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ct和核磁共振的区别

2020-04-22 16:21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脑ct和核磁共振的区别
02:03

语音内容

CT是利用X线成像,对人体有一定损伤。核磁共振是利用电磁场成像,对人体不产生不良影响。CT对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较敏感,核磁共振对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比较敏感。
核磁共振对梗死区水肿的改变较敏感,可以显示梗死灶,一般发病后1-2小时做核磁共振检查可显示信号较强的病变特征,而CT往往需要24小时后才能显像。
核磁共振对腔隙性脑梗死显示优于CT,CT只能做横断面扫描,而核磁共振还可以从矢状面、冠状面上探查,所以对于10mm以下的腔隙性脑梗死,CT往往无能为力,而核磁共振对于直径2mm以上的病灶即可显示。
CT难以显示后颅窝,尤其是脑干病变,而核磁共振对检查后颅窝的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正好填补了CT的不足。
对于脑出血伴梗死的病灶,核磁共振比CT灵敏度高,在脑出血的亚急性期,CT呈现等密度或低密度影诊断困难,而核磁共振可显示血肿特征性形态,对于脑动脉瘤、血管畸形核磁共振诊断价值高于CT。

分享:

82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18
赖光辉的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