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科
介绍:
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组建于1997年11月,放射科自成立以来,在大理大学及医院各级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目前已现成一支医疗水平较高,教学能力较强的队伍,我们的服务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服务宗旨是“病人至上,医疗质量与安全第一”,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将科室建设成为一支在省内集医疗、教学、科研方面水平较高,能力强的队伍。目前科室在滇西地区拥有较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科室联系方式:0872-2201100、2201161、2201327。
人才队伍:科室现有医技护50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5名,硕士生导师5名;主任医师(教授)2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9名,副主任技师及副主任护师各1名,主治医师(讲师)7名,主管技师4名。科室队伍总体综合实力较强,拥有一支专业、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以有朝气的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中流砥柱。
设备情况:放射科目前拥有较为先进的影像学检查设备:拥有1.5T 、3.0T磁共振各1台,双源CT 1台,64排CT1台,16排螺旋CT 2台、DR 7台,DSA1台,多功能数字胃肠机1台。拥有完善的 PACS图像传输和存储系统,并与医院HIS系统相连,实现了影像报告的电子化,方便临床医生对患者影像学资料的查询,开展了较为丰富的影像检查及介入治疗,可为患者提供方便、优质、高效的影像学检查及治疗。
医教研情况:
一、医疗成果及特色:大理州医疗卫生新技术新项目二等奖1项,医院人才工作先进集体1次。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目前为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内重点建设学科。
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目前在滇西地区拥有较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中杜伟教授及其团队开展的肝动脉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为国内领先技术,同时也填补了滇西地区的肝癌介入治疗的技术空白。科室开展的肾动脉栓塞术,挽救了多例滇西及部分省外患者的生命。双源Force CT双能量临床应用为大理州率先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以及一站式多血管同时扫描,对于胸痛、卒中、创伤等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二、科研成果:获得云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励三等奖1项,大理州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大理州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结题评审一、二等奖各1项。科研工作先进集体1次。科室人员SCI文章收录15篇,北大核心中文期刊45篇,教学研究论文8篇。科室人员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目前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厅级科研课题5项,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项,校级科研课题8项。
三、教学成果:科室实行医教研合一的管理,科室除高质量完成临床工作外,并承担学校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预防医学等专业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较为丰富的教学成果。
目前承担医学影像学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点建设项目1项,校级重点培育学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项,应用型示范课程3门,教学改革项目11项,指导大学生省级创新训练项目3项,校级创新训练项目2项,大学生校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课程质量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教学质量成果二等奖1次,示范课程验收优秀,医学影像学专业评估先进集体。
科室多次获得双语教学比赛、微课比赛、说课比赛、讲课比赛等教学比赛的优秀组织奖,科室老师多次获得各类教学比赛一等奖、二等奖,科室老师多次被评为教学质量优秀教师、教学管理先进工作者、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5部。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及科研项目3项。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影像技能竞赛获得团体一等奖,影像解剖项目一等奖,影像诊断项目一等奖,DR检查技术及影像诊断项目三等奖,科研创新项目三等奖。
- 推荐专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