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心血管内科
手机浏览
心肌炎和心肌缺血究竟哪个严重要看具体的病情以及病情进展的速度。心肌炎如果达到重症心肌炎或者暴发性心肌炎的情况,很有可能随时危及生命,这是非常危重的疾病。
而心肌缺血一旦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也是非常致命的疾病,如果出现严重的心肌炎和心肌缺血,都是非常危重的情况,会随时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心脏是血液循环中最重要的泵,如果出现各种疾病,影响到心脏的日常工作,就会导致重要脏器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心肌炎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指病毒对心肌细胞产生破坏,导致心脏出现心肌细胞坏死,引起心肌酶升高。
如果是急性重症心肌炎、暴发性心肌炎,很有可能出现心脏骤停,甚至会威胁生命。同样,严重的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细胞坏死,这时也会引起心脏工作出现骤停的情况,也会瞬间威胁到患者生命。所以2种疾病如果病情危重,都是刻不容缓,需要第一时间积极救治。
分享:
"心肌炎和心肌缺血是两个不同的疾病,具体区别如下:1、心肌炎是因为心肌细胞受到感染而导致的炎症反应,常见的病原体为病毒,也可以出现不典型病原体等,病原体的感染导致心肌细胞的严重损伤。心肌缺血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了血管管腔的狭窄,从而影响到心肌细胞的供血,会出现胸闷、胸疼等心肌缺血的症状。2、两个疾病的治疗原则也是完全不同的,心肌炎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进行支持治疗和营养治疗等,严格的卧床休息会逐渐恢复。心肌缺血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降脂等治疗,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对冠状动脉进行介入治疗,植入支架。"
徐新娜│北京积水潭医院
2020/05/29收听(56668)
"如果患者仅仅为轻度心肌炎伴有心肌缺血,有些人有可能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还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胸痛、心慌、乏力、气短、呼吸困难,还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大汗、心前区憋闷感。但是,也不排除严重心肌炎的患者,如果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出现严重的心动过缓,还有可能会出现黑蒙、一过性意识丧失或者心脏骤停、猝死的风险。所以,心肌炎、心肌缺血的症状主要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患者的年龄段,也有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有时候儿童的表现相对不是很典型,可能仅仅是发热,孩子也描述不清具体怎么不舒服;有时候青年患者可能会描述的比较清楚,会说有胸痛、胸闷的症状。"
魏晓冬│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9/02/20收听(88328)
"心肌炎与心肌缺血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方面:1、二者的发病原因不同,心肌炎多是由于身体感染病毒后,引起的心脏炎性反应。心肌缺血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心脏血管存在狭窄,引起心肌供血不足。2、二者的病程不同,心肌炎的病程比心肌缺血快,心肌炎的病情变化特别快。心肌缺血病程比较长,病情相对进展慢。3、二者的临床症状不同,心肌炎以呼吸困难、胸闷、心悸、晕厥为主。心肌缺血以心绞痛症状为主,心肌缺血典型的症状是劳累时胸骨后疼痛,休息数分钟后缓解。4、二者的治疗不一样,心肌炎的治疗重点是营养心肌、抗病毒、防治心衰、防治恶性心律失常为主。心肌缺血的治疗,是以扩张冠状动脉、抗血栓、调血脂为主。"
徐东│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0/03/06收听(87544)
"心肌缺血与心肌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病理机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心肌缺血的最常见病因,因为动脉壁内胆固醇斑块的聚集,动脉变的狭窄并失去弹性后会减少流向心肌本身的血液,从而可造成心肌缺血的表现。心肌炎则是属于炎症性疾病,敏感菌感染是引起此类病症的常见病因,如柯萨奇病毒、溶血链球菌、立克次氏体等。2、症状表现,心肌缺血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胸部沉重、呼吸不畅、头晕目眩等,部分患者可能会伴随阵发性疼痛感以及受压感,心肌炎患者胸部疼痛症状则更具有持续性、明显性等特征。3、治疗方式,心肌缺血患者治原则主要以改善以及预防治疗为主,常用药物类型有盐酸维拉帕米、阿司匹林、贝那普利等。心肌炎患者则需要配合抗炎药物进行综合性治疗,具体药物类型有头孢呋辛、重组人干扰素α2b、磷酸肌酸钠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进行治疗。"
赵宏伟│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2020/07/27收听(98452)
"心肌炎属于在一些感染性的因素,例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出现心肌供血不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有显著的心肌缺血、心肌炎症性病变症状,会出现明显的缺血样改变,例如严重的心悸、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情况都属于心肌缺血、心脏供血不全情况,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出现严重的爆发性心肌炎,出现心肌缺血而导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情况,而且还会出现典型的心律失常等情况,所以心肌炎出现心肌缺血时,必须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徐珊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9/12/07收听(75220)
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临床上最多见的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其中柯萨奇B组病毒是最常见的致病原因。通常心肌炎的患者不会引起心肌缺血,心肌炎主要是引起心肌的炎症反应,而对于冠状动脉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在临床上心肌炎的患者可以出现非特异性的ST-T改变,包括ST段的轻度下移以及T波倒置,有时很容易认为是有心肌缺血。特别是有些心肌炎的患者还会伴有ST段的抬高,甚至出现病理性的Q波,并有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升高,容易被误认为是急性心肌梗塞。在临床上一定要注意区分心肌炎的这种心电图假性的缺血性改变。
