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外科
介绍:
神经外科始建于1961年,经过60年的艰苦创业和发展,现已成为江苏省综合实力领先的神经外科之一。目前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常州市“十三五”医学重点学科、常州市“十四五”临床医学中心、常州市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中国卒中学会综合卒中中心、国家药物临床实验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苏州大学硕博士培养点、上海华山医院周良辅院士工作站。
神经外科拥有核定病床159张,其中神经重症监护(NICU)床位31张。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开展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及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设有脑血管病、神经肿瘤、功能神经外科、颅脑创伤及神经重症等临床亚专业组和神经外科实验室、神经血管与颅底解剖实验室,构成了从常见病到疑难危重症、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从技术引进到创新输出的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区域临床医学中心。
科室具有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人才梯队,现有医生31人,80%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20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有专职电生理师1名。现有护理人员120余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8%,其中国家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脑心健康管理师1名,江苏省重症监护专科护士2名,江苏省神经外科专科护士2名。拥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人,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人,常州市突出贡献人才2人,常州市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领军人才1人,卓越人才1人,拔尖人才4人,青苗人才3人。
科室注重临床与科研协同发展,1997年组建神经外科实验室,2007年与美国耶鲁大学合作成立现代医学实验室,2008年创建成为常州市医学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有专职科研人员7名,工作区域超过500平米,仪器设备价值超过1000万。自成立以来,累计获得各级科研立项16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3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超过2000万,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5分10余篇,获得各类科技类奖项17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5项。1998年“老年人颅脑外伤的临床研究”获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9年“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多模式血管再通技术”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2022年“国产新型脑血栓取出装置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
一、主要疾病诊疗范围
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性疾病、功能性疾病、脊柱和脊髓疾病等。
二、特色技术
1.脑动脉取栓术
基于多模态CT影像帮助医生判断核心梗死灶,并快速进行头颈部CTA血管重建,对时间窗内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脑梗死)进行脑动脉取栓术,并对醒后卒中或者超时间窗卒中进行鉴别,筛选出适合进行脑动脉取栓患者,相较于传统开颅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2.静脉窦血栓取出术
利用头颅核磁共振明确静脉窦血栓影像,鉴别是否有梗死后出血,筛选出适合取栓的颅内静脉窦闭塞患者,避免延误患者的最佳手术时间,改善疾病预后。
3.微血管减压术
基于电生理监测辅助,在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传统治疗基础上,将临床症状与核磁共振影像相结合,大大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4.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难治型癫痫技术
将核磁共振影像、长程视频脑电图与临床症状相结合,提高难治性癫痫的诊断率。对无法确定切除病灶的难治性癫痫,通过植入迷走神经刺激器,抑制大脑皮层的癫痫放电,对部分难治性癫痫患者有效。
5.功能区脑胶质瘤切除术
通过多模态影像、功能神经导航和术中唤醒等多维技术融合,辅助手术切除功能区胶质瘤,显著提高病灶全切率,明显降低手术致残率。
6.电生理监测下听神经瘤的切除术
使用超声磨钻安全打开内听道,提高肿瘤全切率;术中常规采用电生理监测面神经功能,显著提高面神经保存率,减少术后面瘫的发生率。
7.楔前叶入路切除对侧肿瘤术
利用颅内自然间隙,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避免视辐射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视力,保障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 推荐专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