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介绍:

电生理室

科室位置:门诊部二楼联系电话:0750-3165556

一、科室规模

江门市中心医院电生理科成立于2004年,科室以电生理学专科为特色,集检查、诊断、治疗、康复、预防、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医技专科。

科室设科主任1人、副主任1人,技术力量雄厚、三级医师梯队完整,设备先进、项目齐全,临床医技结合紧密、心电信息网络化建设全国领先、诊疗水平居于广东省高水平,科室紧跟国内外医学电生理学领域发展前沿,勇于改革创新,引领江门市电生理学发展,为粤西电生理学诊疗技术高地。

科室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内科和神经内科培训基地、中国脑卒中筛查基地、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房颤中心、国家级晕厥中心、国家级心脏康复(建设)中心、癫痫中心(建设中)等参与单位。江门市医学影像研究所心电生理学和神经电生理学基地、江门市(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等。

科室根据专业特点分心电生理室和神经电生理室两个专业组,承担全院的心电生理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的综合医疗工作。

心电生理室位于门诊南楼二楼,常规检查项目: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平板运动试验、六分钟步行试验;特色检查项目:起搏器程控、直立倾斜试验、经食道心房调搏术、心肺运动试验、无创心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心内电生理术中标测等。

神经电生理室位于血液楼三楼,检查项目:(特殊)脑电图、肌电图、诱发电位、经颅多普勒、视频脑电图、眼震视图、神经外科术中监测及脑死亡判定确认试验。

近年来科室开展市科技局科研立项十余项,新技术项目二十余项,省级新技术项目2项,参编著作3部、发表论文数十篇。

科室目标:建设省内一流电生理高水平医技专科。

二、专科队伍

 科室共设立八个亚专科:心内电生理标测、心脏康复、晕厥中心、起搏器程控、远程心电中心、脑卒中中心、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癫痫中心。

科室共有医务人员17人(医师14人、技师3人)。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14人、大专1人。技术职称: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管)医(技)师6人、医师5人、技士1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老师5人。

三、专科医疗设备

心电生理室专业设备:同步十八导联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动态血压监测仪、直立倾斜试验测试仪、经食道心房起搏调搏刺激仪、平板运动试验仪2台、静态肺功能测试仪、心肺运动试验测试仪、起搏器程控仪、六分钟步行试验监测仪、无创心输出量测量仪、动脉硬化检测仪、心电向量及心室晚电位仪、广东省远程心电网络系统等。

神经电生理室专业设备:拥有功能齐全的神经电生理专业检查设备:脑电(地形)图仪、肌电诱发电位仪、多通道多探头经颅多普勒检查仪、视频脑电图仪、眼震视图仪等,满足神经系统疾病常规与特殊的电生理检查需求。

四、医疗技术特色

    常规医疗服务项目:同步十八导联心电图、长时程动态心电图、长时程动态血压、平板运动试验、脑电图、视频脑电图、肌电图、诱发电位、经颅多普勒、眼震视图。

特色/先进医疗技术:

心脏起搏器门诊:广东省首个专科门诊,医生通过对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进行起搏器的程控和随访,检查起搏器是否正常工作,确定起搏器工作模式、电池电量、有无异常放电等情况,并适时进行参数的调整,从而保证起搏器高效、节能工作。同时还向患者宣传起搏器术后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制定程控随访时间表等。

经食道心房调搏起搏术:凡有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原因不明的黑曚或晕厥,有阵发性心悸病史、发作呈突发突止但未能录到发作时心电图,有心室预激的患者,都可以进行无创心脏电生理检查。此外,还可作为快速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典型心房扑动等首选方法,对部分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亦可有效终止。

直立倾斜试验:诊断与鉴别诊断不明原因的头昏、黑曚和晕厥等。患者置于可操控的倾斜床上,通过被动倾斜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一项重要诊断技术。本科室是江门市唯一可开展本项目的医疗单位,经验丰富。

心肺运动试验:科室率先在江门市开展本项目,心肺运动试验作为一项无创性检查技术手段,是衡量人体呼吸和循环机能水平的心肺功能检查项目。其不仅在心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心脏病患者运动处方的制定、心肺康复疗效的评定、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心内电生理标测:在心脏介入电生理检查过程中,进行全程心电生理的标测,记录心内电活动,通过分析参数特点,评估心脏电生理特性,诊断与鉴别诊断各种复杂心律失常,协助射频消融介入治疗。

脑电图(EEG):包括常规脑电图、特殊脑电图、脑电地形图。通过分析脑波的变化,有助于对脑功能状态的判断及脑部疾病的诊断。临床常用于诊断检测:各种原因的头痛、头晕、眩晕、昏厥;癫痫、颅内肿瘤、颅内炎症、脑血管病、脑外伤、脑病、痴呆症、行为改变、精神状态异常及失眠、紧张、焦虑等神经症的辅助诊断及鉴别。

视频脑电图(VEEG):可通过录像观察发作时的临床表现,与同步脑电图记录对照分析,更准确地判断发作性质和发作类型。准确掌握患者在各时间段的活动状态及相应的脑电图变化。

    经颅多谱勒(TCD):包括颅内、颅外血管检测、转颈试验、发泡试验,是应用超声波多谱勒效应原理来研究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新技术。经颅多普勒能对颅内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虹吸部,眼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学进行分析。转颈试验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早期诊断价值。

神经肌电图(EMG):常规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F波、重复电刺激、瞬目反射。通过测定,可以了解:肌肉病变是属于神经源性损害,还是肌源性损害;神经源性损害的部位(前角细胞或神经根、神经丛、干、末梢);病变是活动性还是慢性;神经的再生能力;提供肌强直及其分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诱发电位(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早期明确脑干功能损害等;视觉诱发电位:主要检测视觉通路的病损;体感诱发电位:主要用于检测周围神经、神经根、脊髓、脑干、丘脑及大脑的功能状态。

脑死亡判定确认试验:参与临床脑死亡判定工作。科室两名医师取得脑电图、诱发电位、经颅多普勒超声三项判定脑死亡资质合格证书。

外科术中监测:参加神经外科术中监测。包括:术中脑电图监测、肌电图监测、诱发电位监测、经颅多普勒监测。

眼震视图(VNG):眼震视图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平衡障碍的诊断和评估,是现代耳神经科学中不可或缺的前庭功能评估技术。可以记录和分析受试者在闭眼时或在暗室中的眼震情况,借此判断受试者前庭系统功能是否正常,并为前庭系统病变提供定位诊断依据。

  

专家列表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