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神经内科
手机浏览
到目前为止抑郁症的病因还是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一部分抑郁症患者会遗传,这已经有研究确定。抑郁症主要原因有体质、性格、环境因素,还有一部分就是遗传因素。
目前研究已经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子女,比普通人患抑郁症高10-30倍。还有目前的国际上很多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遗传因素占所有的抑郁症病因里的33%-42%,比例较高。
所以对于一部分的抑郁症患者,或者一部分是因为遗传因素、基因突变等造成的抑郁症患者,比较容易遗传。目前研究发现,直系父母亲传给子女的概率最高,是正常人患抑郁症的10-30倍。
分享:
抑郁症的发生与个体遗传素质有密切关系,遗传起到重要作用。家系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亲属,特别是一... 王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2023/05/29播放(74238)
抑郁症的发生与个体遗传素质有密切关系,遗传起到重要作用。家系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亲属,特别是一...
王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2023/05/29播放(74238)
"抑郁症是严重的精神疾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包括单纯的抑郁发作以及双向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抑郁症的发病原因目前未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以及患者素质因素有关。研究发现,在情感性精神障碍或者是抑郁症的阳性家族聚集区,其直系子女抑郁症的发病率要高于一般人群。但是抑郁症的发病并非像传统的遗传病,例如红绿色盲具有特征性的遗传方式,也就是说父母一方患抑郁症,其子女友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但是并非其子女一定患有抑郁症。抑郁症的发病还与其他的心理因素有关,例如家庭变故、不良生活事件等。遗传因素只是在抑郁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解昌国│泰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6/27收听(90672)
"抑郁症与遗传有一定关系,抑郁症病因至今还不明确,大量研究提示,确实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生化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对于抑郁症的发生都有明显影响。家系研究发现,有阳性家族史的人,在心境障碍患者中占30%-40%左右。心境障碍的患者看病以后,其家属患心境性障碍的患病概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也就是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级亲属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亲属。其他的双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也发现有遗传因素影响,假说还不一定,有很多种说法。"
肖春玲│北京回龙观医院
2020/11/14收听(84460)
"抑郁症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在心境障碍中有家族史的为30%-40左右,也就是说有心境障碍的先证者,患者本人的概率会是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级亲属的患病率远高于其他亲属,双生子、寄养子的研究也发现比其他的孩子患病率要高,养父母中也没有亲生父母多,亲生父母患病率大约是3l%,养父母大约只有12%,所以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关于遗传的方式有多种假说,有的认为是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有的认为是性连锁显性遗传,还有的认为是多基因遗传,但是这些假说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被证实。"
2021/01/05收听(88676)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医学研究显示,... 刘连忠│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2023/03/31播放(91458)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医学研究显示,...
刘连忠│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2023/03/31播放(91458)
