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小儿发热

本词条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 刘华卫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小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因性别、年龄、种族而异;可因昼夜和季节而波动,清晨低,下午稍高,夏季稍高;喂奶、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以及情绪波动等均可使体温稍高达37.5℃左右,肛表温度比腋表高约0.3-0.4℃左右,测温时间长测得温度略高,测温时间腋表以5分钟为准,肛表2分钟。正常体温一般为36℃~37℃,如果只有个别温度达37.4℃,全身情况良好,无自觉症状,不属于病态。37.5℃~38℃为低热,38.1℃~38.9℃为中度发热,39℃~41℃为高热,≥41℃为超高热。通常可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机体产热过多、散热障碍等原因导致,可出现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是小儿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因穿衣过多导致散热过慢引起,也可因感染、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下丘脑体温中枢受累疾病、散热障碍、药物热、尿崩症、甲亢、疫苗接种等疾病引起。

  • 引起小儿发热的病因较多,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占多数,引起发热的有细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性发热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咽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颅内感染。非感染性发热,例如中暑、肿瘤、药物热、严重创伤、大手术后等。另外小儿发热还是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如流感、水痘、麻疹、流脑、伤寒、痢疾等疾病都可引起小儿发热。

  • 小儿发热根据时间长短分为:1、短期发热:发热<2周,多伴有局部症状以及体征。2.长期发热:发热≥2周,有或无其他明显症状或体征。3.、发热待查:发热持续2周以上,体温37.5℃以上,经查体、常规检查不能确诊者,4、慢性发热指低热持续1个月以上。

  • 小儿发热的治疗原则是寻找发热的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进行降温治疗,主要以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可使用药物降温,常用退热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就诊科室
小儿内科、儿科急诊
疾病别称
是否常见
伴随症状
寒战、结膜充血、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
好发疾病
肺炎、支气管炎、水痘、伤寒、痢疾
治疗周期
小儿感染性发热一般用药后24-72小时内可消退,小儿非感染性发热需根据引起发热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常用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头孢曲松、阿莫西林
常用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培养检查、便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
是否严重
本症状如为暂时性发热,且发热程度较轻时一般不严重。如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或发热温度较高同时伴有其他症状时,则较为严重。
重要提醒
当小儿出现中危或高危症状和体征时,如高热持续不退、寒战、剧烈呕吐、严重喘息、呼吸急促、嘴唇发紫或面色青灰、腹痛剧烈、腹部发硬、烦躁不安、惊厥、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应立即到急诊科就医。
病因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机体产热过多、散热障碍、致热源性发热等原因导致,可出现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可因穿衣过多导致散热过慢引起,也可因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颅内感染等疾病引起,穿衣过多导致散热过慢导致的小儿发热一般机体提高调节可自行降温,疾病引起的小儿发热通常需对症治疗方可降温。

疾病因素

感染性发热

可因各种病原体感染导致发热,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支气管炎、骨髓炎、肠炎、心内膜炎、脑炎等,可见于身体各部位的化脓性感染,发热也可见于流感、水痘、麻疹、流脑、伤寒、痢疾等传染性疾病的早期表现。

全身性感染

如麻疹、败血症、风疹、水痘、菌血症、手足口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局限性感染

如中耳炎、支气管炎、、骨髓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痢疾、肠炎、膀胱炎、尿道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急性阑尾炎等。

非感染因素

可因中暑、肿瘤、药物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颅骨损伤、血管栓塞、严重创伤等原因引起不同程度的发热。

风湿性(结缔组织)疾病

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恶性肿瘤、血液性疾病

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物理性及化学性损害

如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热射病、骨折、急性胰腺炎等。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痛风、严重失水等。

变态反应

如血清病、药物热、溶血反应等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

如脑外伤、脑出血、中暑等。

中枢性发热

有些发热可能由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后引起,如肿瘤、中暑等所致。

病理性体温升高

如先天性汗腺缺乏症,患儿散热障碍;甲状腺机能亢进癫痫状态或惊厥后机体产热增加;下丘脑退行性变体温调节中枢被破坏,均为体温调节机构调节障碍,这一类体温升高称为过热等。

血栓及栓塞疾病

如心肌梗死、肺梗死、脾梗死和肢体坏死等,通常称为吸收热。

夏季低热

低热仅发生于夏季,秋凉后自行退热,每年如此反复出现,连续数年后多可自愈,多见于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夏季身体虚弱,且多发生于营养不良或脑发育不全者。

