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介绍:

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区

江门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创建于1984年。在医院大力支持和历届主任的带领下,经过全科医护人员30余年的不懈努力。呼吸科在医、教、研各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已成为江门地区集呼吸系统疾病医、教、研、防于一体的的现代呼吸疾病诊治中心与人才培养基地,也是江门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疑难与危重疾病诊治中心。因科室发展需要,呼吸病人增多,科室于2010年分为呼吸一区、呼吸二区,2020年通过国家评审已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江门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于2009年创建江门市呼吸疾病研究所,目前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江门市临床重点专科、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点临床专科、江门市呼吸病学会主委单位、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分中心、江门市肺结节诊治基地、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医师培训基地联盟核心成员单位、江门市青年文明号、江门市妇女联合会巾帼文明岗,是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暨南大学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广东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博士后流动站点。

一、人员结构:

医生:20余人,其中硕士生导师3名,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4名,医学博士3名,医学硕士20名。护士60余人,其中副主任护师5人,主管护师:20余人。

二、科室规模:

拥有病区2个,共设病床114张,其中RICU 6张,多导睡眠监测床位2张。设有呼吸疾病实验室、肺功能室、睡眠呼吸监测室、呼吸内镜诊疗中心(含气管镜室、胸腔镜室)、动物实验室。

三、先进的医疗设备:

呼吸科拥有超声支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氩离子凝固束(APC)、冷冻治疗仪、肺功能测量仪、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微波热凝治疗机、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多功能监护仪、微量注射泵、便携式氧饱和度监测仪、心电记录仪、振动排痰机等设备。

四、医疗特色:

江门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针对常见病、危重病和疑难病,呼吸科建立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诊治常规。对于肺部感染、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肺癌、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胸膜腔疾病以及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江门地区呼吸系统疑难与危重疾病的抢救与诊治中心。每周一次的临床、影像、病理与微生物等多学科参与的病例讨论成功解决临床疑难病例,促进呼吸科诊治水平不断提高,也是呼吸科综合实力的体现。

呼吸科特别重视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在五邑地区最早引进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的专科。支气管镜除能准确诊断气管、支气管疾病外,还开展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TBL)和经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取样(PSB)、经支气管镜下气管支气管异物钳取术、电子支气管镜直视下行气管支气管支架植入、高压球囊支气管扩张术、微波热凝治疗气道狭窄、经支气管镜纵膈淋巴结活检(TBNA)等技术,均达到省级先进水平。率先开展内科胸腔镜的检查和治疗,诊治不明原因的胸膜腔疾病;直视下分离胸腔内纤维包裹,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腔镜直视下局部喷洒粘连剂治疗顽固性气胸,并可以行胸膜粘连固定术。利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监测睡眠呼吸障碍、打鼾患者,并通过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在CT介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等项目也是五邑地区最先开展的,技术最为成熟。目前建立先进的呼吸监护室,成功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症病人。

为进一步提升五邑地区对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治水平,我科牵头组建间质性肺疾病专业组,牵头人为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肺间质疾病常委、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弥漫性实质性肺间质多学科常委仝金斋主任医师,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风湿免疫科、放射科、病理科负责间质性肺疾病专业医师组成,设间质性肺疾病专病门诊、间质性肺疾病专病病床6张、能开展肺通气+弥散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血气分析、呼吸内镜等相关检查,每周进行间质性肺疾病多学科诊疗(MDT)疑难病例讨论,曾承担省、市科技项目2项,发表省级以上科技论文4篇。 

五、教学工作:

呼吸科重视人才培养,并与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呼吸疾病研究院、广东医科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协作交流关系,呼吸科已成为招收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专科,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并参加医院博士后流动站。呼吸科每年接收本地区和临近地区进修医生30多名,为基层医院培养呼吸专业医生,推动本基层医院呼吸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每年接收大批医疗、护理实习生到呼吸科实习,均取得优秀的成绩。

六、科研工作:

专科重视医学科研,我科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卫生厅、江门市科技局科技项目20余项,获得广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江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江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江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近5年共发表省级以上科技论文40多篇,其中SCI论文8篇。共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

江门市中心医院呼吸科创建于1984年,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主任的带领下,经过全科医护人员三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呼吸科在医教研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已逐渐发展成为江门地区集呼吸系统疾病医、教、研、防于一体的的现代呼吸疾病诊治与人才培养基地,又是江门地区呼吸系统疑难与危重疾病诊治中心。因科室发展需要,呼吸病人增多,于2010年呼吸科分为呼吸一区、呼吸二区。江门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于2009年创建江门市呼吸疾病研究所,目前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江门市临床重点专科、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点临床专科,江门市呼吸病学会主委单位,是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点。

一、人员结构:

医生:20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6名,医学博士1名,医学硕士14名。护士:50人,其中副主任护师:4人主管护师:16人

二、科室规模:

拥有两个病区,设病床100张,其中RICU6张。设有呼吸疾病实验室、肺功能室、睡眠呼吸监测室、支气管镜室、胸腔镜室。

三、先进的医疗设备:

呼吸科拥有电子支气管镜、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肺功能测量仪、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有创呼吸机和无创呼吸机、微波热凝治疗机、多功能监护仪、微量注射泵、便携式氧饱和度监测仪、心电记录仪、振动排痰机等。

四、医疗特色:

江门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针对常见病、危重病和疑难病,呼吸科建立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诊治常规。对于肺部感染、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栓塞、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肺癌、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胸膜腔疾病以及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江门地区呼吸系统疑难与危重疾病的抢救与诊治中心。每周一次的临床、影像、病理与微生物等多学科参与的病例讨论成功解决临床疑难病例,促进呼吸科诊治水平不断提高,也是呼吸科综合实力的体现。

呼吸科特别重视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在五邑地区最早引进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除能准确诊断气管、支气管疾病外,还开展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TBL)和经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取样(PSB)、经支气管镜下气管支气管异物钳取术、电子支气管镜直视下行气管支气管支架植入、高压球囊支气管扩张术、微波热凝治疗气道狭窄、经支气管镜纵膈淋巴结活检(TBNA)等技术,均达到省级先进水平。率先开展内科胸腔镜的检查和治疗,诊治不明原因的胸膜腔疾病;直视下分离胸腔内纤维包裹,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腔镜直视下局部喷洒粘连剂治疗顽固性气胸,并可以行胸膜粘连固定术。利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监测睡眠呼吸障碍、打鼾患者,并通过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在CT介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等项目也是五邑地区最先开展的,技术最为成熟。目前建立先进的呼吸监护室,成功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等危重症病人。

五、教学工作:

呼吸科重视人才培养,并与中山大学、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建立了密切的协作交流关系,呼吸科已成为招收中山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科室,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并参加医院博士后流动站。呼吸科每年接收本地区和临近地区进修医生20多名,为基层医院培养呼吸专业医生,推动本基层医院呼吸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每年接收大批医疗、护理实习生到呼吸科实习,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六、科研工作:

我们重视医学科研,我科近年来承担广东省科技厅、卫生厅、江门市科技局科技项目10余项,获得广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江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江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江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近5年共发表省级以上科技论文30多篇,其中SCI论文二篇。

  

专家列表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