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是否好治

2023-08-15 10:12播放 : 34926

手机浏览

视频内容

肾病综合征是肾脏内科一种临床疾病,表现为大量的蛋白尿>3.5g/24h、低白蛋白血症低于30g/L、水肿或者高脂血症,前两条是诊断肾病综合征的必要条件。肾病综合征分为五种病理类型,其中膜性肾病在中老年人比较常见。是否好治,需要根据具体类型进行分析。分析如下:

1、原发性膜性肾病:血中出现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阳性,而肾脏病理中可以发现抗磷脂酶A2受体的阳性,相对好治;

2、继发性膜性肾病:往往继发于肿瘤或其他系统性病变,其治疗是否容易,需要根据原发性疾病来进行诊断。如果原发性疾病比较容易治疗,则膜性肾病就容易缓解。如果原发性疾病不容易缓解,则恶性肿瘤造成的继发性膜性肾病就不容易缓解。

原发性膜性肾病主要是采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绝大多数经过0.5-1年的治疗以后,可以得到明显缓解,乃至恢复到正常范围之内。

分享:

54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相关推荐

什么是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是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病因未明者称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特发性膜性肾病是构成中老年患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疾病,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小于16岁的患者仅占1%,男女比例约为2:1。膜性肾病按病因可作如下分类:一、特发性膜性肾病,病因不清;二、家族性膜性肾病,仅有很少的家族性聚集报道,病因不清;三、继发性膜性肾病,约占膜性肾病的30%。继发因素包括:一、感染,如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幽门螺杆菌等;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桥本病、干燥综合征等等;四、肿瘤,各种实体瘤及淋巴瘤均可导致膜性肾病;五,药物及重金属,比如青梅安、金、汞,较少见还有锂、甲醛等等;非甾体类消炎药以及卡托普利也会引起膜性肾病。特发性膜性肾病起病隐袭,水肿会逐渐加重。患者中80%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蛋白尿,少数会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20%到55%的患者有镜下血尿,肉眼血尿罕见。20%到40%患者会伴有高血压。大多数患者起病时肾功能正常,部分患者可于多年后逐步进展,发展为慢性肾衰竭。膜性肾病可以见到各种并发症,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血栓栓塞并发症,常见于下肢静脉血栓、肾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率约为10%到60%。"

语音时长02:43''

张敬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17/07/12收听(1814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7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5)第 00017 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