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1 18:27 浏览 25569 次
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的患儿治疗前首先明确病情的严重程度,判断肺动脉口狭窄的类型及狭窄程度,轻微狭窄无需特殊治疗,中至重度狭窄患儿应先行药物治疗,再进行手术治疗,一般1~2个月为一个周期。
一、一般治疗
针对病情比较轻缓的患者,本身没有太大明显症状,不用过度担心,定期复查即可。
二、药物治疗
1、抗生素:选用的基本原则为杀菌剂、联合应用、大剂量、静脉给药、长疗程。可选青霉素、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联合庆大霉素,青霉素过敏者使用头孢曲松,目的是防止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及感染性肺炎。
2、碱性药物: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了纠正酸中毒,碳酸氢钠是最常用的碱性药物,口服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效果不是特别明显,进而改善血液中钾的含量,提高心肌收缩能力,降低血液凝固性。
3、前列腺素E1:前列腺素E1具有舒张血管、改善末梢循环、防止血小板聚集以及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三、手术治疗
本病患者中轻度狭窄无需手术。中度以上狭窄,如有症状或伴有分流使心脏增大者可考虑手术。心脏扩大,心电图表现为右室肥厚,右室与肺动脉压力差>50mmHg 应手术治疗。手术方法:
1、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在造影下,通过导引钢丝置入球囊,根据扩张要求置人不同大小球囊。对瓣口极小者,有时比较困难。
2、经右心室布罗克(Brock)瓣膜切开术:非体外循环下,胸骨正中切口进胸,在右室流出道做约1cm纵行切口,自切口插入心脏探针,通过狭窄的肺动脉瓣直达主肺动脉,探查狭窄的部位及程度,退出探针,迅速插入瓣膜切开刀使通过狭窄的肺动脉瓣孔,从而分离瓣叶。再退出瓣膜切开刀,迅速插入瓣膜扩张器,使切开的瓣孔扩大,最后退出扩张器,缝闭切口。但由于此术操作盲目,并发症多,现已基本弃用。
3、肺动脉瓣交界切开术: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在心脏不停搏平行循环下于肺动脉干瓣环上0.5cm处做由近向远纵行切口,显露瓣膜,辨认瓣膜融合的交界处以及瓣叶与动脉侧壁附着粘连处,用解剖剪先在瓣叶与动脉壁附着处做松解,紧贴动脉壁与瓣叶垂直剪开附着处粘连组织,然后切开瓣叶交界融合组织直至瓣环并将切口向两侧瓣叶稍做延长,使其成倒T形。然后缝闭肺动脉切口,停止体外循环。
4、右室流出道补片修补术:重度肺动脉狭窄时瓣环发育不良,瓣环过小,右室流出道梗阻严重,仅做瓣交界切开是不够的,应向右室流出道延长肺动脉切口,切除部分肥厚心肌组织,用心包补片做右室流出道跨瓣补片扩大。在做瓣膜右后交界充分松解切开时,要避免损伤肺动脉后壁及冠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