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手机浏览
大便很黄不一定是肝胆问题,肝胆疾病可引起小便黄,但较少引起大便黄,大便黄常见于以下几个原因:
1、食用富含黄色素的食物,如食用了很多胡萝卜、橘子等富含黄色的食物,可以引起大便变黄;
2、大便变黄也可能是由于肠胃炎所导致,患者患有胃肠炎以后,可导致胃肠蠕动能力降低,胃肠没有得到充分蠕动可以导致大便颜色变黄;
3、部分患者大便变黄可能是由于上火引起。
当出现大便很黄时,建议到医院化验大便、血象以及生化检查以明确病因、对症处理。
分享:
大便很黄不一定是肝胆的问题,正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大便颜色本就是黄色或者黄褐色的。事实上,大便很黄与肝胆关系不大,反而是大便陶土色等考虑与肝胆管关系较大,常常提示胆管梗阻,比如胆管结石、胆管癌、胰头癌等。大便很黄一般的原因有:1、饮食问题,吃了大量的含有黄色色素的食物,比如胡萝卜、橘子、菠萝等。2、消化功能欠佳,比如慢性胃炎等,导致胃肠道消化不良。但是大部分情况,大便很黄是很正常的,不需要特别担心与害怕,平时规律饮食,搭配合理,适当增加水果、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摄入。
谷阔│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9/05/24收听(20346)
"大便黄是正常的,正常人排出来的大便应当是黄色,具体的颜色会从浅黄色到暗黄色不等。大便之所以会形成发黄的颜色,主要是因为食物在进入十二指肠时混进胆汁导致。胆汁主要的作用就是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但由于胆汁中含有大量胆色素,胆色素颜色属于黄色,因此排出来的大便就会为黄色。大便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比较短,颜色就会相对比较浅,而停留时间越长,颜色就会越深。一旦胆汁出现排泄不畅,比如患有胆囊炎、胆结石疾病时,就会因为食物残渣中缺乏胆汁,因此颜色出现改变,这时会出现陶土白色。对于大便出现其他颜色的人,应及时进行粪便常规检查,以帮助确诊疾病。"
韩金利│哈尔滨二四二医院
2020/02/20收听(41828)
正常情况下,人体大便的颜色是呈现棕黄或者淡黄两种颜色,大便出现其他颜色都是不正常的症状表现。大便出现异常性黄色现象考虑与以下原因有关,消化系统性疾病,如急性肠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腺病毒感染性肠炎等,因为消化系统发生病症后,会导致消化系统发生功能性障碍,食物中的部分天然色素、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无法正常分解消化,从而引起大便异常性发黄现象。血液系统性疾病,如先天性红细胞缺失症、白血病、溶血性细胞感染等,因为人体发生血液系统性疾病后,往往会伴随有黄疸升高的症状表现,体内黄疸水平升高后,会导致大便呈现深黄色的症状。
2019/12/03收听(79290)
"大便很黄不一定是癌症。大便正常的颜色就是黄色,所以大便黄不一定有疾病。但是有很多疾病大便是黄色的,癌症也是其中一种,如果有消化道肿瘤,可能会有大便性状、颜色和习惯的改变等,比如会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黑便、便中带有鲜血,也有可能大便呈正常的黄色。如果大便很黄,但是大便的习惯改变,或者大便很黄,但是大便的形状改变,比如呈现黄色稀便,不排除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可能,那么需要进一步行胃镜、结肠镜检查明确具体诊断。"
宋艳波│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19/06/17收听(26728)
一般正常的大便颜色可以是黄色,呈香蕉状,成形,质软,一般一天一次。如果大便发黄,呈蛋花样汤水便,首先考虑是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肠炎。有时大便发黄,并伴有很多泡沫或者不成形的渣样物质,可能是受凉或者吃的过快或者吃的甜的食物过多导致的。对于大便单纯发黄,并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不用担心。要警惕黑便、红色的大便或者大便发白等症状,一般都是病理性原因导致的,比如消化道出血可以导致黑便,胆道疾病可以出现白陶土样大便,必要时需要到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原因。
刘序友│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2019/05/07收听(13924)
大便颜色发黄是属于正常现象,表明肠道系统是健康的。大便的颜色应当是黄色的,之所以会出现黄色,是食物消化经由十二指肠时混合了胆汁引起的。胆汁在被人体分解之后会分泌出胆红素,胆红素和大便相结合会导致颜色出现黄色,大便颜色发黄表明肝胆的功能是正常的,胆汁的排泄是通畅的。部分人大便会出现颜色淡黄,并且质地稀稠,与肠道出现炎症有一定的关系,肠道出现炎症时食物在分解和消化的速度会加快,食物中的水分不能够被肠道吸收,导致水分比较多引起大便稀释。因为水分比较多对大便的颜色会造成改变,患者会表现出颜色淡黄,在炎症得到控制后大便颜色会逐渐恢复为暗黄色。
