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级甲等

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是由我国著名肝癌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教授、著名肝癌研究专家杨秉辉教授等亲手创建,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1969年成立的中山医院肝癌诊疗小组,提出了肝癌“早诊早治、内外科结合、中西医结合”有中国特色肝癌治疗模式。

作为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重要组成部分,经过40余年发展及几代人努力,肝肿瘤内科已经成为国家级肿瘤学重点学科、上海市肝脏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复旦大学“重中之重”建设学科及“985”、“211”建设项目肿瘤学重点专科、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依托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山医院临床药理基地单位、牵头制定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先后承担或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六五”至“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卫生部重点学科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等重要课题的研究。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2006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002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2001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1987年、2000年、2001年、2003年)。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积累,肝肿瘤内科形成了以老中青结合、梯度合理、技术全面、团结稳定的人才队伍。科室现任主任为任正刚教授,共有在职医生26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6名,副教授(副主任医生)7名,以及主治医生、住院医生13名,拥有博士学位比例占90%以上。科内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3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授课教授4名。

多位教授在多个国际性、全国性重要学术机构中任职,包括国际肝癌协会(ILCA)、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分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分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上海市医学会肝病专科委员会、上海市抗癌协会、上海市免疫学会、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位教授在多本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中担任杂志编委。

肝肿瘤内科以肝癌非手术治疗、综合治疗为主要特色,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治疗、微波消融治疗、激光消融治疗、瘤内无水酒精注射、生物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诊疗病种包括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肝脏良性疾病(肝囊肿、肝血管瘤、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肝脓肿、肝包虫病、肝炎性假瘤、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以及疑难肝占位病变诊治。

科室已积累了数万例肝癌临床治疗经验,每年开展肝动脉化疗栓塞4000例次以上,肝癌局部消融1500例次以上。

2015年2月科室搬入新的上海市肝肿瘤诊治中心大楼后,肝肿瘤内科设有2个普通病房,1个特需病房,以及设施先进DSA介入手术室及配备有先进引导、导航设施的肝癌局部治疗室。

(一)核心文化

秉承中山医院“一切为了病人”精神,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便捷、温馨的医疗服务。与肝肿瘤外科一起,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青年文明号、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模范集体等荣誉。

(二)医疗特色

介入治疗

肝肿瘤内科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肝动脉造影(1974年)以及肝癌介入治疗,目前已经累积了数以万计肝癌介入治疗病例。

肝癌介入治疗主要适应症:

1.无法手术切除的大肝癌,介入治疗是首选;部分病人经介入治疗后,肿瘤缩小,可以重新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

2.中晚期肝癌,包括肝癌伴有门静脉癌栓。

3.肝癌术后辅助治疗:大肿瘤、肿瘤多发或者有癌栓手术病人,术后辅助性介入治疗可以降低肝癌复发率。

4.继发性肝癌:其他部位肿瘤肝转移,如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肺癌、鼻咽癌、胰腺癌、肾癌等发生肝转移,病灶无法手术治疗,或者全身化疗治疗失败或者不能耐受的病人。

射频、微波消融治疗

肝肿瘤内科在2001年开始开展肝脏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小肝癌达到类似于手术切除的效果。

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主要适应症:

1.无法手术切除的小肝癌、伴有严重肝硬化小肝癌,宜首选射频消融治疗;适用于单个病灶≤5厘米,或者病灶数目≤3个,最大病灶≤3厘米。

2.肝癌术后复发小病灶,特别是肿瘤位置处于中央型小肝癌,宜应用射频消融治疗。

3.射频消融联合介入治疗直径>5厘米、不能手术切除的大肝癌。

4.继发性肝癌:其他部位肿瘤肝转移,如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肺癌、鼻咽癌、胰腺癌、肾癌等发生肝转移。适用于肝内转移数目≤5个,最大病灶≤5厘米。

激光消融治疗

激光消融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利用激光精准性,可以做到肿瘤精确消融,突破传统消融治疗的禁区。

肝癌激光消融治疗的主要适应症是:疑难危险部位的小肝癌、射频或微波消融治疗风险高的小肝癌、肝癌淋巴结转移。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

肝肿瘤内科在上世纪80年代即开展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小肝癌,至今已经累积了数千例病例。瘤内无水酒精注射具有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无需住院、费用低优点。该法治疗主要适用于直径≤3厘米小肝癌,每个病灶需要4~6次注射治疗;大肝癌介入治疗后,结合无水酒精注射,可以提高疗效。

分子靶向治疗

近年来,肝癌治疗领域重大进展就是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我国2008年批准索拉非尼用于治疗无法手术切除或远处转移的原发性肝癌。

肝肿瘤内科作为国内重要肝癌研究单位参加了索拉非尼的全球和亚太地区III期临床试验。目前临床上,有一大批病人在接受索拉非尼治疗,延长病人生存。科室每周一、周三下午专门设立靶向治疗门诊,方便索拉菲尼治疗病人复查和随访。

生物治疗

肝肿瘤内科在上世纪90年代即开展LAK细胞治疗肝癌,拥有符合卫生部标准生物治疗实验室及专职人员,并制定了生物治疗操作规范。近几年,在临床上开展CIK细胞治疗,起辅助治疗肝癌作用,或者联合其他抗肿瘤治疗,如手术切除后用于防治肝癌复发;或者较大的肿瘤经介入治疗后已经明显缩小后,联合CIK治疗消灭残癌。

其他治疗

诊断不明肝占位活检术

肝囊肿穿刺引流和硬化剂治疗

肝脓肿穿刺引流术

梗阻性黄疸的胆道引流术(PTCD)

肝癌瘤内碘油化疗

门静脉化疗

全身化疗

(三)科学研究

肝肿瘤内科的科研紧紧围绕“基础和临床相结合、注重临床转化、服务病人”目标,以课题促进科研平台建设和学术梯队的培育。强调在临床工作发现科学问题,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已经在“缺氧、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化疗耐药、肿瘤间质微环境”等与肝癌临床密切相关方向上,形成科研特色;近年来,肝肿瘤内科共获得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积极与国内外研究单位,加强科研合作和交流。

作为肝癌研究所重要组成部分,肝肿瘤内科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以及各种省部级奖项10余项。先后承担或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六五”至“十一五”科技攻关、863、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等;科研成果发表在包括《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Hepatology》等重要国际期刊上发表。

近年来,肝肿瘤内科十分重视科研成果临床转化及新技术应用,参加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每年开展多项我们科室发起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四)教学工作

肝肿瘤内科共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6人,每年培养研究生5-6名。科室每年定期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肝癌局部治疗新技术学习班”,介绍和推广肝癌局部治疗技术临床应用,吸引了全国各地专科医生参加。科室每年还承担上海市内科住院医师、肿瘤专科医师培训和研究生、进修医师临床教学任务。参与承担举办全国性的重要学术会议。主编或参与编写《现代肿瘤学》、《原发性肝癌》等重要学术著作。

  

专家列表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