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
介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是广东省最早开展烧伤治疗的科室,是烧伤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招收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是前任广东省烧伤学会主任委员,现任名誉主委及副主委,全国烧伤学会常委和委员以及中国医师协会烧伤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烧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五个一”工程重点专科。
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次,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3项,军队医疗成果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广东省卫生厅和高教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广东省丁颖科技奖1次。近年连续获医院授予最佳医疗质量奖、最佳医疗服务奖,医院SCI论文发表三等奖。
目前,本学科有医疗、教学、科研人员9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5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有博士学位7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6人。在读博士研究生6人,在读硕士生4人。科室领导人年富力强,学术梯队力量进一步壮大,整个学术队伍结构合理,是我国这一学科领域中年轻而富于朝气的队伍,已形成富有特色的主要研究方向。1986年成为烧伤硕士点,1999年被确定为烧伤博士点。
临床工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烧伤救治工作在国内开展较早,1958年即开始在外科建立烧伤病区,由老一辈的外科专家兼顾,为烧伤专业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70年由利天增医师等受命筹建烧伤科,在利教授的带领和全科人的共同努力下,在黎鳌院士,盛志勇院士,史济湘教授等国内老一辈烧伤专家的帮助和支持下,我们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了烧伤学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摸索出一套适宜于南方天气治疗烧伤的独特方法,治愈了大量严重的烧伤病人,其中烧伤面积达100%、Ⅲ度达96%伴严重吸入性损伤的何伟庭为当时的世界记录。
在大面积严重烧伤,电击伤,热压伤,各种原因化学烧伤,放射性损伤以及慢性溃疡创面,褥疮等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现代烧伤治疗技术已在我科广泛应用,如大面积切痂微粒植皮,各种皮瓣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皮肤扩张器的应用,血液透析治疗,各种严重烧伤并发症的治疗等。
教学与科学研究:
烧伤专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建科以来我们培养了大批来自全国的进修医生、护士,应邀到基层医院讲学,指导救治大面积及危重烧伤病人,帮助县、市、工矿等基层医院建立烧伤专科。自1984年以来多次出访香港大学医学院玛丽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香港伊丽莎白医院、玛嘉烈医院、博爱医院、东华医院。多人次到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新加坡、南斯拉夫等国参加学术会议。
多次接待了来自香港大学医学院玛丽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威尔士亲王医院等专家教授,多次接待了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瑞典、瑞士、巴西、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科室成员多次承担各层次的科研项目。其中包括两期“973”课题的分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次获得省市级课题,2005年获省科技重点攻关项目。1990年以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外科重点开展对促进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机制和防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在国内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科研成果:
1、1992年7月参与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细胞因素在烟雾吸入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实验治疗。
2、1997年9月参与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烧伤早期脏器损害及血管内皮细胞在其发病中的关键作用。
3、2001年1月参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血管内皮细胞在烧伤早期脏器损害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4、2001年10月参与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严重烧伤早期损害的救治研究。
5、2002年2月参与获军队医疗成果贰等奖1项:严重烧伤病人营养代谢与特殊原因烧伤临床护理的研究。
6、2005年参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烧伤救治新技术研究。
7、2009年12月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利用皮肤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研究。
8、2004年10月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烧伤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及防治研究。
9、2005年12月获得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烧伤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及防治的系列研究。
10、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成员。2010年。
11、国家级精品课程,外科学,2009年。
12、创建外科多媒体组合教学的研究.第五届广东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13、CAI在外科教学中的初步应用.中山医科大学2000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 推荐专家更多
专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