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介绍:

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2004年成立,棣属于骨科,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正式独立建科。在5.12汶川大地震、地震伤员康复中康复科圆满完成了绵竹地区及省内部分地震伤员在绵竹的后期康复工作。目前仍与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香港褔幼基金会、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等单位合作并利用自身临床康复的优势,致力于推动绵竹地区社区康复医学的发展。

科室在2013年成功创建“德阳市医学重点专科”,2017年成功创建“四川省医学重点专科”。2019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联体模式下建立“中华医学会物理与康复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何成奇专家工作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专家每月到科室对康复医学科成员进行科研、临床能力培养。现已对科室进行多期培训与指导,包括学科建设、专科技术、科研等全面的培训。

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现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具有现代康复医疗技术与祖国传统医学技术融于一体的一级临床科室。科室目前设置学科前移治疗部、住院康复治疗部、门诊康复治疗部、社区康复治疗部。学科前移治疗部:对骨科、神经内科、脑外科、胸外科、普外科、ICU、呼吸内科等开展早期床旁康复治疗。

住院康复治疗部:对科内住院患者开展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辅具治疗、针灸治疗全面康复治疗。门诊康复治疗部:对门诊颈肩、腰腿疼痛、骨关节炎等患者进行门诊康复治疗。社区康复治疗部:对出院转介到社区患者进行社区康复及居家康复指导、培训指导社区康复医生开展社区康复治疗。

目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6名,其中康复医师11名(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6名、医师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3名),护士1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4名),康复治疗师24名(主管治疗师4名,初级治疗师13名,见习治疗师7名)。按科室发展需求进行专病分组,包括:骨科康复、神经康复组、心肺康复,团队人员培养按专病组进行。

物理治疗技术:Maitland技术、麦肯基力学治疗技术、减重步行训练技术、肌肉牵伸技术、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体位引流技术、吞咽言语训练技术等。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低频、中频、高频、磁疗、蜡疗等;

作业治疗技术:转移训练技术、日常生活训练指导、居家改造指导等。

辅具制作技术

承担的专科新技术:神经电生理诊断技术、Mulligan技术、静力静态性牵伸技术、肌效贴治疗技术、小针刀治疗技术、经颅磁刺激治疗技术、生物反馈治疗技术、简易水柱法膀胱容量压力测定康复护理技术、间歇性清洁导尿技术、间歇性经口-胃管饲法技术。

目前科室承担成都医学院康复治疗专业、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自贡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华西卫校、华大卫生学校、四川省卫生学校等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及绵竹地区乡镇卫生院进修生、成都医学院护理专业、社区全科专业理论教学和临床见习工作。施行临床结合教育,相辅相成的模式。

科室在做好教学、临床的同时还注重科研水平的提升、2012年承担四川省卫生厅课题“四川地震脊髓损伤伤员回归社区后功能状态、生存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分析。”2017年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课题:“脑血管病运动与认知康复体系管理”。2018年承担四川省医学会课题:“脑卒中社区自助康复小组模式建立与疗效评价”。2019年参与国家重大研发项目“老年全周期康复技术体系与信息化管理研究”。

2019年正式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专科联盟单位,在接受上级专科联盟指导的同时承担着帮扶乡镇卫生院,促进本地区康复发展的责任。科室派遣专科人员至乡镇卫生院进行驻地专科指导。促进三级医院及乡镇医院医共体建设。先后派人长期帮扶指导:云南鲁甸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四川凉山甘洛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四川雅安荥经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其次科室借鉴HNV(政府-非政府-志愿者)脊髓损伤患者管理模式,借助医共体平台,推进三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医-残疾人四级社区精准康复模式推广,促进本区域内社区康复的发展。

  

专家列表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