2019/11/21收听(35700)
"肝胆经的位置大概在大腿内侧的附近,也就是大腿的根部到膝盖的地方。这些穴位并不是位于皮肤表面,而是在皮肤里面,可以起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的作用。可以适用于消化功能异常、肝脏功能差的人群,以及有瘦身、瘦腿需求的人群。每天晚上睡觉时,可以使用手掌根进行推动按压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瘦身、瘦腿,以及调节消化不良等功效。还需要注意进行身体锻炼,避免长期坐着不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避免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尽量以清淡为主。最好去医院找寻专业的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按摩。"
王巍│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0/02/02收听(79076)
"大便黄的症状不一定是癌症,大便很黄可能是最近吃的食物含有的黄色素比较多,或者机体最近上火导致消化不良造成粪便发黄。也有可能是机体胃肠道出现炎症导致蠕动能力降低,食物到达肠胃内如果没有充分得到肠胃的蠕动,就会出现大便发黄。癌症的临床表现通常为恶心、呕吐、腹泻、乏力、贫血、发热、心悸、胸腹水等。通常在吃饭后有明显的饱胀感但是体重下降,癌症患者的粪便多为黑便、血便、脓便、黏液便等。所以大便很黄不一定是癌症,可以从饮食上进行调理吃易于消化的清淡饮食,如果过于担心可以通过结肠镜检查,查明其原因。"
2019/09/05收听(82364)
"出现小便发黄、大便发黄的原因比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第一、患者身体不适,出现感冒、发烧等等,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发黄现象。第二、患者用了某些特殊的药物或者食物,在这些药物、食物代谢的过程中有可能引起小便、大便发黄。第三、存在肝胆方面的相关疾病,由于胆红素的增多,代谢过程中会引起发黄的现象。第四、存在泌尿系统相关疾病,如感染、肿瘤等等,都有可能引起发黄。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建议到当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诊断,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王世平│济南市人民医院
2020/09/27收听(40136)
大便颜色黑黄,如果是单纯的食物因素引起的那就是正常的,但是需要排除有没有消化道的出血。有些食物会引起大便颜色发黑,比如动物内脏、鸡血、鸭血等,要看一下近3天来的饮食情况,可以素食3天,然后去医院消化内科查大便常规加隐血,排除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平时还要注意有没有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大便习惯的改变。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喝水,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进行锻炼,每天定时排便,保持大便通畅。
2019/06/15收听(15516)
"大便先黑后黄属正常现象。大便的正常颜色为黄褐色,变黑的原因有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主要是由于食用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食物,或者服用含铁的药物,这种情况下,一旦停止食用食物或药物,大便颜色即可恢复正常。如果大便颜色变深,甚至发黑,且呈油亮状态这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或者患有胃肠消化道出血。如果是生理性原因导致,可以不予干预。如果是病理性原因导致,则需对症治疗,如果是胃肠功能紊乱所致,应及时进行调整。如果是由胃肠等消化道出血疾病导致,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置,使用止血药物,病情严重者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2019/07/31收听(37142)
大便颜色黑黄相间,通常属于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疾病导致,常见原因如下:1、饮食影响... 聂里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6/24播放(54286)
大便颜色黑黄相间,通常属于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疾病导致,常见原因如下:
1、饮食影响...
