燥,含水量少,比较松散,呈片状或者块状。湿耳屎一般呈糊状,像浆糊一样。2、取出方式:干耳屎的取出方法,可用耵聍钩从外耳道后上壁将耳屎于外耳道壁分离出空隙后,将耵聍钩插入耳屎团块中间,慢慢钩出,尽量完整取出。如果干耳屎为片状,可用镊子夹出。对于较干且难以取出的耳屎,可先用5%碳酸氢钠溶液浸泡2-3天后用生理盐水冲出。对于湿耳屎,要到医院找医生在耳内镜下用吸引器吸出。"
周汝环│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1/06/22收听(70336)
湿耳屎、干耳屎都属于正常的耳屎状态。耳屎是外耳道正常的分泌物,本身正常也会有耳屎分泌,对于外耳...
袁先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10/23播放(43046)
耳屎也称为耵聍,它的干湿状态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多数人的耵聍是干燥状态,并且呈薄片样。干燥的耵...
2023/04/26播放(74956)
"耳屎干和湿的是两种正常的现象,它不是疾病所导致,只不过在中国干耳屎的人占大多数,湿耳屎的人相对而言比较少。临床上耳屎之所以出现干的和湿的,主要有以下原因所决定:一、耳道内存在大量的皮脂腺、耵聍腺和汗腺,湿耳屎的患者可能汗腺分泌的更加旺盛,导致耳屎变得非常的稀薄,不容易结痂。干耳屎的患者汗腺分泌较少,所以耳屎容易结痂,呈团块状和片状,提示患者先天遗传因素有关系,主要是基因所决定,后天很难通过药物等等相关的处理来进行改变。二、对于湿耳屎要定期上医院进行清理,因为湿耳屎很难自行排出来,不清理时间长了容易诱发耳道发炎。"
石彬│北部战区总医院
2019/10/08收听(16482)
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耵聍是湿或者干,只要没有其他不适症状,比如耳痒、耳痛、耳朵持续流水、流脓...
2023/10/26播放(31914)
"所谓耳屎,就是临床所称的外耳道耵聍。外耳道的皮肤,含有丰富的耵聍腺、汗腺和皮脂腺,耵聍腺就是由汗腺进化而成的。耵聍腺分泌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蛋白质,与脱落的上皮组织以及粉尘,混合而形成耳屎。耵聍腺的分泌旺盛与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受个人基因所控制。分泌旺盛的,就表现为湿耳屎,甚至油耳。其实,耵聍腺和汗腺分泌,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退化的,目前,湿耳屎在逐渐减少。很多油耳的病人,甚至同时还伴有狐臭的表现。"
刘磊│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8/11/04收听(50568)
"耳屎医学上叫耵聍,是由外耳道皮肤中的耵聍腺所分泌,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异物的作用。一些人的耵聍天生就是稀的,呈粘稠的油脂状,这种情况具有遗传倾向,无需特殊治疗,只要保持外耳道清洁就可以了。一些人因患有外耳道湿疹或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肤有渗出液体,所以耳屎是湿的。外耳道湿疹,常伴有耳内瘙痒。外耳道炎,常伴有耳内疼痛。不论是外耳道湿疹还是外耳道炎,都应该去医院彻底将外耳道内的分泌物清理掉,然后在对症给予外用药和口服药进行治疗。"
张会东│大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06/05收听(94344)
耳屎(即
2023/05/15播放(39355)
"如果没有明显的耳内疼痛,以及耳内流脓的情况,不需要担心,这是正常的情况。耵聍本身就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湿性耵聍和遗传因素有关系,俗称油耳,不需要频繁的挖耳,因为耵聍在外耳道内属于偏酸性组织,能够维持外耳道的酸碱平衡,预防细菌感染,也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同时可以防止沙砾、水等进入外耳道内产生影响,而损伤到鼓膜等重要器官。平时要注意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干燥,大约2周1次清理外耳道,要用专门的工具,不要频繁的使用不洁净物品挖耳。"
李厚杰│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8/10/18收听(99022)
"耳屎是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物,正常的是呈干燥的状态。耳屎是湿的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外耳道比较潮湿分泌物进入外耳道就是潮湿的或者经过潮湿的环境变潮湿了。有外界的水、液体进入耳朵,如洗澡、游泳、洗脸,甚至母亲给孩子哺乳的时候奶汁等进入了外耳道。还有一种是生理性的,如外耳道耵聍的分泌物是呈油状的。这种耵聍分泌比较旺盛,经常掏耳朵或者由外耳道炎等刺激耵聍分泌旺盛。"
邓邦鱼│苏州市立医院
2018/05/25收听(79810)
"耳屎是湿的,这是正常现象,大部分人耳屎都是干的,就是片状样的,少数人耳屎,就是说的耵聍是湿的,并且是油性的,也是跟遗传有关系。多数耵聍能够自己排出来,尤其是干的片状耵聍比较容易,但是湿的油耳不太容易自己排出来。如果耳朵有比较堵的感觉,影响听力,这时候就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有耵聍比较多的情况下,医生可以帮助进行清理。还有特别少的人,当时去了之后用器械取也不容易取,这时要用耵聍水进行泡,一般1-2天,再取的时候耵聍软化了之后就容易取出,或者是用水冲出来。"
2020/03/16收听(53444)
"外耳道有耵聍腺可以分泌出耳屎,一般分泌出来的耵聍比较松软、比较碎,在外耳道内起到保护作用。一般通过咀嚼或者说话,耳朵的耵聍可以自行流出来。但是有时候耵聍腺分泌比较旺盛,分泌的耳耵比较多,形成黏稠样的、黄色的,并且量比较多,在外耳道内全程都会有。这样会造成耳屎是湿的,并且比较黄、量比较大,会引起外耳道堵塞,出现耳闷,甚至出现假脓的现象。这时需要到医院进行耵聍冲洗,冲洗出来以后耳耵可以完全消失。"
王琳│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0/07/16收听(97744)
耳屎是通俗的说法,耳屎用医学名词解释称为耵聍,耵聍是耳道耵聍腺分泌的物质,可有效保护耳道皮肤。...
刘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6/06播放(30816)
"耳屎是黑色的,而且是湿的,临床上有下列疾病的可能:第一种就是患者的耳屎在耳道内存在的时间特别长,局部发生了氧化变成了黑色,由于患者耳朵进水了,导致耳屎发胀变得潮湿,从而有这种表现。第二种就是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滴耳液进行滴耳,导致耳道内出现了真菌感染,一旦出现真菌感染,表现为耳道耵聍成为黑色的表现。由于中耳炎经常会有一些脓性的渗出,所以表现为潮湿的感觉,需要上医院让医生进行耳道清理治疗,将耵聍清理干净,并且耳道内涂抹一些抗菌药物进行对症的治疗。"
2019/08/19收听(22140)
耳屎湿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耳屎是湿的常见原因如下:
1、油性皮肤的病人,分泌耵聍是油...
申金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3/13播放(94898)
实际上我们普通老百姓说的耳屎,医学上叫耵聍。耵聍是耳腔里边、外耳道里边的皮肤分泌出来的一种排泄...
王琪│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23/12/01播放(72008)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