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患者并发休克肺时的典型表现

2023-09-02 07:2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休克患者并发的休克肺,称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ARDS,常见临床表现如下:

1、突然起病,进行性的呼吸窘迫,不伴有端坐呼吸或咳粉红色泡沫痰等临床表现,及时给予患者吸氧之后仍存在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

2、患者的胸片可以观察到早期的渗出影,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呈现大片状的模糊影或斑片影;

3、患者的双肺可以听诊到湿啰音、呼吸音减低等。

ARDS出现以上临床表现的原因,主要是休克患者出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损伤,出现肺泡内的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透明膜的形成、肺泡的萎缩。发生ARDS后要给予积极的纠正病因治疗、抗休克,同时要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药物治疗上应该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治疗期间应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稳定。

分享:

30

相关推荐

休克的典型表现

"休克的典型表现分为三期,主要分析如下:1、第一期症状:也就是代偿性的休克期,这个时候患者的神志清楚,但是可有烦躁不安、恶心、呕吐、脉搏加快、收缩压正常或偏低、舒张压轻度升高、脉压减少、外周血管收缩,面色及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发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肢体湿冷、出冷汗、尿量减少。此时体内各种的代偿与防御机制正在积极的发挥作用,如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治疗,则可使病情好转,否则将进一步恶化进入失代偿期,也就是第二期。2、第二期症状:代偿机制已不能补偿血流动力学的紊乱,患者出现重要的器官灌注不足的临床表现,比如软弱无力、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脉搏细数、呼吸表浅、皮肤湿冷、肢端青紫、收缩压进一步下降、脉压减少、表浅静脉萎陷,且每小时尿量少于20mL,严重时可陷入昏迷状态,呼吸急促,收缩压进一步减低,甚至在60mmHg以下,无尿,此时若不积极救治,将发展为不可逆性的休克,也就是第三期。3、第三期症状:过度和持续的组织灌注减少,将导致DIC的发生和多器官的损害,引起出血倾向和心、脑、肾、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甚至进一步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语音时长02:00''

杨翠平临汾市中心医院

2021/06/23收听(11454)

休克的表现

"除导致休克的原发疾病症状体征以外,休克可见到如下症状表现。休克早期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释放儿茶酚胺,皮肤黏膜肾脏血管收缩,机体处于代偿阶段;神经系统方面患者意识上清晰,但呈现兴奋、烦躁、焦虑或精神紧张;皮肤系统表现皮肤苍白、湿冷、发干;呼吸循环系统表现为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脉搏细数,血压可正常甚至稍高,也可略微降低,脉压缩小;泌尿系统方面尿量锐减。休克的中期进入代偿阶段,患者意识不清、呼吸表浅、四肢温度下降、心音低钝、脉细数而弱、血压进行性的降低,可低于50mmHg,或测不到,脉压小于20mmHg,皮肤湿冷而花斑,尿少或无尿。休克晚期属于难治阶段,表现为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DIC表现为顽固性低血压、皮肤发干或广泛出血、甲床微循环瘀血,血管活性药物疗效不佳,常与器官功能衰竭并存。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表现为吸氧难以纠正的顽固性呼吸困难、进行性的低氧血症、肺水肿和肺顺应性的下降;急性心功能衰竭表现为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心音低钝,可出现奔马律、心律不齐,出现肺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意识障碍、昏迷;肝衰竭可出现肝性脑病、血氨升高、黄疸、凝血机制障碍;胃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为腹痛、消化不良、呕血和黑便。"

语音时长01:56''

刘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17/07/13收听(8524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0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