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介绍: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于1959年成立,是医院最早成立的科室之一,时至今日已成为青海省放射行业的龙头单位之一,为青海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50年代末60年代,建院初期放射科仅有工作人员6人,由陈维翰负责。当时只有两台上海产200MAX光机,开展常规的X线透视及拍片工作,每天只检查5-6位患者。此后放射科经过十余年漫长的发展,机器设备逐渐增多,人员不断增加,人员素质不断提高。1974年,放射科拥有了省内第一台日本岛津1250mAX光机,其它大型设备十余台套,可以开展普通放射诊断、断层、胆道系及泌尿系造影、胃肠造影、口腔拍片、乳腺钼靶检查、荧光摄影、透视等工作,有力的支持了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因工作量的逐渐增多,工作人员专业细化分为诊断组和技术组,人员达到10余人,一批医学院校培养的本科、专科、中专人才进入科室,先后组织多人到北京、上海等地医院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及管理经验。放射科专业技术及管理水平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进入90年代,世界及我国医学影像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医学影像事业与时俱进,飞速发展。放射科紧跟时代步伐先后引进CT、MRI等高档设备,并于1992年成立以CT、MRI为主的独立科室——医学影像中心。九十年代初,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放射科开展介入项目,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介入工作逐渐做大做强,首先利用普通胃肠机并以此为条件,请进外院介入专家开展简单介入工作,后在医院大力支持下购进DSA,并派郭应兴、雷振武等同志先后在北京等地进修介入诊治及操作技术,使介入项目逐渐增多,技术逐渐成熟,拥有了介入病房,于2007年成立介入科室。

1995年,瑞士贷款的西门子口腔拍片机安装,口腔拍片交口腔科管理。2000年,我院放射科淘汰胶片水洗工艺,引进自动胶片冲洗机,胶片质量有了质的飞跃,诊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6年,医院领导高瞻远瞩,及时引进CR影像处理系统,放射科从此进入影像数字化处理时代,彻底淘汰胶片暗室操作及大量储存胶片工作,废片率大幅降低,科室浪费减少,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0年至今,组织数人赴四川华西医院、大连等地进修学习放射诊断及放射技术,多次参加全国性的专业会议。四人参加全国性培训并获得大型医疗器械上岗证。科室重视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积极配合教研室完成医学院历届临床医学系、影像医学系等学科影像诊断课程。积极申报并完成三新项目多项。九十年代,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先后派遣李梦雄、张奎两位同志三次赴布隆迪参加援外医疗。

八十年代至今,先后有范建、王炳文、李梦雄、常沙、王发金、宋建兵、郭应兴、韩利等同志担任科室主任或副主任职务,为我院放射科的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

今天,放射科在医院的领导和关心下,抓住发展机遇,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大幅提高了我科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素质,硬件设备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今天,拥有各种大型设备十余台套,包括四台锐柯DR拍片系统;一台PHILIPS数字多功能胃肠机;一台GE500mA拍片机;一台万东500mA拍片机;一台美国罗爱德乳腺钼靶X光机;二台kodakCR950;一台kodakCR975;三台kodak8900激光胶片打印机;四台移动式X光机,可以开展普通放射检查、各种造影、透视、乳腺等检查,并配合多个科室开展各种造影检查,如ERCP、T管等造影。

全科所有工作程序,包括病人信息登记,拍片图像传输、贮存及诊断报告书写均实现数字化处理。放射科现在拥有工作人员30余人,其中副高职称5人,中级职称11人,学历均为中专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达10余人。每年完成各种检查病人10万余人次,培训实习及进修人员50余人次,完成医学院授课约200课时,实现经济收入约1000多万元。连续两年承办我省放射技术学会年会,为全省放射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科室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紧追国内以及国际先进的专业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重视人才梯队的培养,引进先进设备,开展新的项目,戒骄戒躁,兢兢业业,创造放射科新的辉煌!

  

专家列表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