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U(重症监护病房)
介绍:
汕头市中心医院ICU(重症监护病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始筹建重症监护病房,那时候叫“三衰”抢救组(即呼衰、心衰和肾衰)。老一辈的医护人员仅靠较为简单的设备器材,如国产呼吸机、监护仪和除颤器等,成功抢救了一批又一批危重症病人,在当时的潮汕地区已是小有名气了。
随着医院的发展,住院量和手术量节节攀升,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碰到的危重症患者也逐渐增多,成立ICU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了,医院领导和有关人员开始奔跑于广州等城市,向省级大医院取经,并得到省危重病医学会多位专家的支持和指导。在医院领导班子的重视下,2006年9月11日ICU终于建成并开业收治病人了。可以说,ICU的成立凝聚了医院几代人的心愿和努力。
汕头市中心医院ICU(重症监护病房),是目前粤东地区规模较大、设备最齐全先进的综合ICU病区,占地800平方米,投资1000多万元,共有病床10张,其中大厅设病床8张,采用10万级层流空气净化过滤;另设有负压单人病房2个,其空气净化度为万级。
每张床位都安置进口高级设备吊架,配备了美国高档Pb-840呼吸机、瑞典金伽利略呼吸机、中央心脏监护系统、纤维支气管镜、床边连续血液净化系统、心脏临时起搏器、血气分析仪和输注用的微量泵、输液泵、胃肠营养泵等。ICU病区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转送来的危重病人进行24小时不间断全方位监护和治疗。
1.主要收治内、外、妇产科严重感染、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创伤和复合外伤、中毒、合并脏器功能障碍的围术期及术后监护等各类危重病人。特别是在脓毒症、重症胰腺炎、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创伤、复合外伤等方面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救治成功率。
目前已具备危重病救治的专业优势,是本医院各科室及粤东地区其他医院危重病人抢救支持的中心。根据《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ICU(重症监护病房)在人力设备在质量上已达到省级培训基地水平。
2.科室目前已开展多部位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经口、经鼻)、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持续CVP监测、持续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床边纤支镜检查和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临时心脏起搏器、心包穿刺术、经皮气管切开术、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技术等技术。
3.科室是医院住院医生危重病医疗和危重病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基地,是汕头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危重症专业培训基地,使轮转医生、临床护士及研究生能够掌握气管插管、各类呼吸机使用、气道管理、深静脉置管、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等危重症抢救操作技能、危重患者抢救操作流程及抗生素合理使用。
4.科室拟开展有创心功能测定(SWAN-GANZ漂浮导管置入监测、PICCO技术)、脑电频谱监测、胃粘膜PHi监测、体外膜氧合(ECMO)、床边超声监测(心功能测定、超声引导的穿刺)等技术;计划在1-2年内病床数扩大到20张左右,新门诊大楼顶层设有直升机的停机场(粤东地区医院唯一的直升机停机场),可以承担国际、国内危重病人的转运、抢救工作。
继续开展对MODS的治疗和预防的研究、血流动力学研究、ARDS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严重脓毒症和严重感染的防治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5.2011年张淇钏、方喜斌、李智业等获得市科委的立项《早期高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在严重乳酸酸中毒的应用》;2011年李智业等获得市科委的立项《大剂量沐舒坦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疗效的分析》。
6.近3年医院对科室的专项资金投入总共约150万人民币。
7.科室将在医疗、护理、科研、教学全方位继续发展,努力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院内感染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治疗费用,使本科室总体水平达到省内、国内先进水平,希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ICU(重症监护病房)技术团队总共有技术人员40人,分为医师队伍、护士队伍。分别介绍如下:
1.医师队伍:
共11人,年龄分布为60岁以上1人,50-60岁0人,分别占9%,30-50岁6人占54%,是专科骨干和中心力量,30岁以下占36%;学历分布为研究生学历占27%,均为硕士学位,3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两年后学历分布将明显提高;职称分布为正高18%,副高27%,主治医师18%,住院医师37%。
科室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吴苏武。科室副主任:张淇钏。
2. 护士队伍:
护理人员共 29 人,年龄在30 岁以下,占89%,30-40岁护理人员占11%;学历分布本科学历占42%,大专以上学历占94%,有副主任护师2 名,护师7 名,护师以上职称超过30%。
总体上来说,技术团队以中青年为主,随着近5 年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努力,技术队伍正不断优化,硕士学位的人员增加,整体实力将继续不断上升。在学科带头人陈纪平主任和吴苏武主任的带领下,全体人员开拓进取,成为粤东最规范、最先进的重症医学科。在重视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科研学术教学水平。
- 推荐专家更多
专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