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可通过哪些生活方式进行干预

2023-08-02 10:52阅读:

手机浏览

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治疗基础,适用于所有高血压病人。目前有明确证据证明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控制体重、DASH饮食、减少钠盐摄入、对无禁忌证者补钾、增加身体活动、对饮酒者减少酒精摄入。其中,控制体重是最重要的措施。

1、控制体重:对于高血压病人,体重下降与因其导致的血压下降,呈明显的剂量一反应关系,如果病人体重下降10kg,可获得收缩压下降5-20mHg的降压效果。推荐通过减少热量摄入,增加体力活动的非药物干预措施来实现控制体重的目标。理想的体重控制目标是:BMI<24kg/m2,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2、DASH饮食:DASH饮食模式由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设计,旨在通过建立健康膳食结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根据目前研究结果显示,在多种健康饮食模式中,DASH饮食能产生最大的降压效果。高血压病人坚持DASH饮食,可使收缩压下降。DASH饮食模式的主要实施要点是提倡多摄入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提倡适量摄入无脂或低脂乳制品、鱼、家禽、豆类、坚果和植物油;限制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如肥肉、全脂奶制品和热带油(如椰子、棕榈仁和棕榈油);限制含糖饮料和糖果等。

3、减少钠盐摄入:减少钠盐摄入不仅能预防高血压发生、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尤其针对老年人和盐敏感性的高血压病人。如果实现限盐目标,可使收缩压下降2-8mmHg。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普通啤酒瓶盖去掉胶皮垫后,水平装满可盛6g食盐,还要注意隐性盐的摄入,如咸菜、鸡精、酱油等。

4、对无禁忌证者补钾:研究显示,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脑卒中呈负相关。较低的钠钾比值与较低的血压水平相关,也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病风险降低。除慢性肾脏病和使用可减少钾排泄药物者等,有补钾禁忌的病人外,对于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病人,推荐通过饮食增加钾盐摄入,富钾食物的主要来源有:水果和蔬菜,低脂的乳制品,精选的鱼和肉,坚果和大豆制品。

5、适量增加身体活动:适量增加身体活动是控制体重的必要措施。研究显示,有氧运动可使正常血压者和高血压者的收缩压分别下降2-4mmHg和4-9mmHg推荐高血压病人,如能耐受,建议每周进行5-7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6、对饮酒者减少酒精摄入:研究显示,对于高血压病人,限酒可获得收缩压下降2-4mmHg的效果。根据目前指南推荐,如饮酒,应少量,白酒<50ml/d,即<1两/天、葡萄酒<100ml/d,即<2两/天、啤酒<250ml/d,即<5两/天。

参考资料:[1]于晓松,路孝琴.全科医学概论.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分享:

149

相关推荐

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

  糖尿病患者需要树立一种认识,一说起治疗,不能仅仅想到药物,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等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治疗,并且是最经济有效、副作用最少的一种治疗。最近国外有报道...

韩世超邯郸市第一医院

2023/06/01阅读(4303)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饮食生活方式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我们通常把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定义为高血压。长期有效的控制好血压,可以预防心、...

刘浩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2023/11/14阅读(4646)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从几个方面去调整:饮食,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蔬菜,多饮水。需要注意的是每顿餐保持七分饱,早晨要吃饱,以清淡的,比如粥类、面包或者牛奶,较为简单。而中午要吃好,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鸡肉、鱼肉类的动物蛋白,还有多食用蔬菜,尽量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如饮料、主食类的米饭或者馒头。而晚上吃七分饱就可以,并且晚饭不能太晚,一般5点左右需要进食,但是7点之后就不可以再吃东西了,它会增加脾胃的负担,日久会形成肥胖。多喝水,濡润肠道,保持肠腑的通畅。还有就是运动,要保持一个良好的运动状态,这样可以增加气血的流通程度,如果长久不运动会发生气滞血瘀,气血运行缓慢,会引发许多疾病。还有起居,要通过一个顺应四时四季的起居习惯,比如冬季天亮比较晚,我们可以稍晚一点,6点左右起床,夏季天亮比较早,可以5点左右起床。通过四时四季的变化起床,是根据太阳升发而人体阳气升发的原理,如果起床太晚,会出现阳气抑郁,阳气不展,会影响气血的生成,气血的化生,气血的运行。不要熬夜,尽量在10点之前就睡觉,夜间如果睡太晚会耗伤体内的阳气,耗伤精血。还有节制房事,切不可太贪多房事,这样会损耗肾精。

语音时长02:22''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23/05/28收听(71502)

健康生活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观念已经逐渐从吃得饱转向吃的好,最终迈入了吃的健康这一方向上。近年来,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等一系列慢性病的发生率逐年...

有来医生有来医生健康科普平台

2023/04/13阅读(414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