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中医科
手机浏览
祛湿气效果需要根据湿的不同性质或者不同部位确定。人体上,中、下三焦祛湿方法均不同,有芳香化湿、淡渗利湿、清热燥湿等不同方法,具体如下:
1、局部湿热:例如下端湿热,出现白带过多、白带发黄、白带味道较重,小便黄赤,小便味道较重,此时通常清热下焦湿热,如四妙丸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全身湿:可以用其他汤药进行治疗。根据湿热还是寒湿,治疗都不一样。如果寒湿用虚寒散湿,如果湿热用清热化湿。另外部分食物,如薏米、赤小豆、陈皮,如果湿气较重体内水液潴留,可用冬瓜皮、白菜根熬水有一定祛湿作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分享:
如果体内湿气过重,可以口服四妙丸、人参健脾丸或者红豆薏米茶、红豆薏米粥进行调理,效果比较好。体内湿气重是由于久居寒冷、潮湿环境,脾阳不足导致体内湿气代谢不良,出现湿气重的表现,会出现腹胀、食欲减退、口腔黏腻、舌苔厚,以及大便黏腻、大便不爽的临床表现。通过体格检查,如果没有其它疾病,可以通过健脾利湿、温阳祛湿的药物调理身体。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寒凉、生冷、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体内湿气重的表现,在食疗过程中可以通过红豆、薏米、人参、党参等熬汤服用。
王海丰│朝阳市第二医院
2019/12/12收听(84994)
"祛湿气可以泡水喝的东西,主要有陈皮、薏米、红豆、茯苓、生姜、冬瓜皮、赤小豆等等。祛湿气可以泡水的东西有很多,中医上讲湿气多是由于外感湿邪、饮食不规律、脾胃虚弱、过食生冷和肥腻类的东西、久居潮湿环境等原因所引起。湿气的产生与脾胃功能运化失调是密切相关,脾虚则运化水湿的作用下降导致湿气加重,所以要想祛湿气,可以选择两类食物来泡水喝。一类是利水消肿的食物,比如上述说的薏米、红豆、芡实、茵陈等等,可以有效清理湿热,祛除体内的湿气,通过利尿的作用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另一类可以使用健脾药物或者食物,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当脾胃功能下降的时候血液代谢失调,从而出现湿气,通常可以选择山药、茯苓、白术等等来健益脾胃,达到祛湿的目的。有一类湿热比较重的患者,可以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来泡水喝。除了可以使用食物泡水喝来祛湿气之外,要想从根本上改善体质,还是需要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另外,生活上要适当运动,促进身体汗液排泄有利于体内湿气的排出。"
袁飞燕│云阳县中医院
2021/07/27收听(13144)
"要祛除体内湿气,可以常喝中药茶,中药可以配伍组方,组起来之后打成粉末或者直接泡水喝。常用的祛湿气的中药有藿香、佩兰、茯苓、薏苡仁、豆蔻,这些中药材用机器打成粉末,每次泡的时候加一调羹到两调羹,一日喝3次,可以长期喝,感觉湿气不重的时候就可以停用。祛湿气的药物一般都会比较温、燥,如果有上火,还可以加点菊花或者桑叶进去,可以减轻上火的症状,又可以祛湿气,这是比较好的一种组合方式。"
陈小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18/09/03收听(39132)
"湿气的产生都是由于脾虚,因为脾为生痰湿之源,脾喜燥恶湿,脾虚容易生痰湿。大部分祛湿气的药物多见有健脾的作用,所以多选用健脾除湿的药物泡水喝,疗效会更好。祛湿药根据湿邪容易与寒相兼、与热相合的区别,又可以分为祛寒湿药和祛湿热药。祛寒湿药有豆蔻、白术、草果、苍术等,这些可以泡水喝。祛湿热的药有芡实、赤小豆、薏仁、绿豆等,如果寒热不明显则可以用茯苓、山药、莲子泡水喝。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药物单纯泡水可以,不建议与其它茶叶同用以免产生鞣酸而相互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制约药物的疗效。"
刘俊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2020/01/14收听(61534)
"怎么祛湿气?一、日常可以喝薏米红小豆粥,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二、运动排汗。运动出汗很好祛除湿气,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湿气太重,到冬天会得病。三、利用电器。好好利用身边的电器,比如电吹风、空调的除湿功能,让自己周围的环境尽量干燥。四、三子养亲汤。体内湿邪过重,可以使用三子养亲汤,用炒莱菔籽、炒白芥子、炒苏子打粉冲服。五、汗蒸祛湿。远红外线可以跟细胞产生共振,促使深层细胞运动,让微循环加快,从而排出体内的湿气、寒气。六、用葱、姜、蒜。葱姜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例如,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全身发过汗后,病症就能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的预防感冒。七、避免环境的潮湿。体内产生湿气,除自身代谢外,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要避免环境的湿气。八、拔火罐。通过拔火罐可以将身体里的湿气、寒气通过皮肤渗透出来,从而排除邪气,让人精神百倍。九、刮痧。"
苏玉凤│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8/05/22收听(69472)
湿气有内湿和外湿之分,内湿主要是由于脾运失健、水湿内停、痰浊内生,外湿主要与气候、环境有关,祛... 李淑芳│银川市中医医院 2023/05/27播放(54792)
湿气有内湿和外湿之分,内湿主要是由于脾运失健、水湿内停、痰浊内生,外湿主要与气候、环境有关,祛...