相关疾病
肺炎、支气管炎、水痘、伤寒、痢疾
非疾病因素

室内温度过高,或日常生活中运动量过大容易出汗等都可能导致小儿发热。

症状

小儿发热可急性起病,也可逐渐起病。一般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常见于肺炎、急性肾盂肾炎、败血症等疾病。也可为病毒性感染导致,其他病原菌感染如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慢性发热表现为开始时低热,随病情发展,体温可逐渐上升或持续不退,多为消耗性疾病如肿瘤、免疫性疾病等。

症状分类

小儿发热的常见热型通常分为6种,分别为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以及不规则热。

稽留热

指体温持续在39.0℃-40.0℃以上,持续时间较久,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

弛张热

指体温在39.0℃以上,波动幅度较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但均在正常水平以上;

间歇热

指体温突然升高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可持续1天至数天;

波状热

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0℃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反复多次;

回归热

指体温急剧上升至39.0℃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不规则热

指发热的体温数值曲线没有规律。

典型症状

小儿在出现发热时常伴随四肢末梢凉,随后可出现体温升高,呼吸略快,面色潮红,四肢以及额头、颈部等温度升高,测量腋下体温一般超过37.4℃。

伴随症状

伴寒战

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肾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钩端螺旋体病、药物热、急性溶血或输血反应等。

伴结膜充血

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

伴单纯疱疹

口唇单纯疱疹多出现于急性发热性疾病,见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间日疟、流行性感冒等。

伴淋巴结肿大

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淋巴结结核、局灶性化脓性感染、丝虫病、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癌等。

伴肝脾肿大

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肝及胆道感染、布氏杆菌病、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急性血吸虫病等。

伴出血

发热伴皮肤黏膜出血可见于重症感染及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斑疹伤寒、败血症等。也可见于某些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伴关节肿痛

见于败血症、猩红热、布氏杆菌病、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痛风等。

伴皮疹

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水痘、斑疹伤寒、风湿热、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

伴昏迷

先发热后昏迷者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并发症

晕厥

当发热使脑血流量发生骤减时,就会出现脑缺血症状,若减至临界点以下,临床上即可发生晕厥。

惊厥

多于发热24h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6个月至3岁),惊厥大多在发热性疾病初期,70%的热性惊厥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少数伴发于中耳炎、胃肠道感染或出疹性疾病初期。

就医
如果小儿发热经过长时间护理,发热的症状依旧没有改善,或症状出现加重,并发高热持续不退、寒战、剧烈呕吐、呼吸急促等其他一系列症状时,建议就诊儿科,及时行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症状,避免误诊。
就医指征
  • 出现发热超过39℃、发热持续时间久、精神异常、伴有寒战、严重喘息、呼吸急促、呕吐、肌肉痉挛、口唇青紫、惊厥、意识模糊时,或者出现紫色斑点状皮疹,按压不消失、意识混乱、难以叫醒、需要立即就医,可通过拨打120急救。

  • 患儿年龄小于6个月,或退热1日以上,又出现反复或长期发热,伴有尿急、尿频或婴幼儿排尿困难,或咳嗽、鼻塞、流鼻涕、畏寒、疲乏无力、肝脾肿大、皮肤瘀点、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1.优先考虑就诊于儿科,如果患儿出现高热惊厥、口唇青紫、意识模糊时,需立即就诊于儿科急诊或儿科神经科,及时配合相关检查及治疗。
2.小儿发热伴有消瘦、烦躁、心动过速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时,可到儿科内分泌科就诊。
3.小儿出现反复的发热,伴有贫血,肝脾肿大,骨痛、精神萎靡等症状,可考虑到儿科血液肿瘤科就诊。
4.小儿发热伴有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时,考虑可能存在尿路感染,可到儿科泌尿专业检查。
5.发热伴有耳部疼痛、红肿时,考虑可能为耳部感染,可到耳鼻喉科检查。
6.发热伴有腹痛、出现水样大便时,考虑存在胃肠疾病,可到小儿内科检查。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 从发现小儿发热到来医院就诊隔了多长时间?

  • 目前主要以什么症状为主?

  • 都采取过什么退烧方式?

  • 最近口服过哪些药物?

  • 最近都吃了什么食物?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全身体检

发热常见的伴随症状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高热和超高热可能伴有神志改变。通常体温每升高1℃心率相应增加12-15次/分。如果体温每升高1℃,心率增加超过15次/分,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等。也有一些疾病会出现相对缓脉,见于伪热、药物热、伤寒、布氏杆菌病和钩端螺旋体感染。中枢性神经系统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存在绝对缓脉。体温每升高1℃,呼吸频率可增加2-4次,如呼吸频率明显增加提示可能存在呼吸系统感染或代谢性酸中毒。

