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黏膜出血可能是由于药物、环境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与疾病因素有关,如血液系统疾病、皮肤类疾病等。
一、非疾病因素
1、药物因素:服用一些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等可致敏药物会使机体对其产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
2、环境因素:环境中很多病原微生物如溶血性链球菌进入人体后,菌体蛋白模拟毛细血管基底膜成分,可诱导Ⅲ型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壁炎症改变,其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发生过敏性紫癜。
3、生活方式:如易受外伤的劳动,容易引起血管损伤,血管壁无法正常收缩止血,引起皮肤黏膜出血。若不慎食入某些致敏食物,可引起过敏性紫癜,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黏膜及脏器的出血。
4、遗传因素:皮肤黏膜出血通常不会遗传,但部分疾病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友病、白血病等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患病可能性高于其他人。
二、疾病因素
1、血液系统疾病:包括过敏性紫癜、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症等,由于血管壁功能异常和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使血管无法收缩止血,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不足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种种原因常引起皮肤黏膜出血。
2、皮肤类疾病:如皮肤网状淋巴管炎,细菌侵入后感染局限于皮肤内淋巴网,引起局部皮肤黏膜出血。
3、其他:血管受外力伤害,出现血管损伤,血管壁无法正常收缩止血,也可直接引起皮肤黏膜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