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影像科
介绍: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影像科,有着悠久的历史,该科于1946年开始筹建,1959年正式成立,是放射医学较早成立的科室之一,在老一辈放射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经发展为包括普通X线、CT、磁共振及介入在内的综合性医学影像学科。
刘晶哲主任兼任核医学科主任,更有利于科室人员专业横向学习。
人员梯队:
现有医师18名,其中正高职称1名,副高职称6名,中级职称9名,初级职称2名,包括博士1名,硕士14名,技师队伍包括副主任技师1人、主管技师9人、技师13人。护士队伍包括主管护师5人、护士2人。
设备:
放射科设备:GE3.0TMR(SignaPremier)及两台1.5TMR(Ingeniaambition);西门子双源CT、Philips256CT及64CT,岛津胃肠机、达影3D乳腺机、骨密度机、3台DR及3台移动DR。
核医学科设备:一台西门子PET/CT及一台GEDiscoveryNM/CT870DR。
同时,拥有富士公司最新的全院数字化图像存储及传输系统,即全院整体化PACS系统,实现了放射和核医学的影像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全院各科室及周边医院的患者,能为临床科室提供较明确的诊断,为患者的正确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评估依据。
技术特色:
放射影像科医师诊断组按人体系统划分为头颈、心血管、胸部、腹部、乳腺等亚专业组。实行高级医师相对固定,初、中级医师轮转制度。拥有丰富的影像诊断经验,特别是在儿童影像、心血管影像、胸部、腹部、神经系统、骨关节系统、乳腺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介入诊断、治疗及在CT引导下各部位穿刺活检也有较高水平。
技术组分为常规X线摄影(含乳腺摄影)、CT、MRI、介入及核医学等五个小组,实行规范化培训和轮转制度。
核医学PET/CT为目前唯一可进行定量分析体内生物化学改变的检查手段,可用于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恶性病变分期、分级及评估肿瘤疗效。SPECT对全身骨骼、心脏、甲状腺以及肾脏疾病的诊断也得到了临床科室的认可。
放射影像科每年为十余万患者提供各类检查服务,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各临床科室以及患者的好评。在科主任以及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成为北京市乳腺癌钼靶筛查定点单位,为几千名女性进行了乳腺筛查。
科室管理方面:设立综合读片、集体会诊、手术随访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科室骨干的同时,增强科室的凝聚力,窗口人员坚守岗位,使用文明用语,认真核对登记内容,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候诊区内舒适整洁,科室多次获得优秀科室奖。
教学:
承担着清华大学医学院、住院医师规培化培训轮转带教、实习生带教和京蒙跟岗学习班的教学任务,科室两周一次的专题讲座既有专业知识的复习与汇总,也包含本专业前沿知识的学习。
同时和北京市多家医院联合组织每月一次的青年医师沙龙,使我们的年轻医师得到了很好的教学锻炼,也实现了医院间专业知识的交流和学习。每年主办国家级、北京市级继续教育项目。
科研:
放射影像科已完成清华医学科研基金及首发基金课题多项,目前国家级、北京市级和清华大学在研课题各一项,研究经费共计200多万,近几年已在国外SCI发表论文4篇、国内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联系电话:64308325、64308353
院内地址:门诊二楼
- 推荐专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