头颈部检查

可能发现一些特定部位的感染性病灶,如中耳炎、鼻窦炎等;颈部淋巴结肿块和甲状腺是检查的重点。

胸、腹部检查

注意有无肺部感染和心内膜炎体征;有无腹膜炎体征,以及肝脏和脾脏肿大、肝区叩击痛、腹水等。

皮肤、四肢检查

应注意是否有皮疹、瘀斑、关节及软组织感染的表现,皮疹及瘀斑出现的时间、性状对鉴别诊断尤为重要。发热1天后出疹,多见于水痘;发热4天左右出疹,多见于麻疹;发热5天至1周出疹,多见于斑疹伤寒和伤寒;发热伴有环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有游走性关节痛,心脏杂音等症状之一,见于风湿热;发热于用药1周左右出现,用药后感染控制,体温正常后再次发热,伴有皮疹、瘙痒、关节肌肉酸痛、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轻到中度增高,考虑药物热;发热伴有多形性红斑,面部蝶形红斑,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检测血抗核抗体阳性,应考虑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伴有四肢对称性出血性皮疹、关节痛、血尿、腹痛等症状,见于过敏性紫癜;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患儿的皮疹为出血性皮疹,顶端有脓点,可进行涂片检查。患儿在没有外伤的情况下出现长骨或脊柱的触痛,应考虑骨髓炎及肿瘤的可能。

辅助检查

常规检查

急性发热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是血、尿便常规检查。血常规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但特异性较差;尿常规对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有特异性,敏感性相对较高;急性腹泻患儿应行便常规检查,以诊断和排除急性肠道感染性疾病和痢疾等肠道传染性疾病,特别是便悬滴试验有利排除霍乱弧菌感染。

X线和CT检查

常用于诊断和排除肺部感染性疾病,但需注意当患儿合并心功能不全、脱水及一些慢性肺部疾病时,不能单纯依靠胸部X线和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和排除肺部感染性疾病。怀疑阑尾炎、憩室炎、胆囊炎或腹腔脓肿时,应行腹腔CT检查明确诊断。

超声检查

对疑有急性渗出性心包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儿,应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对胆囊炎、阑尾脓肿等具有诊断意义。

炎症标志物检查

降钙素原与细菌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常用于细菌感染和脓毒症的诊断、危险分层、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

血清抗体检查

可以帮助明确病原学诊断如支原体、衣原体引起的肺炎,诊断EB病毒、巨细胞病毒以及各种肝炎病毒感染等具有重要价值。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分析有助于评价免疫功能。

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

对重症急性发热的患儿在治疗前应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患儿如伴有头痛、恶心、呕吐或不能解释的意识障碍时,应做脑脊液检查。

诊断标准

肉眼可见小儿皮肤较正常颜色加深,用手触及小儿时可感觉皮肤温度较高,结合体温测量结果,可明确小儿发热的诊断,同时根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进一步诊断引起小儿发热的病因。

鉴别诊断

发热的鉴别诊断也是病因诊断和病情判断的重要环节,可根据其伴随症状和体征进行病因的鉴别诊断。

寒战

常见于细菌性肺炎、脓毒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钩端螺旋体病、药物热、输液反应、急性溶血或输血反应。

结膜充血

常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

单纯疱疹

常见于细菌性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淋巴结肿大

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淋巴结结核、局灶性化脓性感染、丝虫病、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癌等。

肝脾肿大

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及胆道感染、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急性血吸虫病、布氏杆菌病等。

出血

常见于重症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斑疹伤寒、急性白血病、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关节肿痛

常见于脓毒症、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痛风、猩红热、布氏杆菌病等。

皮疹

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水痘、斑疹伤寒、风湿热、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

昏迷

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中毒型菌痢等。

治疗
小儿发热最主要的治疗为退热处理,居家时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退热处理,体温38.5℃以上需口服退热药,长时间高热不退时,建议及时就医,根据引起疾病的原因进行对因用药。
家庭处理

小儿发热时需注意休息,因为小儿发热可使全身代谢活动增快、能量消耗增加,适当休息有利于减少能量消耗;同时因为婴幼儿皮肤汗腺发育不完全,婴幼儿发热时建议减少衣服,以有利于散热、降低体温;除此之外,因发热小儿可出现大量出汗的情况,建议小儿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清洁,避免皮肤感染,对于高热持续不退的患儿,可用冷水或温水湿敷头部、颈部、腹股沟、腋窝等部位,有利于通过物理的方式降低体温。如通过上述治疗,小儿发热仍无法改善或发热持续升高时,建议及时就医处理。

到院治疗

降温处理

药物降温

药物降温是通过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性及血管扩张、出汗等方式促进散热,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奈普生等,但是不建议将安乃近、保泰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药物用于小儿退热,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对因治疗

