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18-04-25 15:33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马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01:41

语音内容

刚出生的新生儿或出生后1-2个月的婴儿,有的口内牙床上长出像小米或大米样大小的白色球状颗粒,数目不一,看上去很像小牙,这就是所谓的马牙子,医学上称为角化上皮珠。在人的胚胎发育5-6周时,在相当于上下颌部位各有一组细胞上下增殖,形成一条上皮带,称为牙板。以后,每一个牙板上逐渐出现十几个球状的牙蕾,在胎儿4-5个月时,牙蕾发展成乳牙雏形,此时牙板就自行碎裂,分解于组织中。破碎了的牙板一部分被吸收而消失,另一部分角化为上皮珠,这种上皮珠很快自行脱落、排出。营养不良或先天不足的婴儿,上皮珠就不易脱落,在口腔上皮局部增厚,形成牙板,这是牙胚的始基。有时牙板剩余以角化上皮珠的形式残存在颌骨或牙龈内。婴儿出生后不久,角化上皮珠便会出现在牙龈上,形成数个大小不一的白色角化凸起,这便是俗称的马牙子。

分享:

85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
杨志峰的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