陈添华│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2020/02/26收听(94010)
"通常心肌缺血并不会导致心肌炎,患者患有心肌炎时会出现明显的心肌缺血的症状,心肌炎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例如在发作之前两周左右有感冒的症状,由柯萨奇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病毒性感染,病毒在体内引起心肌系统的运转异常,因此会出现心脏的供血不足、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甚至有些患者还会有明显的发烧、发高热等。心肌缺血通常不会引起心肌炎,但是心肌炎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和表现。"
2020/01/13收听(52028)
心肌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疾病,很多病人可能不太重视,因为此种病的发作,基本上可能在年轻人身上较多些... 梁力晖│湖南省人民医院 2023/03/09播放(53772)
心肌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疾病,很多病人可能不太重视,因为此种病的发作,基本上可能在年轻人身上较多些...
梁力晖│湖南省人民医院
2023/03/09播放(53772)
"心肌炎是指心肌中有局限性的或者弥漫性的急性或者慢性的炎症。心肌炎最主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主要发生在儿童比较多,成人一般发生的比较少,而且一般的成人症状比较轻。病人的症状主要是发热、疲乏、多汗、心慌、胸痛等等。检查心电图可以发现早搏、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化验心肌酶会出现心肌酶的增高,血沉的增快,一般通过心电图和心肌酶的检查,基本上可以诊断心肌炎。如果确诊需要做心肌的病理检查,现在一般很少做。所以诊断心肌炎主要还是靠心电图和临床症状和心肌酶。治疗主要包括休息、营养心肌、控制心功能不全、纠正心律失常、防止继发感染等等。\r"
邱明峰│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17/06/21收听(71884)
"心肌炎的原因很多,首先是病毒性心肌炎、细菌性的、霉菌性的,还有立克次体等等一些微生物,最常见的是病毒侵犯到心肌引起的心肌炎。当然还有一些就是物理的、化学的,比如说肿瘤的患者比较多,肿瘤的患者常常用一些化疗的药物,可以引起心肌的重度炎性改变,比如说阿霉素,要值得重视的地方。心肌炎一般主要是发病年龄人群相对年轻一点,比如说小孩,还有一些年轻的男性、女性在病毒感染以后,引起病毒心肌炎,往往就是上呼吸道感染以后,感冒已经是2-3周了,突然有疲乏、无力、心悸、胸闷,这个时候可能病毒或者细菌侵犯到心肌了,侵犯心肌以后使得心肌的炎性的水肿变化,导致心肌炎的发生。"
裴晓阳│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2018/07/06收听(45762)
引起心肌炎的原因有如下几种:1、感染性原因,细菌、病毒、霉菌等全身感染引起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 徐莉│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 2023/12/31播放(91818)
引起心肌炎的原因有如下几种:1、感染性原因,细菌、病毒、霉菌等全身感染引起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
徐莉│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
2023/12/31播放(91818)
引起心肌炎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病因有病毒感染、细菌、真菌感染、螺旋体、立克次体、原虫、蠕虫等感染都可引起心肌炎的发生,但是比较相对比较少见。非感染性的心肌炎的因素可以包括药物中毒、毒物以及放射性所造成的,结缔组织病时也可以导致心肌炎的发生,还有像血管炎,巨细胞心肌炎、结节病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病毒所引起的心肌炎,其中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柯萨奇B组病毒、孤儿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比较常见一些,其中柯萨奇B组病毒是最常见的致病病因。此外,流感、风疹、人类腺病毒、单纯的疱疹脑炎、肝炎以及EB病毒、巨细胞病毒和HIV等都可以引起心肌炎的发生。
夏立志│哈尔滨二四二医院
2020/10/28收听(39300)
"心肌炎是否严重,主要取决于目前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些人只是轻症的心肌炎,由于病毒感染所引发的一些胸闷、气短、心慌、心悸,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后就可以逐渐恢复,也不会留有任何的后遗症,这种情况往往并不是很严重。还有一些患者可能是重症心肌炎或者爆发性心肌炎的心肌炎,非常的严重,它的特点是进展快,死亡率高,一般来讲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一定要保证心肺系统的支持治疗。对于心肌炎是否严重很难一概而论去看,因为人的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既往是否有其他疾病,也与目前心肌炎是否严重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2019/05/16收听(71120)
"在临床上,心肌炎是由各种感染、非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心肌炎症性疾病,常常是由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免疫介导反应引起。通常情况之下,患者的临床表现往往是不统一的,有的患者可以完全没有临床症状,也有的患者一开始的时候会出现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需要注意的是,在心肌炎病程中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因此,单纯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很难诊断心肌炎。一般情况之下,诊断心肌炎要结合患者的生物标志物和病毒血清,比方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进行诊断。到目前为止,心内膜活检仍然是诊断心肌炎的金标准。"
焦占江│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03/13收听(67292)
心肌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炎症性病变。多种因素如感染、物理和化学因素均可引起心肌炎,所造成... 谢连娣│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3/03/25播放(71648)
心肌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炎症性病变。多种因素如感染、物理和化学因素均可引起心肌炎,所造成...