聂里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6/24播放(54286)
肝胆是可以看普外科的,因为肝胆就属于普外科的内容,针对某些医院并没有很明细的分科,普外科就包含了肝胆、胃肠等一系列的内容。如果相应的有专科,如肝胆外科,可以进一步的进行肝胆外科就诊,相对来说更为专业。此外,也要看肝胆是哪些疾病,是否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果并不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就诊于肝内科,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诊治。某些肝胆急性发作的疾病也可以先就诊于急诊科,给予相应的急症处理,待处理好转后再进一步的转入相应的消化、肝胆科室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孟泽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020/06/29收听(15908)
"肝胆结石包括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又称为胆石病,是临床上很常见的肝胆系统疾病。部分肝胆结石并不会引起临床症状,即使引起临床症状,绝大多数也只是引起炎症,比如胆囊炎、胆管炎等,给予及时治疗,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和并发症。但是,也有少部分的患者,一方面可能出现结石性胆囊炎和胆源性胰腺炎,严重的甚至可以导致胆囊坏疽、穿孔和胰腺坏死、脓肿等,可以引起胆汁性腹膜炎、腹腔内大出血、肠瘘,引起严重后果。另一方面还有可能造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肝硬化、胆管癌和原发性肝癌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同样可以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于肝胆结石反复出现的严重患者,还应当及时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根据结石的部位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避免严重并发症和后果的发生。"
金鑫│枣庄市中医医院
2019/03/15收听(37958)
肝胆发生阳性病变 梁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12/10播放(97348)
梁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12/10播放(97348)
"肝胆息肉不算严重,因为肝胆息肉是可以治愈的。肝胆息肉为胆囊息肉,是属于胆囊里面的良性占位息肉样病变的总称。胆囊息肉有良性和恶性之分,都是良性息肉,很少有恶性息肉。通常因为患者肥胖、抽烟、喝酒、作息不规律有关系,多见于肝囊肿或者是血管瘤等疾病,考虑到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一,前期可以采取定期观察的方式。如果有疼痛症状,可以口服消炎利胆片。如果息肉逐渐增大,蒂粗超过1cm单发,有恶性变可能,可以采取微创手术切除的方式。息肉不是严重的病,后期注意忌烟酒,作息规律就没问题。"
徐东升│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9/12/04收听(60776)
肝胆囊肿严重与否主要取决其是否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没有任何的症状,囊肿较小,只需要定期复查、随访即可,并不严重。如果囊肿因为出血、感染、胆瘘或者囊肿过大引起相应的压迫症状,此时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还会合并发热、畏冷、寒战、严重感染,甚至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等症状,此时肝胆囊肿就是比较严重的,需要及时给予处理才能够缓解严重的症状。处理的方式可以考虑手术或者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是给予消炎对症处理。如果保守治疗无法控制症状,还是需要考虑手术进一步给予根治性的治疗。
2020/07/13收听(44722)
"肝胆粘连严重与否,主要的分析如下:一、手术的类型:1、非感染性手术:相对来说,术后粘连比较轻微,比如肝脏的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或者胆管癌这类手术。2、感染性手术:一般术后粘连比较严重,比如结石、肝脓肿、胆管结石、肝内结石等等这一系列的因素,术后因为炎症性因素,往往粘连会比较严重。二、手术中的具体情况:1、腹腔镜手术:粘连比较轻微一些2、开腹手术:术后粘连会严重一些。"
2021/07/15收听(15572)
肝胆疾病可以到普外科就诊,一般 王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3/14播放(62588)
王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3/14播放(62588)
肝胆外科和肝胆内科主要区别是诊治的疾病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区别。肝胆外科主要是通过... 王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2/07播放(67444)
肝胆外科和肝胆内科主要区别是诊治的疾病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区别。肝胆外科主要是通过...
2023/02/07播放(67444)
惠州市中医院 宋斌
播放次数:3.37万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郭龙
播放次数:9.79万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王晶
播放次数:4.43万
河南中医一附院 陈奕臻
播放次数:3.3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