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酶Ⅲ活性偏高,表明血液抗凝活性增强,增加出血的风险,常见于疾病因素,如凝血因子减少、小动脉痉挛、过敏等,也可见于药物因素。
一、疾病因素
1、凝血因子减少:由于某些因素造成的凝血因子减少,如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免疫异常等,凝血因子减少会造成抗凝血酶Ⅲ增多,如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小动脉痉挛:由于升压或降压系统平衡失调,血管壁对某些升压物质对反应性增强,造成小动脉痉挛,导致各器官供血不足,细胞肿胀,发生血管内凝血,故抗凝血酶Ⅲ活性增加,如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等。
3、过敏:由于某些过敏原造成人体过敏,血管通透性增高,有出血、凝血障碍,抗凝血酶Ⅲ增多。
二、药物因素:服用黄体酮、口服避孕药、抗凝类药物可使抗凝血酶Ⅲ活性增高,停止用药后,可恢复到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