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科治疗中,换药是一项关键的护理操作,旨在达到特定的目的,根据不同的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以下是外科换药的目的和适应证。
一、目的:
1、检查和清除分泌物:外科换药的首要目标是仔细检查伤口和创面,清除可能存在的分泌物,确保伤口周围的卫生状态;
2、去除异物和坏死组织:外科换药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清除伤口内和创面上的异物,以及坏死组织,为伤口的正常愈合创造良好的环境;
3、通畅引流:通过定期更换敷料,确保引流通道的畅通,有效排除伤口分泌物,防止感染的蔓延;
4、控制感染:外科换药有助于控制患处感染的发展,减少感染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5、促进愈合:通过保持伤口清洁和引流通畅,外科换药促进伤口和创面的正常愈合过程,缩短康复时间。
二、适应证:
1、手术后的无菌伤口:外科换药适用于手术后的无菌伤口,一般在3-5天后首次进行换药,以确保伤口的清洁和愈合;
2、新鲜肉芽创面:针对新鲜肉芽创面,外科换药的频率通常为每隔1-2天进行一次,以促进创面的愈合;
3、分泌物较多的感染伤口:对于分泌物较多的感染伤口,应每天进行一次外科换药,以防止感染的扩散;
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针对严重感染或已置入引流的伤口,如烟卷引流、橡皮管引流、橡皮条引流及粪瘘等,应根据引流量的多少灵活确定外科换药的次数,确保引流通畅,有效控制感染。
通过精准的目的和适应证的把握,外科换药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支持,确保伤口愈合的顺利进行。
参考资料:[1]景德怀等主编,实用临床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下,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