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介绍:

1、主院区麻醉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始于1931年,正式成立于1957年,在历任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科室学科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技术水平一流的人才队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是华中地区较早开展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专业,在危重疑难患者临床麻醉,重度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麻醉及围术期重要脏器功能保护和疼痛治疗等方面形成了独到的研究积淀和学科优势。

本学科开创了缺血性心脑血管共病变高危患者的围术期评估、麻醉管理和救治体系;在中南地区最早开展深低温停循环下主动脉全弓替换等重危手术的围术期脑功能保护;高龄高危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麻醉实施及科学血液管理;常年救治因麻醉风险极高而转诊的省内外艾森曼格及重度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等高危产妇的麻醉;超高敏体质患者麻醉;多次术中知晓患者再次手术的麻醉。科室全年低龄、老年及危重症患者麻醉比例超过75%,连续10余年无麻醉安全责任事故,无麻醉相关死亡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国家学位委员会评定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及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麻醉科是集临床麻醉、急救复苏、疼痛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二级临床学科。经过多年发展,该学科医、教、研、社会服务各方面得到长足发展,综合实力居于华中地区前列。

麻醉科与手术室统一管理,目前在编工作人员283人,其中医师110人(具有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29人)、护理17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6人)。麻醉学科具有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1人、湖北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人、湖北省医学领军后备人才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麻醉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1人、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青年委员1人、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1人、湖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1人、常委1人、委员2人,湖北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武汉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2人,武汉市医学会疼痛学会副主任委员1人,武汉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1人。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承担着医学院各级研究生、本科生的麻醉、复苏、输血和酸碱平衡等课程。科室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1人,共培养硕士100余名,博士60余名。每年接收进修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数约100人/次。近年举办各类短训班、研修班30余次,受训人员3000人/次。

科室设有中心手术室、东院手术室、术后恢复室、疼痛病房、无痛腔镜中心、麻醉研究所等部门。科室所有手术室均为国际化标准层流净化间,配备一体化可视中心管理及信息化多媒体视频手术系统。本部院区现有层流手术室54间(其中眼科手术室7间,日间手术室4间),介入手术室2间,东院手术室手术间26间,疼痛科病房床位44张,治疗室5间共12张床位,日间门诊手术室9个,无痛腔镜中心1个。所有手术间配备一体化可视管理系统,信息化多媒体视频系统及国际顶级麻醉工作站等。目前科室年手术量75000台/次,术后复苏40000人/次,疼痛住院及门诊量25000人/次,各类门诊无痛麻醉40000人/次,各类无痛腔镜30000人/次。

科主任夏中元,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湖北省医德楷模,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内知名的中青年专家。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麻醉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心胸麻醉学学组副组长,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八届主任委员,武汉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中华麻醉学杂志》等杂志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六项,国际横向合作课题一项,省基金三项,参与指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出版及参编专著十部、专利十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以及围术期重要脏器保护。从事临床麻醉工作30年,已培养博士和硕士98人,正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人。

特色诊疗

1、危重患者手术麻醉管理:低龄复杂先心病、大龄法洛四联症患者麻醉管理;复杂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管理;合并重度心肺功能障碍患者手术麻醉管理;高危心脑缺血性疾病非心脏手术麻醉管理;保留自主呼吸清醒双腔气管插管麻醉诱导。

2、制定麻醉流程及优化麻醉管理方案:低体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光凝术麻醉管理流程;重度鼾症腭咽成形术后早期拔管流程;重度心功能不全孕妇围术期麻醉管理流程。

3、开展临床和基础相关研究:麻醉药致畸致突变和麻醉药作用机制研究;细胞遗传学方法用于手术室环境污染监测研究;围术期心脑保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低温脱水提高心肺复苏成活率的临床研究;股-股心肺转流用于极度气管狭窄病人的麻醉诱导研究。

4、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器官移植手术的麻醉与管理;喷射通气用于咽喉显微手术的麻醉;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与管理;主动脉手术期间脑与脊髓保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深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等。

5、术后镇痛技术:无痛人流与无痛胃肠镜;各类神经源性疼痛、慢性颈胸腰腿痛的诊断与治疗;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各类软组织疼痛;侧隐窝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的神经阴滞治疗;PCA技术在脉管炎治疗的应用;星状神经节神经阻滞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

业务范围

本学科业务包括临床麻醉、急救复苏、疼痛治疗。特别形成了以下学科发展方向:

1、高龄、高危围术期评估、调整、治疗及麻醉;重危手术脏器功能维护;围术期麻醉与手术并发症的防治策略。

2、疼痛诊疗:手术病人术后镇痛、无痛人流与无痛胃肠镜,各类神经源性疼痛、慢性颈胸腰腿痛的诊断与治疗。

3、重症监测治疗:各类危重病人的急救与生命支持治疗、休克病人的液体复苏、心肺脑复苏、呼吸机治疗等。

联系方式

027-88041911-81026

麻醉科(舒适医学中心)

