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介绍: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CT核磁诊断科,成立于1990年。科室学术风气浓厚,勇于开拓创新,先后完成省科研成果二、三等奖8项,市科研成果28项,国家及省级论文数百余篇,现已发展成为共有职工22人,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其中博士3人,硕士7人。科室承担着河北大学医学部医学影像专业的教学与实习工作,每年承担教学任务超过400学时,培养实习生及周边县市进修生数百名,在医教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随着现代医学和计算机高科技的迅速发展,CT、核磁科已成为代表医院档次和医疗水平的重要医技科室。医院于2006及2013年斥巨资为该科引进了当代先进的德国西门子64排螺旋CT、6排螺旋CT、美国GE 64排宝石能谱CT各一台,以及西门子1.5T高场强核磁一台。

64排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密度及空间分辨率高、图像显示清晰、射线量低等优点,可满足全身各部位的检查。64排螺旋CT的最大优势是其拥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应用MPR、MIP、VRT等重建方法,CT核磁诊断科开展了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项目。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是一项无创、低危、快速的检查方法,目前已成为冠心病早期筛查及诊断的重要手段,可完成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分析、狭窄评价、斑块评价及心脏结构和功能分析。

并可对冠心病的术后情况进行追踪观察。除此以外,CT核磁诊断科还根据临床需要,先后开展了肺动脉和下肢动脉血管成像、肺小结节分析、骨关节和腹部脏器的容积显示、输尿管曲面重建成像、胃仿真内窥镜等新的检查项目。宝石能谱CT首次实现了CT影像领域在能谱成像方面的革命性突破,使早期发现微小病灶和提高病变组织成份定性定量分析成为可能,并实现了超低辐射剂量下的高清晰成像。

现已开展了门静脉细节成像、腹部早期肿瘤检查、动态500排成像等创新性的临床工作。1.5T高场强核磁具有信号采集时间短、图像信息丰富、采集序列多样等特点,使得图像显示更清晰、观察更直观,是神经系统、骨关节系统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CT核磁诊断科先后增设了乳腺检查、腹部脏器检查、肿瘤波谱成像等新项目。新设备、新检查项目使该科能够更好的辅助临床医师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确定手术方案。

  

专家列表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