谢连娣│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3/03/25播放(71648)
"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主要是感染了柯萨奇B组病毒,导致心肌细胞受病毒的影响而出现心肌细胞的受损。临床上此类患者往往有自限性,其好转大多在1-2周后,病毒即可以完全清除,但是此类患者绝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活动,尤其是剧烈的体育活动。目前我国以及国际上的指南普遍认为,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在进行正规化治疗后,需要在半年之内进行休息,严禁进行剧烈的体育锻炼,若不听医生劝阻,擅自进行体育活动,会发生心肌细胞的再次受损,导致心室向两侧扩大,心肌变得菲薄,射血分数下降,心脏的收缩功能受损,最终出现临床上的心衰症状。若出现心衰症状,则需要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服ACEI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逆转心室重构、减轻心脏负担。"
万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9/07/10收听(19158)
"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心肌炎,其中以感染性因素最为多见,在感染性因素中以病毒性感染最为多见,另外还有细菌性感染和其他的感染,一些理化因素也可能会导致心肌炎的发生,但发生率相对较低。以病毒性感染性心肌炎为主,患者往往存在病毒感染的疾病,在发病前大约半个月的时间,患者有明显的感染症状,比如会有呼吸系统的感染,或者消化系统的感染,这两种情况最为多见。对于心肌炎的诊断,其实最准确的是考虑进行心肌活检,但是这种检查本身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接受程度并不高,所以一般不会采用,因此临床会检测间接性指标,比如查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等。"
陈光远│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9/08/07收听(54708)
"心肌炎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病毒性心肌炎和非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呼吸道病毒感染导致,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胃肠炎等。病毒侵入血液,随血流进入心脏,侵犯心肌,引起心肌病变,导致心肌损伤,引起心律失常、心功能异常等,造成心肌炎。也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造成心肌损伤。还可能是免疫因素导致,比如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需要结合相关检查和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判断。"
高秋│宜兴市人民医院
2019/09/17收听(74340)
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临床上绝大多数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以通过病毒的直接作用,以及病毒和机体的免疫反应共同作用,造成心肌损害和心脏微血管的损伤,损害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心肌炎的发生。心肌炎的严重程度,跟心肌病变的广泛程度和部位有关系,有些心肌炎病情轻,有些心肌炎病情重,严重的心肌炎可以导致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心肌炎患者可以出现胸闷、心慌、胸痛、气促以及水肿等症状,有些患者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出现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可以引起晕厥和低血压,甚至阿斯综合征发作。
2020/03/24收听(31280)
"心肌炎是指心肌的局部或者弥漫的发生了炎症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造成炎症细胞的浸润,也可以带来邻近细胞的变性坏死,所以心肌炎对于心脏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引起心肌炎的原因具体如下:1、心肌炎,顾名思义,炎症往往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来引起的,也就是感染性的,通常细菌、病毒、其他的病原体都可以带来对于心脏的炎症,而导致对于心脏的直接的损害。2、在心肌炎症当中还有一种损害,就是并不是病原微生物直接损害,而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入到身体,带来了免疫介导的抗原抗体反应,而这种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心肌而引起心肌的损伤,所以这种机制更为常见。3、还有一些中毒性的,就比如药物、生物毒性的物质或者物理、化学的损伤也可以带来炎症。其中最常见的,由于病毒的直接刺激以及病毒介导的免疫反应而引发的心肌的炎症,是最为常见的,所以急性的心肌炎往往是在病毒感染之后7-10天之内发生的心脏受损的表现过程。"
刘文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05/08收听(36088)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