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介绍: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针灸科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的同时,与现代康复疗法相结合,以经络的调整作用为基础,通过对俞穴经络进行适当的刺激,以激发经络气血的运行,进而宣通经络,调和阴阳,协调脏腑,补虚泻实。

针灸科不仅传承了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同时还具有较高水平的治疗团队和完善的现代化管理,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所有针灸医师毕业于国内知名中医院校,并在综合医院工作多年,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治疗技术。

一、什么是针灸治疗?

针刺疗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

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二、特色治疗:

1.毫针治疗

(1)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创造了经络学说,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位置,辨明表里、寒热、虚实,做出诊断,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

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性,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目前,针灸已经传播世界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毫针作用

1)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常规的治疗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临床上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2)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2.拔罐疗法

火罐是拔罐疗法的常用工具,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的一种治疗方法。该疗法具有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3.灸法

灸法古称"灸焫",又称艾灸。指以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也可在艾绒中掺入少量辛温香燥的药末,以加强治疗作用。该法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并可用于保健,治未病。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尤为适宜。因其制成的形式及运用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和温灸器灸等数种。

4.火针

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早在《灵枢·官针》中就记:有"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本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因此在临床可用于对虚寒痈肿等症的治疗。

5.穴位敷贴

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腧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该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6.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现代医药学中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疗法。此疗法可起到穴位、针刺、药物三结合的作用。一方面针刺和药物作用直接刺激了经络线上的穴位,产生相应的疗效。

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能,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直达相应的病理组织器官,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

7.耳穴

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点。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结节、变色、导电性能等。利用这一现象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或刺激这些反应点(耳穴)来防治疾病。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区(耳穴)。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治作用。主要方法有:针刺、埋针、放血、耳穴贴压、磁疗、按摩等。

  

专家列表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