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胃病科
介绍:
厦门中医院脾胃病科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2002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建设单位,2006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慢性胃炎协作组副组长单位,福建省中医脾胃病重点专科,厦门市重点专科,2012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药监局临床药物试验机构,现建有国家级名老中医涂福音传承研究室、国家级名老中医吴耀南传承研究室,在脾胃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经过几代人的创建与传承,厦门市中医院脾胃科已形成了以国家级名老中医涂福音教授(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厦门市卫生系统优秀院长称号)。吴耀南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厦门市中医院副院长)为楷模,以郭健苗主任医师、陈一斌主任医师为学科带头人,众多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为后备力量的人才队伍。
现有教授3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1人,博士、硕士1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及中药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委员专家3人。
脾胃病专科以传统医学为主,医、教、研为一体,科室包括专科门诊、专科病房、内镜中心和脾胃病研究室等。现拥有床位40张,年门诊量6万多人次,年收住病人1千6百多人次。拥有各种先进的理化检查设备,如OLYMPUSGIF-XQ240电子胃镜、食道阻抗-PH联合监测系统、微波治疗仪、灸疗床等大量较先进的医疗设备,内镜中心开展了电子胃镜、电子肠镜检查及镜下注射、镜下套扎、镜下组织胶注射、球囊扩张、EMR、ESD、ERCP、STER、POEM等高难度镜下治疗。
该科在科学研究方面亦传承有序,曾承担过数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取得优异成果,科研实力雄厚。长期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本科及研究生的临床带教任务,福建中医药大学本科班的教学任务,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带教任务。教学成就优异,多次被评为该院先进带教科室,教学主任被评为优秀教学主任,教学秘书被优秀教学秘书、多名带教老师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
特色诊疗:
厦门市中医院确定了胃脘痛(慢性胃炎)、久痢(溃疡性结肠炎)、胃疡病(消化性溃疡)、血证(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胰瘅(急性胰腺炎)等为专科的优势病种,制定的诊疗方案纳入了中医特色疗法、中医诊疗设备、适宜技术、中成药、现代技术等内容。专科研制了11种院内专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学术创新上提出"脾虚湿热血瘀"的学术新观点,并应用理论创新开展了以下中医特色疗法:1、应用健脾清热利湿活血法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2、应用健脾清热利湿活血法治疗慢性胃炎;3、研制"九红膏"治疗胃脘痛(慢性萎缩性胃炎)。
在外治方面,该科秉承祖国医学中医外治疗法的精髓,根据涂福音教授经验,改良、创新了多种中医外治特色疗法,并开发了数十种外治院内制剂,包括坤土药粉(暖胃散、醒脾散、调枢散、四黄散、清胰散等)、足浴药粉(安神方、活血行气方、祛湿方、温阳方、疏肝解郁方、养阴方、清热方、益气方等)。针对不同疾病,开展了腹针疗法、药物穴位敷贴、烫熨治疗、耳穴埋豆治疗、中药保留灌肠、艾盒灸法、灸疗床、穴位埋针等多种中医外治相结合疗法。
远景目标:
通过开展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努力形成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密切切合并互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使该科成为基本设施和医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的综合性科室,进一步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并通过和内镜中心、介入诊疗科室、普外科、肝胆胰外科、临床药学室等相关科室展开合作,带动全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 推荐专家更多
专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