李淑芳│银川市中医医院
2023/05/27播放(54792)
湿气分两种,一种是外湿,一种是内湿。具体如下:1、外湿跟气候有关系,比如经常下雨,然... 刘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2/17播放(57160)
湿气分两种,一种是外湿,一种是内湿。具体如下:1、外湿跟气候有关系,比如经常下雨,然...
刘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2/17播放(57160)
湿气是中医的一个概念,患者有头发油腻、不喜喝水、食欲不振、拉肚子、大便黏腻以及肥胖,男性患者同样也可以出现,以喜爱喝酒的人居多。湿气重的患者可以选择做艾灸来祛除湿气,因为艾灸本身就有散寒祛湿的效果,可以在身上侧取几个祛湿的穴位来艾灸。比如双腿的阴陵泉穴和背部的脾俞穴,这些穴位都有祛湿的作用,而且阴陵泉是身上祛湿的大穴,可以选择在阴陵泉穴进行艾灸,每天艾灸2个穴位,每个穴位30分钟,每天一次,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配合喝一些祛湿的中药来祛湿。
黎艳│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04/08收听(69526)
"清热祛湿气的茶主要考虑有以下几种:一、红豆薏米茶:食材包括红豆、薏米,红豆具有健脾益肾、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等功效,薏米主要有清热利湿、祛湿、健脾胃等功效,可以很好的祛除体内的湿气,降低血压和血糖。二、陈皮茯苓茶:陈皮可以促进消化,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茯苓主要有利水消肿、宁心安神的作用。三、五花茶:含有金银花、白菊、扁豆花、鸡蛋花、木棉花各15g,煮水后服用即可。四、其他茶类:如山楂祛湿茶,还可以喝生姜红茶,生姜红茶可以祛寒除湿,在春季湿热的天气喝一杯生姜红茶,对身体非常有益。"
2021/07/16收听(78942)
"女人祛湿气可以喝以下几种茶:一、生姜红茶,生姜红茶驱寒除湿,在春季湿热天气喝一杯生姜红茶,就像泡在热水浴缸里面一样畅快,而且对痛经、月经不调有很大的缓解。二、陈皮茯苓茶,功效是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三、五花茶,五花茶是由金银花、杭白菊、扁豆花、鸡蛋花、木棉花各15g,鲜土茯苓、薏米50g,将上述材料洗干净之后,煮水半小时服用。四、山楂祛湿茶也可以。"
2018/07/31收听(17936)
"祛湿气方法如下:一、薏米,薏米可以用来煮粥,有很好的祛湿气的作用。当女性朋友发现自己体内湿气过重的时候,可以选择每天熬煮薏仁粥,也可以用薏米煮茶,代替日常饮料,其疗效几天后就可以见到。另外,薏米还可以与冬瓜、瘦肉同时熬煮成汤,既可以祛除体内的湿气,对体质湿热也有效果。二、红豆,红豆可以补心,也可以祛除女性体内的湿气,在炎热的夏季可以选用红豆来煮粥、煮糖水,或者煮成茶水饮用。用红豆煮水时可以多放一些水,其有效成分都存在于汤水中。可以多煮些,日常当作茶水喝,女性喝红豆水既能祛湿,还可以补血养颜。三、绿豆海带汤,在炎热的夏季,绿豆海带汤是人们祛湿的首选疗法,这道菜适合日常食用,既美味,疗效又好。"
2018/08/06收听(83658)
"湿气多指的是感受寒湿之邪,脾失健运引起,多表现于四肢酸困、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饮食纳差、浮肿、大便溏泄、舌苔白腻等临床症状。治疗:祛湿健脾,通络止痛。常用的中药有: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茯苓、红豆、泽泻、半夏、陈皮等中药;祛湿热的中药有:荷叶、苦瓜、黄瓜、丝瓜、白术、土茯苓、薏仁等中药。注意生活调节,合理膳食,辛辣油腻、甜食、零食少吃,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彭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9/04/09收听(44950)
具有祛湿气作用的中药较多,具体如下:1、单味药物:茯苓、白术、薏仁、莲子、山药、...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7/03播放(96742)
具有祛湿气作用的中药较多,具体如下:
1、单味药物:茯苓、白术、薏仁、莲子、山药、...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7/03播放(96742)
