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神经痛的原因以及机制不同,可伴发其他症状,如肌肉痉挛、肌无力、肌肉萎缩等,随着病情发展,如不及时干预可造成严重并发症。
一、根据疼痛部位分类:
1、脑神经痛:以三叉神经痛最常见,诸如舌咽、喉上神经痛和一些非典型性神经痛(自主神经痛)均少见。
2、脊神经痛:以腰骶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颈胸神经痛(臂神经痛)与颈枕神经痛最为多见,而其余的脊神经痛以及因交感神经干、神经节和富有交感纤维神经损害所致的自主神经痛等,则比较少见。
二、根据病因分类:
1、原发性神经痛:系指原发于周围神经的病变,主要是间质性神经炎及病因暂时尚未明确者,除三叉神经痛外,临床较少见。
2、继发性神经痛:由于周围神经通路受邻近组织病变损害而起病,临床多见。
三、根据疼痛的性质分类:
1、刺痛或锐痛:特点为定位明确,疼痛感觉的形成及消失均十分迅速,常不会引起明显的情绪反应,又称为快痛或第一痛。
2、灼痛:又称慢痛或第二痛。它的特点是定位不太明确,而且疼痛往往难以忍受。痛觉的形成比较缓慢,常常在受到刺激后0.5-1s才出现。去除刺激后,还要持续数秒后才逐渐消失,常伴有心血管和呼吸等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并一过性地影响思想情绪。
3、钝痛:此种性质的疼痛是躯体深部组织和/或内脏器官受到伤害性刺激时所产生。通常呈持续性,并且部位固定,有时伴有烧灼感。但是疼痛的性质很难描述,感觉定位差,痛源(痛觉产生部位)很难确定。常伴有明显的内脏和躯体反应,并可引起较强的情绪变化。