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级甲等

介绍: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始建于1963年,秉承“病理为医之本,临床为病理之源”,多年来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历经三代人的努力,科室已逐步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病理学科。

科室在肾活检、肝活检、神经肌肉活检病理及肿瘤生物样本库建设在省内居领先地位,特色亚专科涵盖骨与软组织肿瘤病理、淋巴骨髓造血系统肿瘤病理、女性生殖系统及乳腺病理、呼吸及消化病理、头颈及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病理;2014年成立山西省肾病研究所肾脏病理中心。

2021年PCR实验室获批国家病理质控中心(PQCC)区域中心实验室;2016年成为首批临床病理住培基地,2020年成立山西省临床病理住培专委会,担任主委单位,多年来致力于山西省病理人才的规范化培养,并于2021年获批国家级临床病理重点住培基地。

科室现有工作人员31名,其中高级职称7名,硕士生导师5名,博士5名,硕士15名。2009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先进科室”、院“文明和谐科室”、“院巾帼文明岗”;。年组织活检近四万例;细胞学检查近万例;肾穿刺、肝穿刺、骨髓穿刺、肌活检等特色穿刺活检千余例;病理技术平台全面,近十年来陆续开展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开展、分子病理、超微电镜等病理检测技术,应用于病理诊断及科研。

近5年来引进博士4名,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16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近年来累计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及中华系列杂志论文20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专著2部。获批实用新型专利49项。

亚专业简介

结合科室发展及病理学科的强势推进,本科室确定长期稳定的发展目标,即:“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科学管理、持续改进”。临床病理伴随着临床各优势学科的发展,除常规疾病及肿瘤的诊断外,逐步凝练二院病理科自己的特色,以下病理专业特色在省内领先:

1、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病理诊断:

病理科于1993年率先在省内开展肾穿刺病理活检,累计诊断肾活检病理万余例,服务半径覆盖全省多个地区、多家医院,平台集免疫荧光、光镜、电镜诊断模式为一体,技术、诊断规模在省内领先,病种涵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疑难罕见肾脏病及移植肾活检病理,科室联合肾内科每周开展病理读片,每月省内公开疑难病理读片,加强临床病理沟通。

于2014年成立山西省肾病研究所肾脏病理中心,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届山西省肾脏病理会,持续致力于提高山西省肾脏病病理诊断水平,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肾脏病理中心。此外,科室常规开展前列腺穿刺活检、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的诊断研究。

2、骨及软组织病理诊断:

病理科设立有骨及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骨病理标本类型囊括骨穿刺活检、病变刮除标本、冰冻、瘤段切除等。病种涵盖成骨性肿瘤、成软骨性肿瘤、纤维性肿瘤、富于破骨巨细胞骨肿瘤、脊索瘤及其他间叶来源肿瘤等。

诊断涉及长骨成釉细胞瘤、小圆细胞肉瘤、Erdheim-Chester病、去分化骨旁骨肉瘤、转移性骨巨细胞瘤、转移性骨肉瘤、Maffucci综合征合并颗粒细胞瘤等多种疑难病、少见病。常规开展MDM2、CDK4、IDH1/2突变、H3F3A、H3F3B、HEY-NCOA2、USP6等分子病理检测项目。

近年来,病理科建立“临床-影像-病理-生信”深度融合的信息平台,构建骨肉瘤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源整合数据库,为临床骨肉瘤术前穿刺诊断,对骨恶性肿瘤化疗后疗效进行评估;接收外院疑难病理会诊,同时开展软组织肿瘤的分子诊断技术,包括横纹肌肉瘤、滑膜肉瘤及脂肪肉瘤等的FISH分子检测。

3、淋巴造血系统病理诊断:

目前,病理科常规开展淋巴造血系统免疫组化百余项、分子病理、骨髓石蜡包埋法,用于常见的淋巴瘤分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淋巴结结节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与恶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骨髓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等,为临床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科室自2014年常规开展骨髓活检病理至今活检诊断量达8000余例,病种覆盖常见造血系统肿瘤(包括贫血、急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转移性肿瘤、肉芽肿性病变等)及少见脂质代谢疾病(如戈谢病、尼曼-匹克病、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等各系统疾病。