"抑郁症会遗传,虽然抑郁症遗传的生物学机制还没有研究透彻,但是遗传抑郁症非常常见,尤其是家族遗传。对于遗传性的抑郁症,目前的治疗办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也要早发现、早治疗。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用足够的剂量,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控制住症状以后也要维持治疗,预防再次发作。治疗药物主要选择抗抑郁剂,比如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多塞平、阿米替林等。一般急性期的治疗是1-2个月,就进入巩固期的治疗,一般是4-9个月,急性期和巩固期的药物剂量一样。完成了急性期和巩固期的治疗,就进入维持期,在维持期的时候,可以将药量减少到原来的1\/2或者1\/3。如果患者的抑郁症状仍然不复燃,就可以维持这个剂量,一直到患者恢复社会功能,也可以坚持两年。心理治疗一般需要患者有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急性期没有办法进行,主要是在巩固期和维持期进行心理治疗,可以加强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者的自信心、自尊心,预防抑郁症复发。"
李婷│聊城市人民医院
2019/08/12收听(60538)
"根据现在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有家族史,遗传学的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的遗传基因有问题,是常染色体第十一对短臂缺陷,造成的临床上出现了抑郁。患者的大脑的5-羟色胺的代谢一定会有问题,其浓度低下,相对来说乙酰胆碱的水平就升高,所以临床上就会出现了抑郁的表现。所以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抑郁症有家族史阳性,有本人性格的内向,重大的刺激之后患者不能承受,诱发抑郁。患者平时就是沉默寡言、情绪低落的人,不合群,不参加集体活动,一个人寂寞寡欢,缺乏生活的动力。患者可能有解脱的想法,脱离痛苦,选择自杀方式来了结,所以对这种患者应该很重视,要很好的进行治疗,防止出现自杀的行为。"
黄世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19/06/26收听(81536)
"遗传是指亲代的特征在后代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具体是指双亲的各种特征在后代中一代又一代的传递,使人类代代复制着与自己特征相似的后代。抑郁症的遗传因素问题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但抑郁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抑郁症存在家族聚集现象,血缘关系越近,抑郁症患病概率就会越高。抑郁症患者的亲属中患抑郁症的概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约为一般人的10-30倍。据国外报道,抑郁症患者亲属中患抑郁症的概率为一级亲属,即父母、同胞子女为14%。二级亲属即伯、叔、姑、姨、舅、祖父母或孙子女、侄、甥,为4%。三级亲属即堂、表兄妹,为3%。得过抑郁症的父母生出的小孩得抑郁症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父母所生子女,若父母中有一人患抑郁症,则孩子患病的几率增加10%-13%。如双亲均患病,子代患病几率可高达50%。另外,有研究显示,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为了区分开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对抑郁症的影响,孪生子在出生后分养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观察,称为寄养子研究。结果发现分开抚养的抑郁症同病率为65%,而不分开抚养的同病率68%,环境因素作用为3%。因此,通过以上数据证实遗传因素在抑郁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当然环境因素也起了一些作用。"
李晓凤│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20/03/31收听(83970)
目前研究显示内源性抑郁症具有一定遗传性,抑郁症家族史或一级亲属患有抑郁症的人群,患病率高于其他... 周振和│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2023/06/27播放(75568)
目前研究显示内源性抑郁症具有一定遗传性,抑郁症家族史或一级亲属患有抑郁症的人群,患病率高于其他...
周振和│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2023/06/27播放(75568)
抑郁症的遗传概率又称为遗传度,约为20%-30%。较多因素均决定着抑郁症患者整体的发病及患病情... 陆峥│上海市同济医院 2023/11/09播放(74172)
抑郁症的遗传概率又称为遗传度,约为20%-30%。较多因素均决定着抑郁症患者整体的发病及患病情...
陆峥│上海市同济医院
2023/11/09播放(74172)
抑郁症有可能遗传,但抑郁症不是遗传性疾病,其概念不同。除传染病和外伤性疾病,几乎所有内科性疾病... 崔界峰│北京回龙观医院 2023/08/23播放(91796)
抑郁症有可能遗传,但抑郁症不是遗传性疾病,其概念不同。除传染病和外伤性疾病,几乎所有内科性疾病...
