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科
介绍: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是我院在1988年建院时首批设立的临床科室之一。在医院党政和行政职能部门的正确领导与全科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特别是在钱学昌、朱世浩、王国权、束永前、郭晓葵等历任科主任的精心管理及周剑影、李延义教授的悉心指导下,科室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目前肿瘤科除开展日常肿瘤诊治工作外,同时还承担了职业病诊治、辐射损伤防护与救治、核事故医学应急等方面的工作。
2005年3月起庄志祥担任科主任,加强科室管理,认真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积极推行管理创新。在行政、医疗和分配管理上,实行医疗小组负责制,建立了病区及医疗小组的医疗指标考核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和效益工资考核体系;在科研管理上,积极开展肿瘤治疗新技术,鼓励申报国家及省市科研项目和科研奖项;同时积极引进人才,不断扩大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医疗科研队伍。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现由2个肿瘤医疗病区(19及20病区)、门诊、职业病诊断与治疗、放射损伤临床教研室及核事故医学应急实验室、中法合作细胞治疗实验室等组成。目前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生6名,住院医师7名;硕士生导师4名;其中博士4名,硕士9名;建立了以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为主的中青年医师队伍。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现有开放床位75张,年出院人数达到2000人次名以上,年门诊达2500人次以上,名列苏州地区肿瘤专科前茅。科研方面,从无到有,近三年科室人员共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及省市课题10余项,项目金额达100多万元。
科室积极拓展业务,开展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在肿瘤的规范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便取得丰硕的科研及临床成果,其中在细胞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累计有400人次接受树突状细胞(DC)及细胞因子活化杀伤(CIK)细胞治疗,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取得了生存期延长,生活治疗改善的效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树突状细胞(DC)及细胞因子活化杀伤(CIK)细胞治疗消化道肿瘤分别获得了苏州市新技术引进三等奖。作为苏州大学肿瘤学硕士培养点,目前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每年对外招收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包括肿瘤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肿瘤的免疫学基础与治疗、肿瘤的放射生物学等,目前已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18名。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还承担了苏州大学本科生、7年制本硕连读学生的肿瘤学、放射损伤临床、外科学总论、普通外科学等教学及实习工作。目前在全科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科室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回望过去曲折而又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光明而又充满挑战的道路,我们信心百倍。
相信我们会在医院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中继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为苏州地区肿瘤学专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推荐专家更多
专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