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介绍:

一、学科概况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感染性疾病防控、治疗机构。科室以治病救人为服务宗旨,培养全方位优秀专业人才为发展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目前我科门诊在治疗常见、多发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等),肝硬化,痢疾,伤寒,疟疾,钩端螺旋体病,肝脓肿,各种寄生虫疾病等方面处于全国先进,区内领先的水平。对疑难、危重病,如重症肝炎,肝昏迷,全身多器官衰竭,消化道出血及发热查因等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科内开展人工肝血浆吸附及血浆置换治疗,肝脏超声瞬时弹性成像(即无创肝纤维化诊断系统)检测。开设乙肝母婴阻断门诊,能为广大乙肝孕妇提供科学、有效的乙肝阻断措施。

二、诊疗范围

(一)脑血管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烟雾病、脑淀粉样血管病、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二)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运动神经元病、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多系统萎缩;

(三)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如视神经脊髓炎、MOG抗体病)多发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脑白质营养不良;

(四)脊髓疾病:急性脊髓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空洞症、压迫性脊髓病、脊髓血管病;

(五)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Creutzfeldt-Jakob病、脑囊虫病;

(六)周围神经病:脊神经疾病(如单神经病、臂丛神经痛、多数性单神经病、多发性神经病、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脑神经病(如三叉神经痛、Bell麻痹、面肌痉挛、前庭神经元炎、舌咽神经痛);

(七)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代谢性肌病;

(八)头痛: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低颅压性头痛;

(九)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小舞蹈病、亨廷顿病、肌张力障碍、原发性震颤;

(十)癫痫:各种类型癫痫、癫痫综合征以及药物难治性癫痫。

三、特色诊疗

(1)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动脉、静脉取栓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介入治疗、颈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介入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慢性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2)阿尔茨海默病的精准防治技术:开展了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基因、AD及其共患病的生物标记物的识别与鉴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TREM2基因与TLRS通路与Aβ吞噬与炎症调节相关,并发现TREM2基因可作为一个有用的判断AD疗效及预后的指标,为AD治疗提供靶点。

(3)缺血性卒中干细胞移植和精准治疗技术:开展了黑色素纳米颗粒联合干细胞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新技术研究。

四、科研及教学

近三年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级、区卫健委、区科技厅、广西医科大学、医院的科研项目十余项,如PLA2G6基因突变在AD中介导线粒体自噬异常与慢性神经炎症发生的机制研究、TREM2基因在晚发型AD(LOAD)中介导Aβ吞噬、黑色素纳米颗粒通过上调Iduna的表达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在缺血条件下的存活并增强其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脑脊液Tau蛋白及β淀粉样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m6A甲基化修饰调控线粒体自噬参与颞叶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等,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2项,广西科学技术奖1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5项,河南医学科技奖1项,近3年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40余篇。

神经内科属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病学医学教研室,是国家级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本学科为博士、硕士培养点,承担本科生、研究生、规培生、进修生等临床带教、临床见习、本科大课等各项教学活动,近三年主办的自治区级继续教育项目15项。

  

专家列表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