抗感染治疗

如患儿发热为细菌感染引起,在退热的基础上,建议根据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甲硝唑、头孢曲松、替硝唑、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等。如患儿发热是由真菌感染引起,可使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伏立康唑、米卡芬净等治疗。如小儿发热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可使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干扰素等药物治疗。如患儿发热是由结核杆菌引起,可遵医嘱合并使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药物联合用药治疗。

抗寄生虫治疗

如患儿发热为寄生虫引起,治疗血吸虫时可用吡喹酮,治疗黑热病时可用葡萄糖酸锑钠、喷他脒等药物。

免疫疾病治疗

对于免疫疾病引起的小儿发热可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泼尼松,也可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如胸腺素。

其他

发热伴寒战、四肢发凉者,应用热水袋保暖,以改善血液循环,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尤其注意嗜睡、惊厥、昏迷等发生,床旁备好氧气、吸痰器和抢救药物。发现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师组织抢救。

饮食

小儿发热建议以清淡饮食为主,适量补充营养和水分,以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适量补充水分,以每日2000ml/m2为宜,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或饮品。

饮食调理
  • 小儿发热饮食调理需注意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蛋花汤、鸡蛋羹、米汤、绿豆汤、新鲜水果和蔬菜,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励少量多餐,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 对于新生儿饮食通常以母乳或奶粉喂养为主,奶粉喂养的患儿需注意奶水不可过凉,建议家长规律喂奶,每次喂奶的量不可过多,奶量充足时可适当控制喂养速度,喂奶后可将新生儿抱起,轻轻拍背2-3下,有利于促进胃内气体排出,同时母乳喂养的患儿需注意母亲不可食用辛辣、过凉刺激的食物,以免引起患儿腹泻,加重发热的症状。

  • 对于出汗较多的患儿,适量补充水分,以每日2000ml/m2为宜,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可以给小儿饮用鲜梨汁、鲜苹果汁。

  • 需注意少吃糖,少喝碳酸饮料,少吃含有添加剂的零食,避免摄入过多的盐、高脂饮食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利于身体恢复。

护理

日常生活中需对小儿加强护理,注意休息,同时需注意小儿的口腔卫生,对于用药的小儿需注意遵医嘱用药,同时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喂养时需注意保暖及皮肤护理。

日常护理

注意休息

休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康复。高热者需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

保持口腔清洁

发热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易出现口腔感染,应在晨起、餐后、睡前为患儿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皮肤护理

退热期患儿可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用药护理

对于服用退热药的患儿,家属不可擅自更改药物的剂量,用药期间需观察患儿的体温状况,建议在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不可滥用退热药物。

病情监测

密切注意小儿发热的情况是否改善,需观察发热的具体程度、持续时间、是否反复以及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出现高热不退、咳嗽、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

心理护理
  • 体温上升期,患儿可出现突然发冷、发抖、面色苍白,此时患儿可产生紧张、不安、害怕等心理反应。家长应陪伴患儿,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尽量满足患儿的需要,给予精神安慰。

  • 高热持续期,应注意尽量解除高热带给患儿的身心不适,尽量满足患儿的合理要求。

  • 退热期,满足患儿舒适的心理,注意清洁卫生,及时补充营养。

特殊注意事项

小儿发热居家治疗时一般建议卧床休息,居室内注意通风换气,如果是传染病导致的小儿发热,如水痘、麻疹、痢疾等,需将患儿与其他人群隔离,以防传染。

预防

小儿可因多种原因引起发热,故在日常生活中建议积极预防原发病,做好个人卫生及防护,避免感染,同时注意加强锻炼、合理搭配日常饮食,根据天气温度适量增减衣物。

预防措施

积极预防原发病

需注意避免病原微生物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清洁,保持生活环境清洁,日常注意通风,同时也需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睡眠质量,提高抵抗力。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建议家长带小儿定时接种相关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生。

注意锻炼

建议患儿加强日常体育锻炼,可选择跑步、游泳、跳绳等运动方式,增强体质。

合理饮食

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建议避免挑食,可适量食用新鲜水果、蔬菜,也可使用其它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食物,如蛋类、肉类、奶制品类等,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机体抵抗力。

注意增减衣物

同时家长还需注意观察天气情况,及时为小儿增减衣物,避免过热或着凉引起发热。

参考文献

[1]温新华.发烧患儿的现场救护[J].现代职业安全,2012(01):114-115.

[2]吴淑英.小儿发烧原因分析及几种退烧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1):53+58.

[3]沈洪,刘中民.急诊与灾难医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9-11.

[4]平晓川,马松.协和听课笔记儿科学.第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57.

[5]平晓川,马松.协和听课笔记儿科学.第1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9-12.

[6]于晓松,路孝琴.全科医学概论.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70.

[7]吴敏.儿科护理常规.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8-249.

[8]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87-29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