崔界峰│北京回龙观医院
2023/08/23播放(91796)
"抑郁症遗传这个因素在我们临床的工作当中不确定。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抑郁症有一部分是有遗传的,占其的比例,各个书上说法不一样,但我们接触到的,其实有抑郁症的家庭也不是个个成员都患抑郁症,同时有好多我们接触的有抑郁状态的来访者,其实他的家族里面也没有相应的抑郁症的病史,所以这个因素可以作为一个参照因素,但它不是一一对应的。"
李小龙│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2017/09/06收听(46466)
按照医学研究显示,人类所有的疾病都有可能遗传,抑郁症也不除外。有研究发现,抑郁症有一定的遗传性。遗传有这样的几个研究,一个是双生子的研究,比如单卵双生子同病率就要高于双卵双生子;再就是家系的研究,一个得抑郁症的患者,他的家属中再得抑郁症的比率要高于正常人群。有很多与遗传相关的研究显示,抑郁症是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的。
2017/10/17收听(53544)
"抑郁症遗传概率?抑郁症是以心情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心境障碍,心境障碍也是包含有几个类型,包括抑郁症、复发性抑郁,还有双向心境障碍等。疾病原因不清楚,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在遗传疾病心境障碍的家系研究中,有家族史的占30%-40%,但是单一抑郁症到底是多高还不是特别清楚,因为抑郁纵向病程里边部分人是双向的问题,所以说单一的不好区分。心境障碍家族史的是30%-40%,有心境障碍,亲人在患病的概率是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的概率越高。双生子研究也证明就是单卵双生比双卵双生更容易患心境障碍,同病率大约50%多(56.7%),双生子双卵双生只有12%多,所以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的概率越高。"
2020/04/10收听(13538)
患有抑郁症的父母经常担心是否会影响后代,事实证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多为生物学原因,如大脑神经递... 贾竑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2023/08/09播放(54348)
患有抑郁症的父母经常担心是否会影响后代,事实证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多为生物学原因,如大脑神经递...
贾竑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2023/08/09播放(54348)
抑郁症有遗传的可能性,但并不是简单的单基因遗传,如只是父母遗传给孩子。抑郁症的遗... 曲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4/27播放(26414)
抑郁症有遗传的可能性,但并不是简单的单基因遗传,如只是父母遗传给孩子。
抑郁症的遗...
曲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4/27播放(26414)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虽然是一种心理疾病,但是确实是存在遗传基因风险,抑郁症存在家族聚集现象。据统计,有35%的抑郁症患者有家族史。这主要是和长期害...
常卫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2/03/25阅读(3481)
神经衰弱可以引起抑郁症,神经衰弱多是由于精神压力大、过度疲劳以及长时间失眠、休息不好导致的。患者可以出现头晕、头痛、周身乏力、记忆力下降、胸闷、心慌、腹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经过客观检查并没有阳性表现。神经衰弱的患者伴有严重的睡眠障碍疾病会成恶性循环,由于睡眠不好还可以加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以导致患者睡眠不好。长期以往患者会出现抑郁、焦虑情绪,严重时病人会出现抑郁症、焦虑症。所以神经衰弱的患者,在改善睡眠时可以配合改善抑郁、焦虑情绪的药物,比如黛力新、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或者百忧解等。
刘月姮│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0/01/21收听(81942)
"抑郁症是一种以心情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心境障碍,抑郁症首次发作,治疗时间要足够长足疗程,治疗大约有60%-70%的患者,可以说能够达到临床缓解。但是需要维持治疗,如果经过治疗维持治疗的患者,大约一年内有30%的人会有复发,有过一次抑郁发作的患者,在一生中大约50%的患者会复发。如果两次欲发作的患者今后复发的可能性,就增长为70%,这是一些临床研究,有过三次发作的患者,几乎100%会复发。在抑郁症的治疗中维持治疗,第一次治疗就要增强治疗的依从性,这是非常重要的,维持治疗不足,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事情就容易复发,长期维持治疗,所以说心理治疗、支持治疗也很重要。"
2020/08/05收听(28376)
"睡眠不好、入睡困难、易醒、早醒是抑郁症患者的常见症状,抑郁症的主要表现为心情差、闷闷不乐、开心不起来、整天愁眉苦脸、不想和别人说话、精力下降,所以显得疲惫、乏力。患者会兴趣减少,原来喜欢的娱乐活动,都变得不喜欢,注意力变得难以集中、思维迟缓、头脑反应速度变慢、脾气差、易怒、容易担心事情、焦虑、觉得自己没价值、自卑、缺乏自信、悲观绝望、对未来没有希望、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有想死的念头,伴有睡眠差、食欲下降、记忆力下降、性欲减退,以及胸闷、头晕等躯体症状。"
王争秒│厦门市仙岳医院
2023/03/23收听(48651)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