科室专家

交通位置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一键就医

武大云医

客服咨询

医保服务

患者服务

体检中心

楼层布局

2、东院区麻醉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始于1931年,正式成立于1957年,是华中地区较早开展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专业。经过60多年数代麻醉界前辈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发展为集临床麻醉、急救复苏、疼痛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二级学科。目前已经完成国内一流的硬件建设,具有较为合理的人才梯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室管理体系。对高危病人及重危手术的麻醉与救治技术具有开创性,对减少围术期重要脏器并发症和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在全国皆具有较高知名度,并获得国内外同行专家的一致认可,积淀深厚,优势明显,已建成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临床麻醉工作体系,综合实力居华中地区前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是国家学位委员会评定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是全国首批麻醉学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基地,科室于1985年获得中南地区首个麻醉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截至目前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6项。累计发表各类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160余篇),编撰专著10余部,专利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项。

光谷院区麻醉科成立于2014年,从成立之初仅有门诊2间手术室,2017年搬迁入设有26间百万级无菌手术间的新手术大楼,初期开放6间手术室,手术量及麻醉量逐年递增,2019年开放11间手术室,2021年开放13间手术室。目前光谷院区麻醉科2021年完成手术量15000台次,麻醉后监护复苏5000人次,疼痛住院及门诊量23000人次,各类无痛麻醉5000人次。成功配合手术救治数千例急、危、重、难、杂病例。2019年末新冠疫情期间,光谷院区作为新冠患者定点收治医院,麻醉科手术室全体人员白衣披甲,毅然抗疫,全程战斗在在防疫抗疫一线。除了保证疫情期间所有新冠肺炎患者的手术麻醉以及气管插管之外,还抽调人员支援医院各个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保证人员运转流畅。

本科现有医师26人,护理5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博士研究生4人,在读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3人。国家级专科护士3人,省级专科护士1人。本学科自成立来,承担国家自然学科基金面上项目2项,湖北省医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1项,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青年麻醉学医师科研基金1项,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引导基金1项,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专利10项,出版专著2项。

本科设有26间百万级无菌手术间,有规范的麻醉后恢复室(PACU),设床位10张。科室配置有一次性可视气管插管器、可视喉镜、光杖、可视纤支镜等多种困难气管插管设备;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平台EV1000A;麻醉深度BIS监测仪、脑电监测仪;以及多台彩色超声影像设备、神经刺激仪、肌松监测仪、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血液回收机、除颤仪、暖风器、液体输注加热仪等各种先进仪器设备,以保证患者围术期的绝对安全以及麻醉操作实施的精准性。

本科以精准医疗及舒适化医疗为导向,结合围术期多模式镇痛,多学科团队合作(MDT),及加速外科康复(EREAS)等理念,高危病人的救治丰富经验及围术期多器官功能保护的麻醉管理优势,旨在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围术期医学科。

光谷院区麻醉科主任孟庆涛教授,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创新与推广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日间手术麻醉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器官移植麻醉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第一届法律援助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医学会麻醉分会委员、湖北省毕业后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麻醉科专业组副组长。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参与多项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医学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取得各类成果奖励24项,包括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项,发明专利2项.

特色诊疗

1.临床麻醉:各专科手术的麻醉与脏器功能维护、特检术的镇静与麻醉、围手术期麻醉及手术并发症的防治等;

2.重症监测治疗:各类危重病人的急救与生命支持治疗、休克病人的液体复苏、心肺脑复苏、呼吸机治疗等;

3.舒适化无痛服务:手术病人术后多模式镇痛、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无痛电休克及分娩镇痛等技术。

业务范围

1、舒适化医疗: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无痛分娩、无痛电休克及术后多模式镇痛等的开展实施,日益满足患者期盼的在医院接受诊疗的过程能在无痛中完成,可以感到心理和生理上的无痛苦感和无恐惧感,甚至在精神层面上尊严感。

2、精准医疗:多种先进仪器设备的精准监控,可以做到围术期监测及用药的个体化、量化、精细化,提供精准的麻醉用药、麻醉实施及麻醉管理,最大程度降低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继发损害发生和医疗成本。

3、加速外科康复,即ERAS:围术期为不同专科手术患者制定一套个体化麻醉方案,加强与外科医生的交流沟通,做到预防术中低体温,预防血栓和感染,围术期多模式镇痛,以及术后早期拔出气管导管、胃管和尿管等、早期进食和下床活动,最终达到早恢复早出院目标。

4、以肺移植、肾移植为主的器官移植手术的麻醉与管理。围术期患者心、肺、脑等重要器官保护策略。高龄、衰弱、急危重症患者围术期器官保护。

联系方式

027-88041911-83902(医生办公室)-83904(护士办公室)

  

专家列表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