4、消化系统病理诊断:

病理科于2010年开展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工作,诊断病种涵盖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门脉高压症、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肝纤维化、儿童肝糖原贮积症等非肿瘤性肝病病理专科特色。

同时开展胃肠道肿瘤和炎症性肠病的病理诊断,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诊断和遗传学研究,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标本规范化病理学诊断,胃癌HER2蛋白和HER2基因扩增评估、大肠癌病理学诊断和分子评估、遗传性肿瘤患者筛查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MR)检测等。

5、神经肌肉活检病理诊断:

病理科于2011年开展肌活检病理,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开展此项目的检测平台,现具备熟练的液氮快速冷冻、冰冻切片、各项酶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测技术和丰富的诊断经验,迄今诊断病例数百余例,病种涵盖各种因素所致的肌营养不良及肌病类型。

6、呼吸系统病理诊断:

主要特色:联合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分子病理等病理学技术,对肺泡蛋白沉积症、特异性肺间质纤维化、肺Wegener肉芽肿等非肿瘤疾病及肺肿瘤性疾病进行规范化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科室定期联合肿瘤、呼吸、影像专家开展多学科会诊,推进肺内小结节病变病理诊断、病理学分期评估、治疗及预后相关生物标记检测以及肺癌靶向治疗相关重要癌基因规范化检测评估。

7、乳腺病理诊断:

主要强项有: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等癌前疾病病理诊断;乳腺疾病粗针穿刺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乳腺癌全面病理学诊断评估;包括雌、孕激素(ER/PR)和HER-2在内的乳腺癌预后预测因子的准确评估;PD1/PD-L1等的免疫分型评估;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标本的病理学评估等重要内容。

HER-2基因FISH检测技术已稳定运用于指导临床对于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应用。科室多年来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型及免疫治疗开展科研攻关,申报获批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多项,培养研究生多名,在国内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批专利2项。

8、妇产科病理诊断:

主要包括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例病理学诊断,妇科肿瘤病理学等,研究涉及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肿瘤的诊断及预后的评价;子宫内膜癌分子病理分型研究;HPV易感性及宫颈癌发病机制;宫颈病变中HPV亚型原位杂交分析及转归相关分子指标。

9、分子病理及生物样本库建设:

目前分子病理室开展的分子病理诊断技术包括: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原位杂交(ISH)、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FISH)、实时荧光定量PCR、一代测序、液体活检等。检测项目覆盖肺腺癌、乳腺癌、膀胱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基因突变检测。

病理科于2012年在全省率先建立医院型生物样本库总库并逐步发展规范,作为中国生物样本协会常委单位、《中国生物样本库联盟》发起单位,于2018年成功举办《全国生物样本库岗前培训&中国生物样本库-理论与实践培训》,近年又开发“生物样本库-生物信息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生物样本库开发利用理念,旨在为建成山西省重大疾病生物样本库奠定坚实广阔基础。

10、超微病理中心:

作为山西省唯一一家配置超微电镜的病理科,我科室开展各种超微病理学诊断项目,包括肾穿刺活检、神经肌肉活检、肝穿刺活检、遗传代谢性疾病、低分化恶性肿瘤、疑难血液病及其他需要电镜帮助诊断的疾病(如CADASiL、纤毛不动综合征等)。

也广泛应用于科研方面,包括各种生物组织、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及分析;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超微结构观察;细胞表型转化的观察;细胞凋亡、自噬的形态学观察;酶、抗原等的亚细胞结构定位(电镜细胞化学、免疫电镜);外泌体及纳米药物研究等。

其他重要的亚专科病理学领域还包括非妇科细胞学病理诊断(各种非妇科脱落细胞学诊断、甲状腺疾病和肿瘤穿刺细胞学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穿刺细胞学诊断等。

  

专家列表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