对于祛除体内湿气,临床上可以选择中成药进行治疗。常见的有二妙丸、四妙丸、三黄片、参苓白术散、八正散等等,这些药物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于湿邪、湿热、寒湿等等疾患进行有效的调治,对于湿邪在体内引起的症状可以很好的治疗。临床上,祛除湿气很多时候需要祛除湿邪和热邪相混合的病邪,比如像常用的有八正散,就可以针对于下焦湿热、泌尿系感染,湿热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通过八正散进行有效的治疗。对于患者有湿气,有时需要配合着相关的抗生素,相关的药物进行调治疗效更好。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19/12/07收听(33554)
"祛湿的中药其实有非常多,比如暑热制剂,经常用的藿香佩兰,是祛暑湿的,暑多挟湿,是用来治疗暑湿困于身体出现的病症。另外,常用的,比如砂仁,砂仁是温中、健脾化湿的,是治疗脾胃虚寒、腹痛泄泻的。另外,白蔻仁、砂仁是经常用的,再有就是苍术,苍术有健脾燥湿的作用,平时还有祛风湿的作用,再有厚朴也是燥湿行气的,行中焦之气,再有像草果也是燥湿散寒的,用于治疗寒湿的。另外,祛湿的药物,菖蒲也可以化痰湿,扁豆有补虚化湿的功能,再有橘皮,也就是陈皮,理气化湿,半夏、胆南星也是止咳化痰燥湿的,白术也可以补虚、补脾、化湿,都是化湿的药物。"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0/07/22收听(78822)
湿气比较重的患者可以有头发油腻、大便黏腻、不喜欢喝水、经常拉肚子或者食欲不振、肥胖以及头疼脚重的临床表现,这类患者一般肥胖,男性多有喝酒。如果确诊,可以到医院通过望、闻、问、切确诊。在临床上祛湿的食物有很多,比如山药和薏米,这两味中药都是临床上健脾祛湿的药物,可以用于熬粥,做成山药粥和薏米粥。除了薏米和山药之外,还可以多吃苦瓜,苦瓜能够清热祛湿,还能够降低血糖。临床上除了食疗之外,也可以选择做艾灸和口服中药,都能起到祛湿的效果。
2019/04/08收听(51710)
"祛除湿气的水果比较少,比如每天少量吃葡萄、大枣、桃、杏等可以祛除湿气,但是作用的很弱,临床上不是主流去湿气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的吃蔬菜,像冬瓜、苦瓜这些食材可以帮助人体更好的祛湿,或者喝薏米粥等。在临床上对于患者,大多数的水果都可以增加湿气,像梨、香瓜、黄瓜这些水果甜而且水分多,非常有利于湿邪在体内存留。临床上个人以为,祛除湿气最好还是以中药方剂为主,像参苓、白术散、二妙丸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要单纯的依靠水果祛除湿气。"
2019/09/20收听(97950)
"湿是由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引起,或夏季冒雨涉水,或久居潮湿环境引起的症状。祛湿要根据不同的症状给予不同的治法,冒雨涉水或久居潮湿环境引起的头疼沉重、乏力、食欲不振症状,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脾胃虚弱引起的湿,可见腹胀腹痛、食欲不振、腹泻,舌苔厚腻,可以服用参苓白术散。如果腹胀腹痛明显,可以服用木香顺气丸;舌苔厚腻明显,可以服用平胃片。平时多吃油腻食物或酒,会导致脾胃湿热,临床可见食欲不振、低烧且汗出热不减,可以服用三仁汤治疗。"
2019/06/21收听(40256)
"要想祛除体内的湿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调理:第一、可以使用中医拔罐、刮痧、艾灸的方法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艾灸对寒湿体质的效果特别好。第二、使用中成药物来健脾、祛湿,如参苓白术散、健脾丸、归脾丸等,需要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论治之后服用。第三、从生活、饮食习惯上进行改善,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赤小豆等,并且保持作息的规律,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文蕾│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9/10/15收听(61104)
根据体内湿气的停留部位以及湿邪的形成原因,可以参考以下药物代茶饮:1、如果伴有脘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成形、口中黏腻或者口淡无味等症状,多属于湿气停聚于腹部,可以用茯苓、薏苡仁、赤小豆等代茶饮;2、如果伴有周身关节疼痛、困重、屈伸不利,阴雨天加重者多属于接触寒湿而导致的,湿邪多停聚于关节等处,可以用独活、苍术、白术以及梧桐叶等代茶饮,以祛风湿、利关节;3、如果伴有心胸憋闷、疼痛、咳嗽、咳痰、气短,甚至出现呼吸困难,或者伴有头晕、耳鸣,多属于湿气停聚于胸部,可以用陈皮、半夏等具有祛湿化痰的药物代茶饮效果较好;4、如果症状较重者需要去当地医院就诊,以详细的诊治。
徐英│朝阳市第二医院
2019/12/12收听(93230)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