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科
介绍: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于1958年由我国著名骨科专家马景昆、包尚恕教授创立。经过五十多年三代人的辛勤耕耘,现已成为山西省的骨科中心,山西医科大学和山西省医学重点学科。2010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山西省唯一一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999年,山医大二院骨科在医院领导及骨科老主任的关心和支持下,确立大科建制。设立了骨创伤组、骨脊柱组、骨病组、骨关节组、骨显微手外组和家庭病房整复门诊六个专业组,卫小春教授担任科主任。在卫小春教授的领导下,学科发展如虎添翼。现如今拥有5个病区、240张床位、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承办一个国家核心期刊——《实用骨科杂志》。
科室共有179名医护人员,其中20名正高、26名副高、5位博士生导师、17位硕士生导师。骨科在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全科90%以上中青年医生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50%以上的中青年医生在美国、欧洲、澳洲、日本等医学先进的国家接受培训或研修。目前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3名,硕士研究生262名。山医大二院骨科学术梯队健全,集医教研为一体,医疗上坚持“医疗质量好,服务态度好,病人花钱少”的宗旨。2010年,骨科全年门诊量达64782人次,手术量5884台。积极开展各项新技术、手术,如复杂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骨性关节炎合并髌骨脱位的膝关节置换、Muller氏环修复髋臼缺损、骨髓间充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损伤、一期后路严重侧凸截骨矫形等,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教学上不仅承担着山西医科大学本科生的骨科教学工作,而且从1965年起就开始举办本省骨科专业进修班。1979-1985年,受卫生部委托先后承办5期全国性骨科专业进修班。1999年开始为提高进修生的质量,实行进修生导师制度,为我国骨科界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科研上坚持“创新、求实”的学科文化氛围。90年以来取得省部级科研成果28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专利4项。卫小春教授于2008年获得中华医学奖三等奖。填补了山西医科大学在国内医学领域最高科技奖项上的空白。近两年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9项,科研经费达300多万元;其中国际合作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项目18项。院基金及新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9项。近年来骨科医护人员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其中国际文章1篇,中华级40篇,国家级182篇,SCl收录13篇。主编及参编学术专著11部。
目前骨科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及全国性骨科专业学会中担任职务的有11人。近三年,山医大二院骨科先后成功的举办了第二届全国脊柱外科学术会议、中华创伤学会骨与关节损伤研讨会、全国手外科学术会议、全国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骨科新进展论坛等国家级及省级会议多次,并承办每两年一次的山西省骨科年会。科室多次邀请美国、英国、德国等专家来院进行学术讲座以及现场手术演示.并与国外多家医院及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增强科室与国际学术接轨,近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余人次,国际间交流互访36人次。国内学术交流80人次等。在卫小春教授的领导下,山医大二院骨科正向着更大的成功迈进。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骨与关节损伤修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脊柱脊髓损伤退变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解决方案的开发应用;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基础研究;骨与关节损伤防护的生物力学研究;骨关节病专库大数据平台建设等。
实验室总面积1000平方米,包括一个公共实验室、七个功能实验平台。
功能实验平台包括:
骨与关节疾病生物样本库资源共享平台、小动物影像学实验平台、生物力学实验平台、组织形态学实验平台、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生物化学实验平台、细胞培养实验平台。实验室购置、安装和使用当今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如活细胞工作站、microCT、荧光分子断层扫描系统、小动物X光机、荧光定量PCR仪、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膜片钳、细胞力学加载系统、细胞微管吸吮系统、全电动正置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倒置显微成像系统、玻片扫描仪、多功能酶标仪、显微切割仪、硬组织切片机等,设备总值4000余万元。实验室建立了骨关节炎生物样本资源平台,收集患者的关节液、血清、尿液、关节组织等,目前有10万余份。
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共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6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包括863计划、973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经费合计约4000万元。获中华医学科技奖1项,省部级科研奖项54项,获国家专利23项;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5部。
在“136”兴医工程的助力下、在医院一院三区的建设完成下,骨科以人才梯队、学科建设、亚专业划分中将进一步扩大高质量发展,争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三晋及周边省份的人民健康服务。
- 推荐专家更多
专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